西南交大风景园林(景观)考研必看指南【1.3万字纯干货】2
建筑学院管理员

提前声明与说明: (1) WLA-有间景观自2014年成立,当时是由正处于大五的罗榆淇创办,当时没有名字,后来曾用“普一旦”、“私家学院”等各种称号,2016年与有间快题社组合成为现在的WLA-有间景观(财务目前暂时独立)。 (2) 罗榆淇的其他称呼:罗师兄、“罗叫兽”、“罗教授”等 (3) 博:为王少博(我的本科同班同学,16年开始成为合伙人) (4) 其他称呼则用以上同学的姓氏为代号。 (5) 这里的9位师兄师姐并不是全部WLA-有间景观的同学,还有很多同学这次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参与到,以后还会有机会给大家分享经验的。 3.1关于复习的心路历程 罗: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和观察,虽然每年有好些同学报名,但我可以感觉的到,起码有15%的同学最后没有去考试,还有15%基本放任自流最后基本属于裸考,还有20%左右学生无法坚持,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所以真正能坚持到最后的可能只有50%左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通常是经常鼓励学生,保持好的心态很重要! 徐:的确,考研的过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的心态会发生无数次变化,也许每天都会有想放弃的念头,但是每一次我特别消极的时候,就会把考研带来的所有后果都仔细的想一遍。今年我还给徒越设计写了篇文章,文章标题为“考研,做好最坏的打算,迎接最好的结果”。 易:是啊,调整好心态,不焦虑了,淡定了,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心情不好的时候适当放松及时调整,其实大家都会紧张会郁闷会自我怀疑,重要的是及时调整过来了。 谢:这个过程中,罗师兄的确给我很多鼓励,很多时候我都经常怀疑自己,有时候很焦虑,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出乎我的意料,居然考了今年的专硕第一。 汪:恩,还记得14年备考的时候,我是生物专业跨考过来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性,我也不清楚以后会怎么样,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未来的轨迹,我们当时是罗师兄第一批学生,罗师兄乐观的态度也感染了我很多。 王:其实复习期间有时我的心态也会崩,在这个时候我不会逼迫自己去看书,就睡一大觉或者打打游戏、吃点美食,保证自己充分休息好再投入元气满满的复习中去。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硬去学习,效率极低。图书馆里有很多人趴桌子睡觉,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地方,高效率学一小时比混沌地学一上午有效果很多。在考研的日子里,各种干扰非常多,如果下决心要考研,就必须坚持目标,稳扎稳打地复习下去,考研绝对是你付出了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所有你受过的苦最后分数都会回报给你。 余:我在复习的过程也常感到迷茫,因为我报了很多班,学的东西也很多,但越学越觉得心理没底,当时记得都快吃土了还在罗师兄这里参加了学习,还好最后坚持了下来,功夫总不算辜负苦心人。 博:我当年和“罗叫兽”一起准备的考试,我就是认真复习把自己的时间都占满,不要有太多杂念,万一累了就找小伙伴打两把DOTA或者LOL,还是比较顺利的。 马:我属于典型的三跨生(跨省、跨校、跨专业),当时跟着罗师兄学习还是收获不少的,起码心态上就还不错,但是不得不说当时罗师兄还比较坑,我们当时才上10天课,收了2500,而且罗师兄又比较忙经常有问题也没能及时回复,这对我们焦躁的复习也带来一些影响,总体来说还是很有收获的,现在的小朋友就幸福了。 罗:哈哈(尴尬的笑),总之考研的过程是一个人心路受磨难的过程,一切受的苦和累最终都是心累!但是想想未来还是有一定回报的,还是会有很大安慰的(因为很多大公司、国企等都要求硕士最低学历,哪怕找老公硕士学历也能找个好点的) 3.2关于考试科目以及备考时间安排 罗:我们都知道,我们的选拔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即使有关系,首先也得过了初试这一关,初试包括快题设计(代码513)、理论考试(代码344)、政治(代码101)以及英语一(201)(注意不是英语二)。这四门课前两门是专业课(分别150分,总分300分),后面两门是公共课(分别100分,总分200分)。我个人认为只要公共课都考个60分就保本了,重点是在专业课上拉分了,这两门课总分考上250分,总分就已经上了370了,当年我考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果然还让我给蒙着了,哈哈。所以当年我其实基本没有复习过政治英语,只是买了很多套押题卷而已,由于一直在设计院干活或者快题和手绘我也不怯场,理论的话毕竟本校,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我记得易倩同学给风暴写过一篇文章,你先来说一下吧。 易:这个问题…我是从9月初实习完断断续续开始复习的。 9月份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事所以复习也不是很系统,主要就每天背一下英语单词,然后开始看专业书,一边看一边总结自己的笔记。 10月我学习了下手绘,然后开始专心投入复习;这段时间英语就是每天背单词,差不多一个小时,然后做英语真题,真题就是拿一套出来,一天做阅读部分,第二天认真对答案,整理出不认识的单词以及觉得写的好的句子。政治主要就是跟着肖老师走,这个时候开始一边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一边做肖1000题,政治可以别的学累了就来看看,这时候也不需要背,就把主要的知识点过一遍。快题就是周末抽一天练习一下,努力摸索出自己适合的风格。 11月继续看书,差不多中旬看完,之后总结了历年真题,然后对着总结一些大纲外的知识点并开始复习。 12月:专业课就是把自己整理的笔记和总结出的知识点每天抽时间背一下,循环记忆。英语主要重点就放在了作文上,每天写一篇,过之前的单词,有时候抽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做一套真题,尽量在规定时间完成。政治看肖八然后肖四,肖八主要是选择题一定要掌握好,大题适当记忆一下。肖四大题就一定要好好背。快题:总结出自己的节点,然后对着喜欢的手绘练练,积累一些素材,以方便应对不同的题目,考试之前再拿六个小时完整地练一套就差不多了。其实个人觉得政治背了好多,性价比一般。诶,会不会说的有点太久了? 罗:不会,非常好,虽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但也给同学们一个明确的参考了。 博:政治我也不建议过多的学习,但是还是要了解的,只是不要花太多时间就好,我记得我当时大热天的从犀浦天天跑到川大去上那个政治课,当时觉得那老师讲的头头是到,结果分数还不如“罗教授”高,真TM扯淡。 徐:政治也是我最痛苦最头疼的科目,我就是花钱在考研帮上买的基础课在手机上看,逼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反正最后大家成绩相差不多,这东西对我就是迷啊!对于英语我考的还行,74分,反正就是背单词做真题把,个人觉得报班的意义也不大,不过快题班和冲刺班什么的还是有必要的,对于专业课很多图的表达和方案的思考都是有规律的,自己死磕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所以集训还是有其必要性的。17年这一届我就在WLA-有间景观这里当老师,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就更觉得不论手绘还是方案都需要积累,跟班学习也是快速把别人的经验吸收的过程吧。 谢:罗师兄的分数值有点过时了,哈哈,我觉得我们这17年这一届其实政治英语的分数其实都挺高的,很多押题卷都压中了题目,政治英语普遍70分以上,所以如果明年还是这样,大家就应该把正常分数定为70,当然我也没有报过任何政治英语的班级,听的罗师兄的建议,最后居然也蒙到了,运气吧哈哈,专业课就是在罗师兄这里学习的嘛,还是有很大收获的,特别是冲刺班;不过去年暑假期间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我们当时也见证了这些事情,不过我相信罗师兄,最后坚持了下来,今年我们几个新老师来上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来做进一步改进! 罗:很好,很期待。 王:我准备考研也比较晚了,9月才开始准备,对于专业课来说,最大的收获还是沉下心把专业课的书都细细看一遍,整理出来自己的笔记后,再根据学长学姐的资料笔记还有罗师兄给我们本校同学提供的贴心帮助,什么模拟题啊,手写笔记哈,快题资料啊各种,然后偶尔还给我们义务的评评图,挺有收获的。对于英语,其实还是死磕单词吧,然后就是阅读理解刷题,政治也是肖4肖8这些,其实我想说我这个公共课经验不是很成功嘞?会不会误导别人?反正我英语还行78,起码证明不报班英语也可以达到这个样子。 汪:我是外专业的,我尽量希望抓住每一科宝贵的分数,看到也有很多同学报了英语政治的班级,应该是有效的,因为很多外校的同学毕竟底子不是很好,所以还是有必要的,只是说精力分配上,要把握好,不能因为公共课的200分耽误了专业课的300分。 余:我报了挺多班级的,最近已经知道被录取了,也征求了罗师兄的意见要不要学习一下托福什么的,罗师兄也是建议我去学习的,因为英语不仅是考研需要,以后工作、学习、出国交流的机会什么的都需要,所以英语是个持之以恒的东西,常年报班也是应该的。不过报班的话各有各的优势,我除了在师兄这里学习,也报了专门的手绘班,我觉得多接触一下都是挺好的,认识的人多了,知道的消息也会更多一些,不过罗师兄还是给了我很多帮助的,很多方向性的东西都把握住了。 马:我们都考了蛮久时间了,我记得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把书认真看了,把罗师兄给的资料认真总结,自己也不断扩展相关知识,我们当时上课罗师兄毕竟只给我们上了10天课,内容也非常有限,但总体方向性还是可以的,也需要自己多花时间做功课,报班不是决定性因素,还是自己吧,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堆上去,分数起码不会太低。 罗:是啊,可见,时间分配还是见仁见智,成功总是多姿多彩,花样百出,失败却总是雷同,报班主要还是找方向,真正决定命运还是自己,而且英语和手绘、方案一样,需要积累和坚持,政治什么的还是可以压一压题目的哈哈,开玩笑的。 3.3关于快题、手绘以及方案 罗: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手绘班,我也参考过庐山特训营,差点还拿了个黄帽(全额退款的最高荣誉)的“学位”回来,个人觉得手绘班现在都很商业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老师和学生,真的说学了就能成这就是瞎扯淡了,我记得我12年冬天去了两个月,我所在班上40号人,起码有一半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来的(第二次去的半价,第三次免费),到最后还不如我画的好,就可见里面是怎么回事了,当然还是能遇到很多厉害的人,学到不少东西,但这个也确实看个人了。后来回来我在EDSA一位主创设计师的事务所实习了半年,那半年是我蜕变的半年,我的手绘不再是手绘了,而是赏心悦目的方案了,话说我当时考试的时候交大老师都还不怎么看方案,主要看表现,那阵画的好看的人比较少是个主要的因素。 谢:说实话,我觉得我在罗师兄这里最大的收获其实就是学会了做方案,这块可以说是核心竞争力,别的手绘机构都没有讲到过,在这里学会了怎么做设计前场地分析,设计后方案分析,推导方案的生成,最后把表达做整洁,今年快题我就拿了135的最高分,可能就像罗师兄推测的,现在画的好看的学手绘的人多了,交大的老师重视方案了。我记得我当时考试旁边有几个同学手绘效果图好看到爆炸,最后也没见到他们进入复试。 易:恩,我也觉得方案现在越来越重要了。因为高校里面不教手绘,交大也不例外,风暴在我们学校做的宣传很大,满楼道都是,所以我也去学过,学习手绘的部分,收获也是不小,不过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个人的主动性的确是最重要的,因为手绘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练习,老师做简单的演示,最后能达到什么level还是得看努力程度和悟性。说到方案设计,这个还是得经过多年的高校教育和训练才能达到的,这个其实也是我们本校的同学占便宜的地方,罗师兄也是很厉害的,研二的时候也来过我们班(大四的专业课)给老师顶替一下专业课,收获也是满满的,而且拿到各大设计院的offer,给树立了很好的榜样,mark一下,哈哈。 我和王晚林认同罗师兄的理念和教学的初衷(帮助同学们考上交大,同时也让更多考上交大的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希望我们这些“业余的”(相比商业化的)师兄师姐们能真正帮助到大家,以后在工作上也能相互扶持 罗:当然,而且本校的师弟师妹们如果还想读本校,联系我们,我们都会义务的辅导,考同济这些外校的快题部分我们也能给出一些指导;非本校的同学我们也会提供免费的资料,但是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肯定没法义务辅导,为了有越来越优质的课程出来,收费是肯定的,但只要足够优秀,以后我们提供的教学、做方案的机会总会让大家把钱挣回去的。(免费资料都是整理过的,内容也很完善,只是没有过多个人分析和总结,见文末福利部分,当然拿了资料的同学如果有朋友推荐给我们也是非常感谢的) 王:快题方面我是自己给自己定时间要求、认真积累和记录,参考了很多案例和配色,也注意积累各种现代景观的优秀作品,考研虽然第一眼是图面效果,但现在老师会更加注重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所以要有充分的景观素养。我们学校老师一直都是重视思路,强调方法,所以我相信我们今年接罗师兄的班,作为新老师,有信心能做的更好。 马:的确,罗师兄以前给我们讲解理论就经常带着方案讲,的确有自己的特色和理解,但当时课程时间短,而且没怎么教我们手绘,导致我当时考的时候其实还是比较吃亏的,所以手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现在的同学们有福气了,课程时间变长了,也加了很多手绘的内容,还是不错的发展趋势。 汪:我记得最深刻最有意思的是罗师兄带着我们去交大的校园逛,亲身体验设计的空间,这个激发了我后来认真观察身边景观空间的习惯,而且增强了尺度感和设计的想象能力,在以前我们看到的景观很难想象平面上是怎么设计的,平面画出来也很难想象实际效果怎么样,罗师兄的课程这部分对方案能力的提高绝对是独树一帜的。 徐:如果说手绘是一个工具的话,也肯定是表现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个在大多数手绘机构都能学到,而且大同小异,教的内容也大致一样,主要还是要耐得住寂寞,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手绘自然就上来了。但是方案就不一样,我们的方案能力的确是比较占便宜的,主要是得益于高校系统的分析和专业的训练吧。 余:我也深有体会,我记得罗师兄一直说我适合做古典园林风格,后来考试画的古典园林风格,的确还是拿了127的成绩的,只要表现美观简洁,方案的合理就能拿到高分。 博:这个东西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作为研究生期间常年在各大设计院混迹的师兄,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手绘肯定是要学习的,但是手绘不同于方案,方案必须在实战中练习,这点是肯定的,手绘机构作为专业的“画图”培训肯定教不了这些,咱么这虽然很“业余”,但是这些专业素养还是有的,快题设计可以说是方案的初稿把,作为考察学生设计知识的一种方法,看你懂不懂规范、懂不懂功能交通生态、懂不懂土地适宜性分析,当然,这些还是需要手绘来表现出来,手绘我和“罗教授”一起去的庐山学习的,其实这种痛苦的折磨还是有效的,有效在培养了手绘的肌肉记忆,起码线条好看、透视正确嘛。 易:快题近些年越来越灵活,一定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考的快题类型,不论是小场地的还是大场地的,都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和设计能力。题目要求也会更多更复杂所以审题要仔细,要求的东西一定要都表达出来。 罗:可见哈,手绘和方案并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把快题设计简单理解为手绘,商业化的手绘机构有其合理性,但也不能忽视专业化的设计,我们通过理论分析、方案练习与讲解、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大家的方案能力也有其价值,当然我们也加入了手绘的内容,起码能做到简洁美观,满足考研的需求。 3.4关于理论准备 罗:说实话,我记得我那会考的时候,其实理论是比较胆怯的,因为我们学校的古典园林教的比较弱,我们大部分都对建筑比较感兴趣,甚至大部分本科的同学都转行做建筑了!所以我们现代景观相对学的好些,这也与我导师杨青娟教授有很大关系,她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逼着我们大家认真学习,当然她讲课也蛮有趣,很有方法,也一直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推动人之一,今年还升任我院副院长。但不巧的是当时出题还是以古典园林为主,而且我一直在设计院干活,不过我还是比较刻苦的自己把周维权那本书给看完了,可以说看的非常细,基本所有的园林,给我平面我就知道是哪个园子的那种程度,并且能大致讲出背景、特征以及里面的设计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这个跟我喜欢看拓展类资料(论文、书籍、纪录片等)分不开,所以这个过程其实既是我娱乐的时间,也是学习的时间吧,所以我其实基本属于没怎么复习过的人,最后能考上,甚至还是当年第一真的是运气。 徐:理论课是我考的最最最好的一门,是我们年纪最高分,但是却是我花时间最少的科目,事实总是很讽刺啊。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2016年,理论课的题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理论考的多了(目测杨老师出的题目),这个可能就是我的好运气了。我本身就对西方理论比较熟悉,再加上我是一个喜欢发呆的人,经常看着书就开始发呆了,其实发呆的时候我是在思考。对于看到的知识,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甚至可以把你的思考写下来。因为理论课经常一道论述题就要写几百个字,这几百个字从哪里来啊,平时没有思考,只知道背背背,最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写不出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今年好多同学理论没及格的原因吧。 易:理论课的学习不能只限于大纲规定的三本书,近年来题目越来越丰富,植物的、生态学的、绿地系统的东西都出现在初试考试中,考试的题目也越来越综合和考研知识的全面性,就像徐师姐说的,自己的总结归纳很重要,看书固然重要,这只是最基本的,还是要理解,如果不能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问高手或者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这样才可能变成自己的只是,考试不会忘记,不然很多你以为你自己分数肯定不差,结果简答题、问答题已经被老师判了死刑,今年的分数一出来,我就记得很多人都怨声载道,就是这个道理。 余:诶,我应该就是这个情况吧,失策啊,失败经验也供大家多参考下。 王:这个的确是,其实有一点会发现,通常这种题目总体来说本校同学理论分都会高一些,其实很多人也没有怎么特别认真的复习,主要是因为理解了,即使觉得自己的在扯淡,但在老师眼里,这些扯淡还是很符合老师的要求的,这就是掌握方法和思路的好处。 谢:理论课我是今年的最高分128,罗师兄的确一直强调我们要掌握方法,用自己的话来归纳和总结学到的知识,这一点我受益匪浅,虽然我不是本校的同学,但从最后考试的成绩来看,我更加坚信罗师兄给我的建议和指导。另外罗师兄和王师兄当时给我们出的模拟题也着实开阔了我的眼界,原来同一个知识点还可以这么出题目,很多题目当时都答不上来,经过训练,后来慢慢就思路越来越灵活,不会再纠结那个死的答案。 博:那个题目我和“罗教授”的确是绞尽脑汁出的,各种设置陷阱和挖坑,就怕你答对了,哈哈。不过还是说明有一定作用的,其实题海战术我们都不是很倡导的,不过为了应试,也没办法,特地给大家提供的,也是对课程的完善,虽然咱手绘可能是“业余”水平,但考研来说咱必须做到专业嘛。 马:这么比起来,当时我们上的那个课就更坑啦(2015级),只有十天,也没啥应对考试的模拟卷,不过也幸好我们学习比较刻苦,方向没有做错,最后结果还可以,当然也可以看出个人的内在因素也很重要,罗师兄的指导当时还只是方向性指导吧。现在越来越完善也是好事。 汪:理论课其实对我们跨专业的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因为完全没有学过,不过罗师兄的课程说实话还是很友善的,有一个比较好的过度,就是外专业的同学也能够快速入门,只是时间有限导致内容有限,其实我还是课后做了大量的学习和工作的,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很多东西的认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书本的东西固然要全部熟练,但能否变成自己的,就像罗师兄说的那样,能够进一步做大量功课和研究,可能才能逐渐得出自己的观点和归纳把,这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也深有体会,老师可能只是提一下方向,最后的研究其实都是靠自己做出来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再做一些指点,防止方向跑偏。所以课本都没有熟悉的同学们,你们任重而道远啊! 罗:这个理论一直也是手绘机构没法教授的内容,我们的教授一般都是结合设计一起,我觉得这样会同时加深对理论和设计的理解,不过去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同学可能脑子“不够用”了,所以我们重新回到以前的模式,把理论一次性上完,然后再来通过设计巩固理论,通过设计来应用理论,希望能有更好的效果。 3.5更多关于西南交大景观考研 罗:非常感谢各位同学能为以后的各位学弟学妹提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也收益匪浅,相信各位同学也有所收获,其实能看到这里的同学,我相信你们都是好样的,这份坚持和执着就足以支持你考上交大甚至更好的学校了,加油!有任何问题或者索要免费的复习资料都可以加群或者我的QQ,下面是二维码。另外有想了解同济、上海交大、北林、东南、南林、浙江农大的本校同学或者外校同学请直接加我QQ945195435。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晒一晒那些书的读书笔记 (建筑学院管理员)
-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版 (建筑学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