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三国》
旅行的意义
《三国演义》电视剧孩童时期特别爱看,那时看的是打打杀杀。2010年又看过新拍的,可惜一直断断续续没看完,印象不深。上个月在kindle上看了一本免费的《三国》,实在精彩,基本上是天天只要有空就抱着看,花了十天左右看完。决定买纸书回来再精读,经典需要品啊😄 《三国》的可读性很强,小说内容紧凑,故事情节精彩,一气呵成。绝对不亚于金庸爷爷的武侠小说,也不逊于现在的网络小说。 全书从开始到七十四回很精彩,到第四十三回诸葛亮的出现,全书达到高潮。到七十四回关羽死时走向低谷。越到后面越失落,看到一百零四回,诸葛亮归天,已经感觉看不下去了。网友说关羽的死亡代表更换的开始,关羽219年死开始的,就在这年之后4年(223年)曹操,刘备,张飞,黄忠,马良,马超,关平,甘宁,蒋钦,吕蒙,张辽,贾诩,程昱,夏侯惇,曹仁,于禁等等的我们所孰知的英雄纷纷离去,与其说是不忍看二爷的死,还不如说是我们所孰知的三国要翻篇了。 梦中的英雄一个个离我们而去,仿佛自己也已到暮年,接下来的时代已不属于我们。他们都走了,我的心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孔明聊以安慰,最后孔明也走了,只觉潸然泪下。 全书最爱的文臣当属诸葛孔明,可惜他出来的太晚,刘皇叔和我都等得好辛苦,四十三回才出山。一直不明白当时孔明出山时,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这么一句话:“卧龙逢其主不逢其时”或许,他也觉得孔明此时出山晚矣。 孔明出山,从此皇叔人生开挂,一路亮绿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果然是得卧龙者得天下。 孔明舌战群儒,促使孙刘联合。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草船借箭,孔明用奇谋。赤壁之战诸葛七星坛借东南风,赤壁之战智算华容,锦囊妙计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一直视诸葛亮为东吴心腹大患,请看诸葛借东南风。周瑜曰:“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祸。周瑜此话不无道理,因此,他一直处心积虑想杀孔明,怎奈都被孔明识破,活活被气死了。 孔明不但有夺天地造化之法,却从不恃才傲物,一直感恩于皇叔三顾茅庐,对皇叔忠心耿耿。皇叔病榻前临危受命,辅佐阿斗,兴复汉室,至死不渝。 孔明简直是神的化身,上帝一般的存在,形象趋于完美。他对皇叔知遇之恩不甚感激,对蜀国鞠躬尽瘁。同时他位极人臣,深受皇叔敬重。他们的君臣关系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诸葛亮也是儒家对贤仕的完美诠释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荐书|需要自救。 (平安喜乐)
- 书友组队|寻找有输出欲的书搭子 (无尽夏)
- 最近在读|关于 逻辑思维 方面的几本书推荐 (一个人的朝圣)
- 活跃且氛围好的读书群招新了 本群书友都很有见地 说话质量高 (畅傲)
- 书友组队|寻找长期阅读书友 (呆小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