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绍同:我与电影音乐的“恋爱”将继续下去—秦戈
来自:长征一号(人在做,天在看)
原文转载于:深圳晚报 2003年11月27日 秦戈 〉〉〉前言 在浙江嘉兴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晚会上,金鸡奖共22个奖项现场揭晓。章绍同在万众瞩目中,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最佳音乐奖金鸡奖杯,现场乐队当即倾情演奏了章绍同的获奖作品———电影《台湾往事》的主题音乐。 这是章绍同第二次抱得金鸡归,上一次他获最佳音乐金鸡奖,是在5年前的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与前一次相比,本次奖项揭晓之前,章绍同夺奖与否是让人捏了一把汗的———与章绍同一道被提名为最佳音乐奖候选人的另外二人是三宝(为电影《暖》配乐)和叶小纲(为电影《惊涛骇浪》配乐)。曾为《一个都不能少》、《不见不散》等电影操刀的三宝当前已声名在外,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叶小纲在业界更是响当当的音乐大腕。有意思的是,这三名候选人此前都曾获得过一次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谁能让“金鸡二啼”,显然很受热爱音乐的观众们引颈期待。 章绍同把两名音乐大腕“击败”了,显然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意外。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面对两位强手竞争,他的压力是有的。在他看来,三宝与叶小纲两位的实力是很强的,“这次他们两位参赛电影中的音乐我没有听过,所以也无从评判,但我想,他们本次的参赛作品应该也是相当不错的。” 获奖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记者:你已是第二次获金鸡奖。这个奖项在你心目中的分量是什么样的? 章绍同:很重。金鸡奖举办到现在已23届,每年都有100多部电影参赛,而脱颖而出的作品,我觉得都是相当不容易的。 记者:你在五年前以《相爱在西双版纳》竞争第18届金鸡最佳音乐奖时,对手实力如何? 章绍同:那一届的“对手”就一个,就是写《青藏高原》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张千一,也是让我尊敬的实力作曲家。那次我的获奖,可能是以大量的独出心裁的云南民族音乐取胜。 记者:这么多年来,你的音乐创作主要是电影音乐。到目前为止,你的创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章绍同:应该说,比起以前,现在我的电影音乐写作相对更加准确了,也就是与电影语言的配合更到位,简单一些说,就是在创作时,心里更有底了。 记者:在创作上会轻车熟路些? 章绍同:比起以前,当然会。但电影音乐是个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东西,有时也折磨人,写起来一点也不轻松,我记得有一次在创作一首电影主题曲时,一共写了七稿,才满意。 音乐是电影身体内流动着的血液 记者:那你怎么看待自己所从事的电影音乐创作? 章绍同:在我的音乐创作中,电影音乐的写作应该说是主要的。作为近年来慢慢被广大音乐爱好者认可的音乐门类,我一直把电影音乐当成一门学问,而且,我与电影音乐的“恋爱”将继续下去,在我看来,电影音乐是电影身体内流动着的血液。我对电影音乐总的看法是:度身订作,但不是附庸品,真正好的电影音乐同样可以成为经典。 记者:与你以往创作的电影音乐作品相比,《台湾往事》音乐呈现出什么特点? 章绍同:这部电影音乐与以往的电影音乐创作最大区别是,我并没有大量应用表现电影特定场景的民俗及地方音乐(如歌仔戏及木偶戏中的音乐等),同时也基本上不使用地方特色的乐器,而纯正地应用西洋管弦乐队来演奏。我的想法是,在这部电影中,画面本身表现的地方特色的东西已够丰满,我如果再在音乐上强化突出,就有画蛇添足之嫌。所以,我为这部电影音乐定下的基调是:深沉而朴素。 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乡土作曲家 记者:许多年以来,你一直扎根在福建这块土地上进行音乐创作,有没有觉得这方舞台太小了而想着离开到北京等大城市去? 章绍同:我从来没有刻意地想过要离开福建。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乡土作曲家,我从小生长在福建,吸收着这块土地上的文化营养,那些养分不时在我的创作中流露出来。当然,比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们这里客观上提供的舞台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发展前景。我的看法是,只要作品有个性,你同样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可能。在这方面,谭盾就做得很好,他至今还是时常回到自己的湖南家乡,收集当地的民间文化,然后吸收应用到自己的音乐中。 电影配乐是很不轻松折腾出来的 记者:作为一个命题的创作,为一部电影配音乐的创作程序是什么样的? 章绍同:一般情况下,先是导演在电影开拍前,把电影的创作意图说给我听,然后我会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收集音乐素材什么的,有时主题歌的写作也放在这个前期来酝酿完成。真正进入创作状态是在整部电影剪辑完成,对白效果都配好后,导演把整部片给我看,同时与我进行深入的沟通。我的音乐完成了,就是请乐队入录音棚,很经常的情况是,辛苦写好的一段音乐,到时不一定就派上用场,毕竟电影音乐是无法喧宾夺主的。最麻烦的是,一部电影音乐都配好了,导演忽然间又觉得有个地方缺个音乐,这时就得补写,请乐队补录。所以,我们平常坐在电影院轻松看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其实都是很不轻松折腾出来的。 记者:平时空余时间看电影吗? 章绍同:看一些。主要是外国片。由于自己是作曲的,当然就比较注意影片中的配乐,就爱琢磨别人配的乐,从中吸收有益的东西。 记者: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电影音乐? 章绍同:当然有了。比如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配乐。我比较喜欢关注人类命运题材的电影配乐,既大气又朴素的那种。 记者:平时除了电影音乐外,还进行其他的音乐创作吗? 章绍同:歌曲也写一些,主要还是晚会的应景单曲。今后有时间,我计划着写一些中大型的音乐作品。 记者:目前你的作品音乐集在市面上能不能买到? 章绍同:福建省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在出一套我的音乐合集,共5张CD,由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及一些歌曲组成。下个月市面上就可以看到了。 〉〉〉相关背景 章绍同于1981年开始涉足电影《小城春秋》配乐,为电影《小城春秋》的配乐在电影界及音乐界引起关注。此次他配乐获奖的《台湾往事》是根据张克辉原著改编的电影,由著名演员蒋雯丽担纲主演,讲述的是一个家庭1925年至1947年间发生的故事。据章绍同介绍,这部电影在创作风格上与上世纪著名电影《城南旧事》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电影散文化的拍摄风格,为他的配乐提供了许多水乳交融的表现空间。电影画面与音乐意境的很好融合,加上音乐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情绪的表达极其到位,这也构成了章绍同本次获奖的主要原因。 《台湾往事》中的音乐创作完成于今年盛夏。“写了刚好一个月,工作太忙了,只能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来写,如果全力以赴,半个月是可以完成的。”章绍同说。《台湾往事》的导演郑洞天是章绍同的老朋友,之前他们曾在《刘天华》等电影中合作过。郑洞天一拿到《台湾往事》剧本,就二话不说找章绍同合作。作为多年来扎根于福建的作曲家,章绍同一直对有关闽台题材的音乐感兴趣,于是两人一拍即合。“郑洞天是个很懂音乐的导演,所以写《台湾往事》音乐时,我更是不敢有一丝马虎,写作过程中,压力相当大。现在看来,我总算交上了一份让人比较满意的命题作文。”章绍同说。 〉〉〉相关链接 章绍同,1949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霞浦县,作曲家,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影视音乐创作,已为电影作曲20多部,为电视剧作曲200多集。其作曲的影片《苦藏的恋情》、《凤凰琴》、《混在北京》、《鹤童》、《男孩女孩》、《相爱在西双版纳》、《因为有爱》等先后在法国电影节、俄罗斯国际儿童电影节等国际及国内的“华表奖”、“金鸡奖”、“童牛奖”等重大奖项评比中获最佳音乐奖。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于《波特小姐》 (流苏印约)
- 哪些电影落幕时片尾曲让你意犹未尽? (momo)
- 教父四电影原声中国大陆预告片抢先版疑遭曝光 (噪音声学现场)
- 寻《沙之下》原声 (JSB)
- 请教: 邮差 / The Postman[意大利] OST (发福的唐吉珂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