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联盟诚邀各地班主任加入

丁柏恩

丁柏恩
2017-06-24 18:04:4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丁柏恩

    丁柏恩 楼主 2017-06-24 18:08:08

    回顾之前的几十年,中小学校只有行政管理,学术方面的管理也包括在行政管理在内。我们可以看到,因为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病,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学术发展。

    不要指望这种低效无能的管理,带动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任何创新的做法,都会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掌握学校运行的这些人,巴不得学校的利益格局永远不变。想一想,有些四五十人的学校,就配备有十名左右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一线老师做出的所有成绩,都会被视为他们管理有方,他们坐等收割。

    学校管理层也有他们的难处,他们要对教育主管部门等上级负责。这背后是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现状。

    不少优秀的老师,因为业绩突出,被选拔到管理岗位,他们很快体会到被文山会海淹没,没有精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种管理格局下,大多数班主任的工作状态,是仅仅停留在听命于学校的工作安排的水平上的。如果有幸一开始就在一个管理水平很高的学校工作,能跟上学校的培养和管理要求,成长为优秀老师是顺其自然的过程。可惜,这样的好学校,凤毛麟角,对我们大多数老师来说,能有机会去参观学习就不错了。

    这就导致大多数老师就陷入了这样一个逻辑怪圈:怀着一腔热血工作——学校管理落后——学校管理背后是政治体制迟迟不改革——个体面对体制的无力——个体选择放弃努力,随波逐流。

    要想从这个封闭的逻辑怪圈中逃出来,不是坐等别人来解救,而是主动寻求自我解放。这个解放,首先是心灵上的觉醒,然后是行动上的尝试,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点点为自己和学生争得自由呼吸的空间。

    在常规的行政管理之外,学校在学术发展方面,班级管理以班主任工作室为龙头,教学以名师工作室为龙头,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辟广阔的上升空间。 有的老师会说,不成立工作室,光靠行政管理的创新和带动,也会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除了极个别学校能做到,绝大多数学校是无法突破的。因为行政管理意味着,管理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只需要维护好现行的利益格局,就会维持原来能分到的利益份额。所以,他们天生就是创新的反对者。因为教育创新一般来说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

    我们无论是做哪种工作室,开展学术研究,跟原来的行政管理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学术研究和行政管理密切合作,推动学校的发展上快车道,这样就可以为学校,最终为老师赢得声誉,争取到更好的成长机会。相当于合伙把蛋糕做大,每个人都有机会多分。何乐而不为呢?

    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学校的各项工作必然会蒸蒸日上。

    我们一线班主任首先做到个人的觉醒和成长,然后主动带动团队发展,团队之间再开展交流合作。这样就能一人带动一个学校,以点带面,全面成长。

    意识到要在学校的管理之外,主动行动起来,一开始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找不到多少好办法。循着我们反复强调的“经典引领,名师指点,同好激励,自我反思”,一点点积累,两三年下来,应该会有很多收获。

    我们也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几百人在一起,天天都做有价值的交流,相互借鉴做起来,进步自然更快。

    除了三人行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公众号,群里还有很多朋友工作做得很好,也在边记录边分享,比如张承勇老师、王胜华老师、李伟老师、王志林老师、刘卫捐老师、钟秉红老师、刘永要老师在内的几十位老师,他们都主持班主任工作室工作,有自己的博客或公众号,有大量资源。

    除了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还有青岛教育局的支教岛团队的指引和帮助,有《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新班主任》等报刊的专业支持,帮助我们不断成长。

    我们个体的觉醒、成长和担当,必将带动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进而是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的变革。这个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这是一条利己、利校,关键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康庄大道!朋友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 丁柏恩

    丁柏恩 楼主 2017-06-27 07:41:08

    二群已有379人。 机会越来越少了。

  • 丁柏恩

    丁柏恩 楼主 2017-06-29 08:53:11

    欢迎班主任加入!

  • 丁柏恩

    丁柏恩 楼主 2017-07-08 12:05:38

    2群已满400人。 欢迎大家加入!

  • 丁柏恩

    丁柏恩 楼主 2017-07-09 10:11:08

    我的weixin 13969701901

  • 丁柏恩

    丁柏恩 楼主 2017-07-18 17:15:25

    2群已达到419人。 机会越来越少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7781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