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米胖面世了...... :)
Nous(啥?啊)
今天,小米胖面世了...... 去年6月,我的小外甥(Mr.快快)出生的时候,我姐姐跟我说,只有在看到快快的那一刹那,她才明白了母亲这两个字的含义,只觉得,从今以后,为了这个小人儿,再苦再累都值得,仿佛一下子有了依靠。 我也是到今天才体会到了一点点这种心情,因为我们的网站米胖(http://www.mipang.com)是去年暑假开始动手的,算起来,也可以说是怀胎7月了(谁?刚才谁说早产儿的?)。那滋味,那是相~~~当~~~的一言难尽啊。特别是辞职创业初期,两个人挤在ZJG办公室地板上,小心翼翼不敢聊天怕门外的保安发现;特别是初步构思阶段,做什么,怎么做?每每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出来一个气吞山河的金点子,上网一查发现人家早就在做了...这条法则如此灵验以至于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的怪念头:当你抬头仰望星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一定还有一个人,也在做着跟你一模一样的事情,想着相同的问题? 当然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开始研究哲学,我开始研究社会学了。说实话,我对现在的网络潮流不是很懂,我的眼睛始终盯着我身边的人。每次去食堂的路上,我都会盯着身边的陌生人(特别是陌生PPMM),问自己: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是怎么组织自己的生活,怎么和他们的朋友联系?我开始回忆起马克思老师的英明论断“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多好的一句话啊!什么是社会性?我觉得现在的六度理论,蝴蝶理论,长尾理论,xx理论,blog,rss,它们的本质都是社会性在互联网领域的体现。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社会的基本结构一直没变,变的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和程度、怎样构建一个映射真实的社会性的互联网?怎样让互联网成为他们组织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我认为web1.0是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接下去是信息的挖掘和重组,web2.0是“关系”的挖掘和重组: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事物的关系,事物和事物的关系... 思考的结果就是米胖。我们在设计初期,根本不知道flickr、豆瓣等网站,只不过后来基本架构定了,慢慢的才知道有这些网站,也吸取了一些东西,当然,我个人是非常bs抄袭的,因此在flickr、douban已经深得我喜爱的同时,我还要尽力去摆脱他们,努力有所创新,这不能不说是另一个痛苦。 呵呵,杂七杂八写了一堆,只因今天对我们是个大日子,今天,米胖出生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1000到5000人的重音乐小组解禁中 (左胸上的吸盘)
- 我家住豆瓣胡同 (。)
- 【疑问】 (Mediterranean)
- 唱吧被封歌还能在那里吗? (青丘)
- 一个 (丁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