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师们的绘画”系列讲座 战争画中的戈雅讲稿
来自:黄大流(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
关于战争画 泛指表现战争、战役、战斗以及与战事、军人有关的造型艺术,也称军事题材美术。它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几乎每一国家、民族,都有表现战争题材的美术作品产生。油画、雕塑、版画、壁画、银嵌画或多画种并用的综合美术,都是战争题材作品的表现形式。当代的或历史的有关事件或人物,是战争题材作品的描写对象,有时候以神话、传说或宗教故事中的猛士、争斗为描写对象的美术作品,也被视为战争题材美术作品。 讲座将对大卫的《荷拉斯兄弟之誓》、 格罗的《拿破仑在埃劳战场上》、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与戈雅的《1808年5月3日》进行比较分析。 讲座整理: 戈雅之所以能成为欧洲超一流画家是有原因的。 他的这幅画——1808年5月3日,现在看来依然震颤人心 戈雅在画这张画之前,对皇帝说要表现西班牙人民的英雄行为 而他所呈现的这幅画面却呈现了屠宰场似的景象 他画出了战争的本质 在这幅画里,没有出现一个国家——战胜国或者战败国的国旗 他表现的是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没有国旗,就是没有对哪位战争君王的歌功颂德,只表现,无论战胜失败都是屠杀,最后只给人伤痛 看这幅图。最醒目的就是穿白衬衫的人 他张开双臂 无辜的表情 无疑让人想起受难的耶稣 与此相呼应的是那个已经趴在地下的人物,仿佛是他这个动作的延伸 他脑袋被爆开了花,身子扑向大地,仿佛在祈求这些战争残酷行为快些结束 和左边这些神情各异的人相对的是,那些看不见脸的刽子手 他们身子紧紧的连在一起,像一批毁灭似的昆虫 戈雅夸张的把他们之间的位置拉的那么紧,他是让观看的人自己去观察。在战争中,谁的人性才是真正被毁灭的 整幅画面充满阴郁的气氛。只有远方的建筑对这战争的场景在沉默不语。 和戈雅同时代的战争画家还有大卫 他有很多画都是对拿破仑政绩的赞赏 而在“荷拉斯兄弟之誓”这幅画里,他仿佛也对战争产生了有一些质疑 这幅画面用三个拱顶区别了三种状态、情绪 在最左边三兄弟的宣誓和最右边女人们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 大卫把充足的光给了那些女人,突出了她们 也就突出了悲痛,战争给人的悲痛 中间那位老者,把兵器赋予了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但颇具讽刺的意味 拿着兵器的这位老者却是一位盲人,看不见光明的人 他和大卫有师承关系 再谈谈格罗 拿破仑在埃劳战场上,明显是对拿破仑战争能力的肯定 这幅画表现拿破仑打完了这场战争,他白色缎面袍子,神情犹如骑马归来一样轻松 要知道埃劳战役是一场苦战 虽然拿破仑最后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定权 但在这场战役中,几度差点被俄军炮弹所击中。 在这幅画面里,右下角被俘虏的俄国士兵的形象犹如一个猥琐的强盗 无疑又是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歌颂 然后是德拉克罗瓦 他也深受大卫所发展出来的新古典主义的影响 这是德拉克罗瓦为数不多的反映法国革命题材的一幅画作 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 女神的脚下充满着尸体 横尸遍野。年轻气盛的少年手举双枪。 在此画里,法兰西的国旗在烟火中飘荡,正因为于此,德拉克罗瓦这幅画被永远定格在了十九世纪 某一个历史事件当中 而戈雅的“1808年5月3日”,这幅伟大的画作,在现在人眼里看起来依然是那么的新颖深刻 他表现人类的战争其实就是这样 受刑者和刽子手 他们原本毫不相干,没有任何私人恩怨 正是这样一帮毫不相干的人屠杀另外一些毫不相干的人 每次看到这幅画,我总是想起另外一个人所说的,当然这个人也同样伟大 爱因斯坦说的 “我并不知道人类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式武器,我只知道,如果有第四次,那时战争中的人们手里只剩下棍棒和石头,还有他们内心的仇恨” 再说一下戈雅 戈雅本人,早年受到德国画家安东孟斯的理性主义的影响 而到了晚年,由于法国发起的这场战争,他不断的看到人类非理性的恐怖的一面 他的画面到晚期反反复复的出现一帮充满信仰的人围着长着牛头的布道者 他其实是不断的在讽刺,个人信仰与个人崇拜使人丧失理性的危险 因此戈雅的这张1808年5月3日,不仅是站在某个国家历史的角度上 而是站在全人类 因此他成为了欧洲超一流的画家 这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感谢央美毕业的青年艺术家马豪的精彩讲解。 欢迎加入QQ群,一起来艺术探秘吧,QQ群:90487007。 查看更多讲座资料:http://town.k312.com/bbs/viewthread.php?tid=1110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最新讨论 ( 更多 )
- “艺译风”翻译团队(CAFA/ARTRANS) (王健王健王健)
- 环保戏剧《江河行》 (荆生)
- 艺舟指南2010/08第一期全国展讯 (黄大流)
- “西方大师们的绘画”系列讲座 战争画中的戈雅讲稿 (黄大流)
- 创意市集+百人手绘T恤大赛+跳蚤会 (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