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的轻量化浪潮
来自:MEGA(请您对号入座,静待昙花二现)
1884年,George W. Sears 发表了Woodcraft一书,书中写道:轻量化,越轻越好,这可以使你用最简单的东西得到健康,舒适,和快乐。 20世纪50年代,Emma Gatewood奶奶,在60多岁时候独自穿越2000多英里长的Appalachian山脉,她携带的装备和食物不到10KG。Emma的事迹使她成为了所有ULTRALIGHTER的偶像。 80年代,Fred Williams背着不到8KG的包用4天半时间横跨俄勒冈州的Three Sisters荒原。 90年代,Ray Jardine写出了堪称ultralight的圣经的里程碑式的指南:Beyond Backpacking.。只用5KG不到的重量穿越2600多英里,他那种变态方式被称为著名的Ray Way,核心是尽量依赖环境和户外技巧而不是装备。(以上取自“快乐乌鸦”早期的一片坛文)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开始自觉地向轻量化的方向靠拢,主流老牌户外厂商推出的新品也会打上轻量的标签,更有诸多小厂牌专门为轻量化爱好者们提供非主流装备。 不过,话说回来,跟传统的户外方式相比,轻量化的发展其实还是相对有限的,不要说在中国,就是欧美也一样。美国的ULer们,主要集中在BPL等几个论坛上,Google出来的英文信息翻来覆去也就那几个网站和个人主页;中国的“轻驴”,大都集中在装备者论坛里,其他的网站也有一些同好者(诸如超轻装备网,8264装备黑带板块等等)。 2010年1月我在成都碰到一位60多岁的瑞典老驴友,攀谈许久之后问我“UL的概念和玩法在欧洲也不是很普遍,是个相对较新的东西,你是怎么接触到的?”我说,“负重行走太累人,把装备轻下去应该是人的本能反应,然后就是上网,交流,学习。” 轻量化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不应该也不会囿于某些个圈子。以更多的时间,更好的身体,更全的技巧,看更美的风景,获更多的体验——这是每一个驴友每一次出行所追求的目标,当然,除了那些把背着大包当做亮骚的老土鳖和脑子缺火的自虐狂。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诸位请留下自己的户外或装备类博客地址 (MEGA)
- twogo哈巴雪山暑期攀登召集 (阿石石)
- 徒步新疆 (为什么)
- 中小厂牌网址汇总(请补充) (MEGA)
- 户外活动的轻量化浪潮 (ME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