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人们有人认真想过退休的事么?
来自:费翰(跨界为荣)
最近经常在想,35岁后在企业里的状态会是什么样子的, 越想越觉得比较可怕,“混吃等死” 成了很多人的归宿。 想象一下,没有太大的晋升空间,没有跳槽的年龄资本,没有大干3昼夜的身体,更没有讨老板欢喜的胃口, 你在企业里还想怎么着?? 然而,35岁毕竟还年轻,脑袋里的想法应该还怪多的,应该还没有完全放弃对浪漫生活的联想,那我们咋办? 附:一篇今天的FT文章。 *************************************************** 退休后的职业生涯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2006年3月29日 星期三 本 来我以为“35岁退休”这个话题早就过时了。谁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严肃地考虑这个问题。 金牌电视制作人刘先生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告别这个曾经为他带来声誉和房产的职业。他现在更大的兴趣是写书。有出版商拿出五份书约以及十万元预付款为这个兴趣买单,这绝对是个致命的诱惑。虽然收入一定比制作电视少——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书像《达芬奇密码》那样畅销,但刘制作已经在脑子里完成了退休生涯的速写图:早起游泳,早餐,写作两小时,下午打网络游戏,偶尔会友,晚上读书,上网,再写作两小时,上床看书、睡觉。这个张驰有致并且健康充实的生活计划一而再地撞击着刘制作现有的成功职业模式,尤其是在他必须为新节目连续熬两个整夜的时候。 他构想中的“退休”,其实已不再是简单的“退休”概念,而是一种相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但也有隐患,万一书的销量很差呢,万一收入锐减而致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呢?那个时候,是否会迫于生活压力去写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是否会后悔当初的辞职呢? 这正是他迟迟做不了决定的原因。很烦是不是?有选择比没有选择还要痛苦。 我认识的另一位退休在家两年的IT精英现在已经准备复出了。他是2000年那波网络热潮中兑现了期权的幸运儿之一。两年的退休生活里,他写了十几个创业计划,咨询过投资理财的方案,还读出一个心理咨询的上岗证。他同时还成为了老朋友们各种聚会活动的忠实候补。不管是Party、晚饭还是卡拉OK、看球赛,如果原先约的玩伴临时爽约,叫他来替补准没错。 复出是因为“退休的日子”没意思。当工作之外令人如饥似渴的自由生活变成了每天24小时的正常生活状态,自由就像是最终结成了婚的婚外情,由炫烂而归于平淡。他这样总结这两年的退休生涯:在办公室忙着的朋友都羡慕我,在家里闲着的我就羡慕朋友。 如今那十几个创业计划中的一个终于引起了一个投资商的兴趣,他的短暂的退休生涯即将结束。但可以想见的是,过不了多久,他大概又会像刚卖掉期权时那样,陷入对退休的渴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樱桃季到了 烟台人的小幸福 就是樱桃季有大美早可以吃 (keke)
- 工位上的消磨方法... (Iris-ding)
- 婚后也想有 (常樂_)
- 周六:长见识啦烟台大樱桃 (AlieZ)
- 好物推荐,终于解决了我的痛点 (事已至此先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