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sexton
娜嘉
有人說這三位詩人都以相貌漂亮著稱,不過以我來看,真正說得上美的是撒克斯頓,事實上,她曾經做過模特兒。當然三位詩人同樣以精神異常著稱,撒克森尤其坎坷,根據後來的人研究,撒克斯頓雖然出身於富庶的中產家庭,但她從幼時就開始受到父母的性侵犯,她十九歲時就結婚,生產後得了產後抑鬱症,精神崩潰嘗試自殺,在她得病的其間,她的輔導員鼓勵她寫詩,她才開始走上文學的道路,然後詩變成她生命中最大的支柱。也像其他的自白派詩人,她的詩坦白的述說了她的生活和痛苦。 1959年開始她的詩集《生或死》得到普立茲獎,然後又是一連串的榮譽,但這並不能使她從痛苦中解脫,1974年她終於把自己困在車房中,吸入太多一氧化碳自殺了。 後來的人從三方面研究的她的詩,一是歷史的背景,那當然包括了自白派詩歌,以及自白派詩歌和當時社會、思潮等種種關係,二是女性主義詩歌,三是詩藝本身。她的詩藝很早就得到了肯定,但是她詩歌的內容卻備受爭議,特別是她那種「刀切式的坦白」,其中包括她的自殺傾向、吸毒、精神疾病、亂倫,也包括了墮胎、性交……。 她自己說詩是「黑色的藝術」:「寫作的女人有太多的感覺, / 那些恍惚和跡象﹗/ 就像循環、孩童和島嶼/ 都不足夠;就像哀悼者和流言/ 和蔬菜都不足夠。/她認為她可以警告那些星辰,/寫作的人本質上必須是個間諜。/ 親愛的,我就是那個女孩。……」 讀她的詩會有種很不安的感覺,卻也很容易為她的詩著迷。自白派的詩人好像都有這個本事,或者是因為他們直寫到生命中最赤裸裸的部分。我看她的詩還有另一種感受,因為她的詩中許多意象都曾在我的詩中出現過(但我之前並沒有讀過她的詩),我還記得前年我有一首詩寫到子宮,有些寫詩的朋友認為我太「那個」,但是撒克斯頓在六十年代就寫過了,我可以想像她在當時所受到的批評(所以,自己寫作的時候真的不要太去理會那些「讀者」)。 但是有一項我覺得必須說清楚的:因為自白派的詩人都太有魅力了,不論是他們的詩篇或是他們的生平都太為人津津樂道,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詩人都是有精神問題的人,或是有精神問題的人才適合做詩人,但是正如我以往常強調的,詩有許多種,這不過是其中一個派別或是一種風格而已,在世界級的大詩人中「正常」的,還是佔了大多數。 雖然塞克斯頓的詩肌理豐富,但並不難懂,大部分以口語寫成,一個英文程度普通的人直接讀原文的話也不是太困難的事,至於中譯靈石島也提供了幾首,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