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各个板块做题时间安排,行测各个板块视频讲解大放送
语嫣公考(学生一枚~·)
行测各个板块复习: 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进群:296739677,进来讨论,视频资料,每月时政热点我都分享在了里面。 1、常识,25道题,建议时间10分钟。 早些年的国考常识部分只考法律知识问题,对于有法律专业背景的考生来说非常有利。大概从07年开始改为真正的“百科知识”, 政治历史、天文地理、自然科技,天马行空,包罗万象。这样肯定是更加公平,却也让常识难度陡增,因为涉及的内容太庞杂了,对所有人来说复习起来就很难找到明确的方向。因此要想靠复习大幅提高成绩无异于大海捞针,难上加难。所以除了法律知识外整体上讲我是不复习常识的,就靠平时的积累,会多少算多少。考试时也不要恋战,会的尽快搞定不会的就靠直觉或直接留到最后处理。道理很简单:你会的看一下就知道答案了,不会的给你一个礼拜你也想不出来。整体做下来10分钟应该足够了。法律知识比较特殊,一是本身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脉络比较清晰,主要内容相对而言不是很多,容易在短时间内通过突击复习取得效果;二是每年法律方面的题目的比重至少还在20%以上。所以需要花点时间认真的复习一下,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如果复习时间还有富余,那就关注一下科技常识,近年来出题比例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出题有一定的重复性,可以重点学习一下历年(国考和地方)真题中的科技类试题。 2、言语理解(重点),40道题,建议时间20分钟。 言语理解的题目其实包括好几种,但是从最近几年国考趋势看,基本都是考的段落理解和词语填空,所以复习时还是要着重这两种。要努力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感;注重提高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要学会抓材料关键,抓住关键,就能对题干中的某些信息产生敏感,形成条件反射,快速找到破题点,得出正确答案。实际上每年考试都有一些简单题的答案选项设置比较容易区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的语言感觉提高了,也许看一眼就知道正确答案了。词语填空复习要加强近义词的辨析练习,很多辅导书中一般都给归纳总结出来了。要多积累一些常见词语,打牢基础知识体系,在熟练掌握近义词辨析的基础上结合语句的语境等因素确定答案。 考试时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时间,本部分平均一道题只有30秒,压力还是很大的,要保持思维的连贯,不能懈怠。 3、逻辑(重点),35道题,建议时间20分钟。 逻辑也是重点,也是拿分的部分。因为我一般做题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分配的时间不多,仅供参考。 (1)图形推理备考重点在于全面了解并熟练掌握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的解题要点;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辨别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法找到图形演变的规律。考试时的五道题应该有2-3道比较简单的,争取快速搞定。后面的难题看一眼,不会做就放弃。时间分配不超过5分钟。 (2)定义判断的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复习不用占用太多的时间。考试时注意一点就是一定要看清楚问题要求是肯定还是否定的,避免由于马虎耽误时间。时间分配5分钟左右。 (3)类比推理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备考重点在于词项间关系的掌握,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词项间的典型关系。考试时要迅速把大部分题目完成。可能有1-2道有难度的题目,可以采用排除法把可能的选项先勾出来等最后拿主意。大体上3分钟可以搞定。 (4)逻辑判断的题目难度相比较要大一些。备考重点仍然在于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对于分析推理在知道方法的基础上要多做真题和模拟题,以达到熟练运用;对于可能性推理则要从6大题型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入手进行深入的学习,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常考的逻辑基本知识,有效应对考试中出现相结合的题目。实际上辅导书中把逻辑分析的各种题型都进行了详细的分解,通过引入字母构造了解题模型。最理想的当然是把这些推导过程和条件模型全部掌握。但是内容确实太多了,学下来难度也很大,一会条件“p”一会条件“q”,看看就把你弄蒙圈了。所以如果你的分析能力很强,那就不用那么繁琐,可以通过实战锻炼提高分析能力,试着自己总结出更直接的方法把题目转换为更为简单清晰的关系。考试时不能光看光想,一定要用笔通过分析计算得出答案。时间分配在十分钟左右。 4、资料分析(重点),20道题,建议时间40分钟。 资料分析是重点,时间上要给予充分保证,一般在40分钟,就是每10分钟做一段资料。如果计算量很大,做的不顺手,延长5分钟也没有问题。我为什么这么看重资料分析?原因之一,不管采用哪种分值确定方式,资料分析题的分值都会很高(论坛里的几种固定分值都认为资料分析题是高分值,在1分以上;如果是浮动权重,因为资料分析题在最后,很多人都来不及做或者时间紧张,做对的人肯定少,因此分值也会相应很高),因此资料分析是重中之重。其二,资料分析的题目本身并不难,只要花点时间都能从资料中找到或计算出答案。当然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资料分析的计算难度gkz6.net在逐步增大,很多都是得用四、五位数除以四、五位数,再和另一个除完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但非常费时间,而且过程中错一个数就算不对了,这就要求每一步都准确无误。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快速阅读和计算能力。考试时要认真阅读,仔细计算,确保每个题都准确万无一失,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用一张新的草纸,在纸的一端把每一个计算过程都列清楚,这样一旦发现算的不对可以快速回头验算。而且如果别的题又涉及到中间步骤的计算结果时,就不用再重复计算可以拿过来直接用。 整体上我认为资料分析要追求95%以上的成功率,做好了甚至全对也不是没有可能,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就一定要有高的回报,这是必须的。 5、数学(战略性放弃),20道题,建议时间15-20分钟。 数学题其实要说起来也不是很难,基本都是初中的基础知识和题型,但是也正是这一点,容易让人走入误区。你一看,这么简单,我都会呀,花点时间肯定能做出来,于是兴匆匆开始拿来就做。实际上由于时过境迁,有些题型你可能已经生疏,又或一些题目本身就需要繁琐的计算或者分析,这就导致不知不觉中消耗了大量时间。虽然你最后都能做出来,气势上感觉很痛快,但是却影响整体上的时间分配,得不偿失。我个人认为每年考题里的数学题(特别是数推题)都是时间黑洞,所以尽管我是学理出身,尽管我是那么的喜欢做数学题,我还是强迫自己严格遵循既定计划,时间上绝不恋战。 考试时先做计算题再做数推题,先来说说计算题。辅导书中都归纳总结了考试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包括相遇问题、概率问题等二、三十种。复习时要认真过一遍,学习各个题型的的具体内容。而后通过大量做题练习,深刻理解相应的数学思维,逐步提高解题速度,熟练掌握每种题型的常用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掌握综合题型,顺应国考新趋势。在论坛上还可以查到前人总结出的不少速算方法如尾数法、交叉计算法等等,如果在复习过程中能学习掌握,那么考试时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当然如果你没有能力掌握这些方法也无所谓,还是老实计算,不要弄巧成拙。考试的时候先做简单的数字计算和自己非常熟悉的题型,争取1分钟左右解决一道,再花点时间做做虽然有难度但是感觉有把握的题,在15分钟内大概能做出10来道题,留下几道难题坚决跳过。 然后是数推题。复习数推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基本数列及其变形式,在做题中注意开阔思路、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培养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应试方面,数推做起来很不稳定,要是碰巧一下子找出规律,十几秒就已经搞定;要是做的不顺,1、2个小时都没有头绪。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数推题的难度早已超出了简单基本数列两、三次变形,简单一句话,出题者就是变着法不让你做出来,怎么变态怎么来。这样一来,除非实力超强或者运气超好考试时很幸运的能马上发现了规律,否则你想快速的做出数推题基本没戏。所以我一般就用个2、3分钟做一下,把其中1、2道简单的送分题做出来就OK,剩下3、4个就放弃了。 看到这你可能就明白了,所谓放弃数学不是真正的放弃,只是相对其他部分而言在时间上做一些牺牲,做的时候还是要全力以赴。而且如果你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各种题型复习的也很全面的话,一般在20分钟里也能做出十多道题,大概只剩下7、8道题留到最后处理,这样已经非常理想了。 6、补充收尾。 各个部分的时间分配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各个部分多用少用2、3分钟都没有关系。只要保证完成全部五个部分后,还能剩10-15分钟左右,回过头去查缺补漏。这个时候的心态要好,不要心浮气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做这个又看看那个,白白浪费时间。要认真细致快而不乱,做一个就争取拿下一个。一般来说还是先从之前做过但是没有做出来的题入手,有的题可能就差一步了,还有的是计算错误,再认真做一遍就有答案了。如果用了1、2分钟还没有头绪的就坚决放弃。 最后剩下做不出来的题有两类,一种是模棱两可,这种情况下就坚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犹豫,人的直觉往往还是很准的。还有一些是根本没有头绪或者来不及做了,那就蒙一个答案碰运气吧。 下面个大家带来行测各个板块视频讲解,很有用的哦。 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进群:296739677,进来讨论,视频资料,每月时政热点我都分享在了里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寻找全省(广东省)巡考伙伴 (咚咚锵)
- 求助 | 这两个岗位怎么选 (想上岸的小暑)
- 图推思维导图,本人亲测。好的理论讲解,加上大量作业练习,... (邮递员)
- 苏州,已上岸,各位有什么问的 (春天在哪里)
- 求李梦娇(2023年)或最新的常识视频 (Calcu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