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讲易】关于《周易》
周易预测(徽3671192)
《周易》是一部系统的政治典籍,是先圣为诸侯所制的政治教材。 《周易》是上古圣贤朴素唯物观和辨证思维的智慧结晶。 《周易》的表达方式,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部分采纳了河图洛书的形式。 《周易》没有冠冕堂皇的道德说教。所言皆为‘信言’,既源于实践,用于指导实践,经的起实践检验之言。

应该说明的是,“阴阳八卦”的概念,确实是对上古思想观点的哲学总结,它精确概括了古人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在《易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易经》不是哲学著作,八卦’之‘象’,在《易经》中有固定的政治含义。可以说,八卦之阴阳孕育了《易经》,《易经》不谈阴阳之八卦。 从《易经》的象数义理来分析,《易经》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与世俗的‘阴、阳、五行、八卦、卜筮’等观点及所谓科学预测的现代神话,没有必然的联系。解释《易经》之‘象、数、义、理’完全不必借助于这些东西。 张老师再强调一下《周易》的读法 : 一、《周易》的文体结构,与今日的政论文并无多大差别。 “卦象”如标题,直指主题。“卦辞”如关键词,彖辞如内容简介,象辞如批注,爻辞分层次论述,上爻来个小结,卦象卦位提示何人何事,爻象爻位提示何时何地。 爻辞当自下(初爻)往上读(上爻),因为卦辞的评论是先内后外。 二、《周易》专研诸侯之虑,其立论的基点很高,全篇均为经邦治国之策。 这里,仅就《易经》的象数义理来分析,《易经》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与世俗的“阴、阳、五行、八卦、卜筮”等观点及所谓科学预测的现代神话,没有必然的联系。 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的理由,大致基于两点: 1、先秦典籍及考古资料中,有用《周易》进行卜筮的示例及实证。 2、《周易》的卦爻辞中,大量出现与“卜筮”相关的词语。 张老师认为,对于第一个问题,这只是证明曾经存在过这样的事实,但不足以确认《周易》是卜筮之书。正如,先民有牛骨卜、铜钱卜,不能因此认定牛骨和铜钱是卜筮之物。先民用牛骨熬汤之例,应该远多于用牛骨卜筮。 根据一百个知名神甫的学说,就认定太阳围绕地球转不是很奇怪吗? 《周易》究竟是什么书?只能从对《周易》之文的剖析中去证实。 对于第二个问题,张老师认为,元、亨、利、贞、吉、凶、悔、吝、咎、利有所往、不利有所往等,都不应定义为卜筮的专有词语,也完全没必要用卜筮的概念来解读。 用人事既可解决的问题,何必去劳“神”? 在《周易》之门”中,将一以贯之遵循这个原则。 本文由张成老师《易经应用智慧》课程内容整理而成,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张成讲易】夫妻阴阳 (周易预测)
- 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郎中、大夫? (周易预测)
- 养好精气神的方法:握固 (周易预测)
- 《周易》真言之保合太和 (周易预测)
- 易经智慧之“与时偕行”与“与时俱进”异同 (周易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