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每天一点新鲜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意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堂优质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只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必须使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的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居于此,绵阳师范学院数理学院的学者陈燕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PEEP”模式,并在汉斯出版社《创新教育研究》期刊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PEEP”培养模式即是把预习(Preview)、探究(Exploration)、评价(Evaluation)、实践(Practice)的缩写。此模式的教学核心理念是:学生预习是前提,以老师导学为推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协同发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用实验环节检验学习的效果。将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的群言堂,在愉快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PEEP”培养方案的前提。在还没有学习相关的课程前,老师可以预设一些问题,是关于要预习的内容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提前寻找答案。当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并且是自己很想探求的问题,去预习和阅读章节时会更认真,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探究是“PEEP”培养方案的基础核心。培养学生能“入”能“出”的自学探究能力,可通过一些提问或情景的设置,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可通过合作与竞争的形式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教学的各个研究组可以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不同学习动机。 评价是“PEEP”培养方案的重点。评价就是学生和教师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比较、鉴别、分析和评判。学生通过自评也可以清晰地明白自己本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还差些什么,课后可以及时有效的弥补;通过学生的互评,就是给他们树立榜样;通过老师的评语评价,学生会感觉到老师时刻在身边关注提醒着自己。在这种意义上说,“PEEP”培养方案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理解、理解自我与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以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达到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素养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验是“PEEP”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环节。物理实验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通过实验发现物理定律,而且物理学中的每一项重要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能有效地把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学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发现创新思维的源泉。 与传统教学(讲授法)相比,“PEEP”教学提高了预习阶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用探究式方法代替传授式讲解,并改变了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评价方式,变为多种评价方式并存,也将教育中 “旁观者接受观”变为“参与者合作观”。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把老师的讲授型变为学生的参与合作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老师的引导作用;要把学生组织到“自学为主”的教学结构中,做到“教和学”的最佳结合、主导和主体的和谐统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全国公益活动) (自自燃燃)
- 通识教育有关研究受访者招募 (嘿Deer)
- 八年级学生作文批改示例(一) (彦紫老师)
- 《大学人文读本(内附world版)》&《大学精神档案》系列丛书.rar (飞行的甲胄)
-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捉҉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