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实
来自:华伟康健(继承中医精华,为人民带来健康)
一、虚症与实证的区别 (一)虚证 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 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 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临床上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由于脏腑的不足造成 的各脏腑的虚证。 治则:补虚。益气、养血、滋阴、补阳。 (二)实证 实证的形成,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 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 主证:由于病邪的性质及其侵犯的脏腑不同而呈现不同证候,其特点是邪气盛,正气衰, 正邪相争处于激烈阶段。 治则;泻实攻邪是治疗实证的主法,所谓“实则泻之”。 二、黄帝内经:五脏之病症(虚实)与疗法 (一)肝 实证:两肋下疼痛牵引少腹,容易发怒 虚症:两眼昏花,视物不清,两耳听不见声音,容易恐惧 治疗:取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的经穴 气逆:头痛,耳聋而听觉失灵,面颊肿胀 治疗:取厥阴、少阳的经脉,针刺放血 (二)心 实证:胸中疼痛,胁部支撑胀满,胁下、胸膺部、背部、肩胛间、两臂内侧疼痛 虚症:胸腹部胀大,胁下和腰部牵引作痛 治疗:取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的经穴,并刺舌下的廉泉穴放血,病情有变化,则刺阴郄穴放血 (三)脾 实证:身体沉重,容易饥饿,肌肉痿软无力,行走时容易抽搐,脚下疼痛 虚症: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化 治疗:取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心经的经穴,针刺放血 (四)肺 实证: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尻(kao,一声,坐骨)、阴、股、膝、髋、小腿肚、小腿下半部、脚部都发生疼痛 虚症:少气,呼吸困难而难于接续,耳聋,咽干 治疗:太阴肺经的经穴,以及足太阳经的外侧,足厥阴经内侧,即足少阴肾经的经穴 (五)肾 实证:腹部胀大,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恶风 虚症: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中闷闷不乐 治疗:取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针刺放血 免责声明:本文为综合性信息,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背部保养的重要性 (夜幕下的三生石)
- 养生知识普及,冬季养生补肾 (华伟康健)
- 秋冬季常见病的提防养生 (华伟康健)
- 虚与实 (华伟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