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北京行:县竞争制度是最有增长效率的制度
winterless
4月,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造访北京,并在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共举行三场专场演讲会。张五常三场讲座与三校学子谈经论道,揭露需求曲线背后的故事,解读中国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分享教授多年的之学知道。 ——————————————————————— 【张五常北大专场演讲】: 4月13日晚,国际知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先生莅临光华管理学院,与广大学子进行精彩对话。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发表了欢迎致辞,并担任现场主持;张五常教授的夫人苏锦玲女士为此次对话作粤语传译。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张五常教授的此次光华之行吸引了众多学子和校友到场聆听。阿里巴巴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不少同学席地而坐,走道两旁也站满听众,争相一睹大师风采。张五常教授率真独到的见解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热烈反响。 2008年,为答谢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科斯组织的中国改革问题研讨会,张五常撰写《中国的经济制度》一文,指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昨天的演讲中,他坚持这一观点,并重申对于中国人口密度这么高、资源这么缺乏的地方,这个制度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增长效率的制度。 听众提问环节,精彩频频呈现。在回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威胁”等问题时,张五常教授明确表示反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现在人民币汇率如果迫于美国压力向上调整的话,中国的外贸出口必然会受到影响。不过他也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存在缺陷,主要是由于外汇管制,人民币不能走向国际市场。他希望改变这种状况。 张五常被认为是接近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之一。对话中,有同学问他“您认为您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有多远”,张五常回答,与得诺贝尔奖相比,他更看重自己思想对中国改革的影响;他的文章是为中国青年学子而写的,“你们看我就写,你们不看我就不写了。”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昨天的交流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张维迎院长代表学院及广大听众向张五常教授赠送礼品,表示感谢,并邀请他今后再来光华访问。 【对外经贸专场演讲】 4月11日晚6:00,我校新图书馆门口再一次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尽管北京当日天气寒冷,但洋溢在学生们脸上的热情仍清晰可见。这是因为经济学泰斗——著名的张五常先生将莅临我校,为我校“历九弥金”第九届金融文化节做专场报告。 在施建军校长精炼、热情的致辞之后,现场报告会正式开始。报告采取学生视频提问、张五常先生现场回答的形式进行。格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张五常先生讲粤语,整场报告会上,张五常先生的夫人——苏锦玲女士一直充当他的“同声翻译”,这让在场观众亲眼见证了二人的默契。也正是二老的完美配合,才使得在场观众获得了一次学术上的洗礼。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张五常先生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各种幽默的调侃既直中要害,又恰到好处,让在场观众不时地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张五常先生身为资深经济学家,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和现代产权经济,治学不为功利,只求淡泊;不为从众,但求真知。张五常先生多年著书立说,著有《三岸情怀》、《挑灯集》等作品,泼墨挥毫,尽显才气。 早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前,张五常先生就已凭学识和经验推断出了这场灾难即将降临,并且“推断26次,准确26次”。张五常先生“鄙视”投机赚大钱的房产商,赞赏用心思考的工厂劳动者,在讲座中,他特别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要追求高科技,但也要顾及现状,“中国穷苦的人还这么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面实现高科技,要从下至上地逐步实行”。张老尤其体谅中国农民,特别希望农民阶层的生活水平能够有所提高。在提到中国发展的一些问题之后,他信心满满地说到“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因为我也是中国人!” 张五常先生对祖国的热爱溢于言表,然而,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也毫不含糊。他尤其关爱中国的学生,并提到“中国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因此他对中国的前途寄予厚望,并希望国家能给予学生最合适的教育制度以助其发展。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张五常先生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各种幽默的调侃既直中要害,又恰到好处,让在场观众不时地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我校再次向张五常先生赠送礼物表示感谢,并请他泼墨留念。张五常先生挥笔写下“天道酬勤”四个大字,既表达了他内心对中国学生的期冀,又是对广大贸大学子深深的激励!这次专场活动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与赞叹声中圆满结束。 张五常,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 【张五常政法大学专场演讲】 博望苑中发议论,黄金台上著声闻。4月12日晚,我校昌平校区礼堂因一位大师的光临而熠熠生辉。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携夫人苏锦玲作客博闻论坛第十三期,对话法大学子,畅谈治学之道。我校商学院院长孙选中担任嘉宾主持。 张五常教授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生于香港,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并与科斯有密切的研究合作。1991年,张五常教授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的经济学者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斯•科斯在领奖演辞中对张五常教授对得奖成果所作的突出贡献给予了肯定。其主要代表作有《卖桔者言》、《佃农理论》、《中国的前途》等。 演讲中,张五常教授站在了国际变化变革的高度梳理了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变革的状态,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经济、资源、人口以及文化教育的现状。指出,现在的中国青年拥有着几千年来最好的求学环境和机遇,大家都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和大家分享他的治学之道,告诉同学们应该怎样去做。 张五常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每位同学说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智慧,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争取学习机会,多做点学问。同样,学问做得好不好,其命运也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与其花时间去批评和回应批评,不如多去思考,多去尝试。其中,张五常还谈到了他为了做经济研究而去做生意的事情,以实际经历告诉大家,要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离不开真正的实践。此外,做学问还需要积累和精益求精。年轻时多看书学习,为做学问打下坚实的基础;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创作有内容的文章。 在并不算长的演讲时间里,张五常将自己在治学道路上的切身体会与在座的学子们分享,获得了现场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接下来的互动环节更为热烈,张五常教授用长达两小时的时间与法大学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张五常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如何看待当下中国进行的土地使用权改革、房地产走向趋势的预测以及中国经济学与诺贝尔之间的距离等诸多问题,做出了简明却富有深度的回答。 最后,张五常教授就如何做学问送给同学们一句箴言:重视自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独立思考,会有更多创造。并为博闻论坛现场题字“博闻天下”,一并送给所有热心学术、关怀未来的法大学子。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cenet.org.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414124&page=1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三农问题 (盲修瞎练)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有没有人介绍日本经济史的书 (VeryVerySTRONG)
- 石墨烯超级电容电池 (预见)
- 房价与社会发展 (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