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http://share.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
你家上小学的孩子是不是不会背古诗? 孩子很想学会这些古诗但没有兴趣? 有的时候,死记硬背但还是背不下来? 孩子越是想背会,就越背的慢,从而产生挫败感,孩子很失落,是吧? 事实上,你希望给孩子找一个轻松理解古诗并背会古诗的方法,对吧? 我们有一个免费的专栏课程《小学必背古诗词100讲》,能帮到您的孩子,透彻理解古诗创作背景和内容,让孩子理解性的背会古诗,您愿意订阅音频专栏吗? 每周一到周五更新,持续更新100期。 音频专栏网址 :http://share.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
01期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 听音频请点击: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programs/8073107
这节课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位超级大明星——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可能有的同学不明白了,老师,什么是字?什么又是号呢?其实啊,简单说,字就是自己人叫的,有点儿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的小名。而号则是别人叫的,相当于在江湖上的称呼。所以李白小名李太白,江湖人称“青莲居士”。李白这个人一出生就是传奇一样的存在。传说,他的父亲在四川当地开了一家银行,李白打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别的小孩儿都喜欢学学琴棋书画,李白不一样,李白喜欢舞剑,剑术也是唐朝数一数二的。所以呢,这个人一生都非常狂傲不羁,而我们还真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有资本!作为一个诗人,李白最显著的标签就是他的浪漫主义了。他的诗句总能让人拍手称赞,怎么能有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且用行云流水一样的文字把它书写下来!看到奔流直下的瀑布,他能幻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不是瀑布,是银河从天空中坠落到人间;与朋友分别,他能幻想“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要将我的心寄托到明月上,让它随着风追着你直到远方;甚至当他寂寞的时候,都能幻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就能凑成三个人对饮了!感觉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李白的浪漫想象了,难怪贺知章会说他是谪仙人,这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了呀!
虽然李白是那么的仙气十足,但能够做到家喻户晓,让所有人都知道,说明啊,他还是有非常接地气儿的一面的。而这,完全得益于他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诗仙李白从来不故弄玄虚地让人看不明白,反而常常是写出最直白的文字,让人一下子就能看懂。看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看看《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咱们大诗仙的杰作是多么清新自然,让人容易读懂呀。有没有发现,其实李白也是个色彩高手,那么他最喜欢在诗歌里用什么颜色呢?你别说,李白还真不愧是字太白,他用的最多的颜色就是白了。当然其次还有金、青、黄、绿、紫等颜色,你会发现他喜欢运用的都是非常明亮的色彩,而拒绝使用那些灰黑等等很深沉的颜色。当然这也和李白的性格有关,一个狂放到能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子,杨贵妃给自己研墨水,甚至唐玄宗亲手给自己调羹的人,他的诗歌魅力又岂止是文字,更有文字背后那种狂妄不羁的精神。他在《将进酒》中曾经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是说我生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我的用处,就算身上的钱全花光了,还会再回来的。在《行路难》中也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意思是说,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能乘千里风,破万里浪,扬帆起航。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是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意思是说,我怎么能去伺候高官权贵呢,那老子可就不高兴了! 李白就是这么独一无二的诗人,他那飘逸的想象,他那清新的风格,他那狂傲的人格,都浪漫得没有人可以复制。接下来会有好几首李白“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敬请期待!
03期 李白 峨眉山月歌 音频: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
对于喜欢求仙问道的李白来说,四川可是块宝地,因为这里群山缭绕。然而众多仙山中,李白最喜欢的还是峨眉山。不知道正在听课的你,喜不喜欢爬山呢?如果你曾经爬过几次山,你会发现啊,很多山上都会建一座寺庙。李白就是在爬峨眉山上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寺院,还认识了寺院中的住持广浚和尚。广浚这个人呢,不仅佛法高明,琴技也相当高超。他轻轻挥手一弹,美妙的琴声就回荡在山间。在这仙气缭绕的峨眉山上,李白和广浚和尚每天弹弹琴写写诗,成为了一对快乐的小伙伴儿!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为了心中的梦想,李白十分不舍地离开了峨眉山。在清溪驿站登上了小船。临别的时候,李白就用《峨眉山月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李白的小船越飘越远,他挥挥手,告别云深雾绕的峨眉山,他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着夜晚那熟悉又美丽的山,李白又被“峨眉山月半轮秋”的美景吸引住了,“半轮秋”指的是半圆的秋天的月亮。烟云笼罩的峨眉山后,半轮明月慢慢升起,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月亮冲出云霄,洒下了清凉的月光。 船头的李白,顺着月光低头一看,惊喜地发现了“影入平羌江水流”。影就是指影子。平羌是一个江名,现在指的是峨眉山东北部的青衣江。请你现在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柔柔的月光洒在一片江水之上,明月倒映在水面中央,随着水波粼粼来回摇摆。月光下,李白伴着长长的影子,飘荡在银色的江面上。夜色这样优美,让他不禁想起了在峨眉山上的好朋友,如果此时能跟朋友饮酒作伴,那该多好啊! 可现实却是,李白正在“夜发清溪向三峡”,心中自然多了一些“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感慨。“清溪”指的是峨眉山附近的清溪驿站,就相当于现在的旅店。渝州就是重庆,君则是指代自己的朋友。孤零零的李白趁着夜色,乘坐一个小船从清溪驿站出发,开往前方的三峡。身后那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色,勾起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思念又不能相见,李白只能带着这种孤独,飘向遥远的渝州了。 李白的这首诗,历来都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原因就在于它结构巧妙,它以月亮为切入点,首先展现了峨眉山下壮美的轮廓,接着又用月亮的影子描绘了一副美轮美奂的江风晚景。月光伴着李白已经从清溪驶向了三峡,又从三峡驶向渝州。但他的心里却始终回荡着故乡的美景。李白以月光为纽带,巧妙地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处地名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空间上的距离感。然后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李白的思绪依然停留在魂牵梦绕的峨眉山上,这就足以看出李白对朋友的想念了。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的这首古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04期 李白 望天门山 音频: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programs/8087858
年幼时期的李白,特别喜欢山。他先后游历了大匡山、峨眉山,之后更是隐居到了峨眉山中。在这里,他每天读书练剑,有一次在读书的过程中,他忽然发现这世界上还有一座天门山。历史上的吴楚两国就因为争夺这座山爆发了长岸之战。大诗人屈原也曾经在自己人生失落的时候到天门山上散散心。这么有历史文化的山,小李白当然也很想去啦。终于在25岁那年,李白离开家乡,实现了望天门山的儿时梦想。 从四川出发以后,李白就乘着小船顺着水流直下,看着两岸美丽的风景,李白满心欢喜。可是慢慢地,他却发现两边的山峰越靠越近,水流也变得越来越急,抬头一看才发现,那儿不就是天门山了么!这简直就是“天门中断楚江开”啊!天门就是天门山,因为南北两面的山峰中间隔着一条长江,形状看起来很像登天的门。断是斩断、断开的意思,楚江呢,就是长江。愤怒的长江水一泻千里,好像一下子就能将天门山从中间分成两段。 李白的小船在这么狭窄的水路上行驶,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啊!然而更让李白惊讶的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虽然被分割成了两座山峰,不过他们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让将近一千米的江水顺着山势流向北方,李白的小船就这样在曲折的水路上飞速行驶。 不知绕过了几道弯才终于找到正确的方向,惊恐的李白抬头看向远方,发现早已经是 “两岸青山相对出”,而江面上的李白则是“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乘坐的小船,披着夕阳的光芒,从天水相接的地方急速驶来,江水两侧的青山,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眼前,就像是在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一样。 这一连串的动态画面把天门山的壮美景象展现得活灵活现,是不是说得让你也想去天门山看一看呢?天门上在现在安徽省的当涂县,包括东梁山和西梁山,中间隔着的自然就是长江啦!这样的美景,配上这样的美诗,除了诗仙李白,谁还会有这样的文采呢?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的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05期 李白 望庐山瀑布 音频: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programs/8094073 以下为文稿: 自古以来,庐山就倍受名人贤士的青睐。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曾经到庐山旅游。看到香炉峰被烟雾笼罩的美景,他陶醉其中,居然都忘了回家了。而东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直接住到了庐山脚下,每天对着家门口的庐山发呆,还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诗句中的南山指的就是庐山。到了唐代,庐山的名气就更大了,孟浩然、白居易、张继、元稹等众多诗人纷纷去往那里,并写诗留念。可描写庐山最成功的诗却不是他们写的,而是诗仙李白的代表作《望庐山瀑布》。 望在甲骨文中的形状很像一个人站在地上看天上的月亮。本义就是向远处看,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从远处看庐山瀑布。这天早上,李白早早就来到了庐山脚下,抬头一看,眼前的景色让李白大吃一惊,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啊!“香炉”指代的是香炉峰,“紫烟”指的是山顶的紫色云雾。香炉峰峰顶的白色水雾,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竟然变成了淡淡的紫色,显得神秘而美丽。 可这水雾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李白侧着耳朵一听,仿佛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他赶紧加快脚步,不一会儿就发现了这水雾的来源竟然是一道瀑布。这就是“遥看瀑布挂前川”!川是山川河流的川,所以我想聪明的你大概已经猜到了川的字面意思,没错,它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流动的河水。李白从远处一看,那瀑布就像是一条被倒挂在山上的河流。激动的李白一路狂奔到了瀑布跟前儿,再次抬头仰望,惊得李白目瞪口呆。简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 “三千尺”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很高的意思。“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处。顺着瀑布向上望去,那湍急的水流,沿着悬崖峭壁飞奔直下,好像有几千尺那么高。瀑布的最顶端,被淡淡的水汽笼罩着,和天空混合在一起。李白恍惚中认为那很可能是银河从最高的天上飞落下来了。这样的想象力实在是让人佩服!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的这首古诗。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06期 李白 静夜思 音频: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programs/8101941
古人都说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行万里路的代表者。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偏僻的蜀州,踏上了寻找新生活的道路。不久李白就到了魅力之都——扬州。扬州那可是有钱人聚集的地方,而李白呢,又恰好是腰缠万贯,随身携带30万两白银。于是扬州就成了李白挥洒金钱的舞台,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来看他,他都要请人家吃一顿大餐,喝几杯好酒。甚至遇到街上要饭的乞丐,他也会慷慨解囊,人家不要都不行!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白的30万两白银,就全都花光了。摇钱树一倒,大家也就慢慢地都离开了他。一时间,李白身旁再也没有了往日那所谓的朋友。偏偏就在这时,李白又感染了风寒。卧病在床而又举目无亲,李白突然想起,以前自己总是喝了母亲煎的药病就会好了。在这孤独的扬州,躺在病床上的李白有点儿想家了。 这天夜里,连星星都睡着了,好不容易躺下来休息的李白却突然从病痛中惊醒。在一片漆黑当中,他突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 诗题名为《静夜思》,指在静静的夜晚,思念故乡。深夜里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李白只能听到自己的咳嗽声。当他下床准备喝水时,却突然发现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洒落着一片银白色的清辉,李白乍眼一看,怀疑是地上凝结了厚厚的霜。忍不住伸手想在这绝美的霜上写个诗句,可没想到这霜竟然留不下字迹,再仔细一看,这哪是霜啊,分明是从窗外照进来的月光啊,自己真是病糊涂了。 “举头望明月”,举在这里是抬的意思,原来在这个孤独的夜里,还有月光在默默地守护着自己。李白抬起头来,深情地望着天上的月亮,望着望着,却仿佛望见了母亲那模糊的容颜。于是便“低头思故乡”了,李白含着眼泪低头思索着,月光此刻不仅照在自己身上,也同样照着故乡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更照着那在月光下思念孩子的母亲呀!自从25岁离开家乡,李白就一直在外漂泊着。每次想起家乡,他都会语出惊人。想家想得太难过,他就要“泪雨下孤舟”,在客船上哇哇大哭,眼泪好像倾盆大雨;想家想得太急切,他就要“心飞故国楼”,即使身体不能归去,也得让心飞回故乡的城楼,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但是这首静夜思却用朴素无华的语言直指人心。今夜一定也有漂泊他乡的人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吧!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的这首古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09期 杜甫 诗歌创作风格 免费音频: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programs/8126772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唐朝诗坛两大巨星之一——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李白字太白,白和太白差不多是一样的意思,有趣的是杜甫字子美,而甫和子美也是一样的意思,都表示美男子。父母一心想让他成为一个美男子,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杜甫偏偏是活成了一个糙汉子。40多岁还自号少陵野老,我是少陵这个地方野外的老头,看来生活过得并不容易啊。可是活得这么凄惨,世人为什么又都说他是诗圣呢?其实只有关爱百姓,心系百姓的人才是圣人。可见诗圣是一种多么有分量的荣耀啊。诗仙李白在大家眼中似乎永远都浪漫到不会老去,可诗圣杜甫却永远那么沧桑,其实啊,年轻时的杜甫也是个性情中人呢!想当年,参加科举考试却不幸名落孙山,但是人家的心情一点不受影响,乐呵呵地跑到泰山去,还高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上泰山顶峰藐视一切,这潇洒的气质,活脱脱一个“小李白”嘛! 可惜的是,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带走了杜甫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当看到山河依旧美丽,城市却已经破败不堪,看到一批年轻的士兵倒下,而下一批又接着奔向死亡,泪眼婆娑的杜甫不再浪漫,他的诗歌风格转为了沉郁顿挫。诗中有深沉,有忧郁,有困顿,有挫折,从此以后他成了一位现实主义的诗人。比如五言古诗《垂老别》,用160个字叙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老夫妇,儿孙都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家里唯一的男性只剩下老爷爷,然而即使已经年老,却还要去前线参与战争。衣衫褴褛的老奶奶哭倒在路边,末了只能叮嘱一句,你努力多吃些饭。或许两人在人世间连吃饭的日子都不多了。其他还有,丈夫被征兵,新婚夫妇就此生离死别的《新婚别》;从军队逃回家中,整个村落空无一人,母亲去世连葬身之处都不知道在哪里的《无家别》;官吏夜里来捉人,捉不到老爷爷就把老奶奶带回军队的《石壕吏》;连十几岁孩子都要驱逐入伍的《新安吏》;劝诫官兵要镇守好潼关别再陷落的《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三别”都是在用文字叙述国家人民的血泪历史,所以这一类诗篇后来被誉为了“诗史”。 一首百十来字的诗篇,就能完整地记录一段历史。可见诗句是多么的精炼啊!虽然沉郁顿挫已经成为杜甫最显著的标签,但纵观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作,风格还是有很多样的,接下来的几堂课我们将共同领略花样繁多的杜甫诗歌,期待你的进步!
09期 杜甫 望岳 免费音频: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programs/8130164
提到杜甫,你脑海中会闪过什么样的形象呢?是玉树临风的大帅哥?还是肤白貌美的小鲜肉?或是,浑身肌肉的健身大叔?其实啊,年少时的杜甫是一个风一样的男子。每天在家里来来回回疯跑乱闹,上上下下爬树摘枣。这么贪玩,24岁去参加科举考试,当然是榜上无名了。不过人家杜甫也不伤心,考完试就高高兴兴地去山东旅行了。此次旅行杜甫最大的目的就是去攀登泰山,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到了泰山脚下。杜甫非常兴奋,连忙挥笔写下了《望岳》。“岳”是指高大的山,五岳名山分别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五岳的宗主当属泰山,泰山的别称又叫做岱,所以杜甫就叫它“岱宗”啦。 开篇第一句就是一个激动的发问,岱宗夫如何,夫在这里是个语气助词,相当于:呀。我仰慕已久的泰山究竟怎么样呀?杜甫自问自答地说,那真是齐鲁青未了啊,泰山绵延得非常远,分开了古代的两个大国,齐国和鲁国。所以站在齐鲁大地往下一看,青翠的山色根本就没有尽头。这么美丽,还等什么?赶紧爬呀! 杜甫一边爬,一边发现了神奇险峻的山石和秀美端庄的松树。不禁感慨,造化钟神秀,心想造物主对这泰山真是情有独钟啊,把一切秀美都赐给了它。不仅如此,还赐给了它耸入云天的身高,以至于阴阳割昏晓。在向着太阳的阳面,山被照得十分明亮,而背对着太阳的阴面儿呢,则像黑夜一样昏暗了。 爬着爬着就来到了半山腰,杜甫感觉到,荡胸生曾云,层层云雾在山间荡漾,让杜甫的心也跟着荡漾起来了。嗖的一声,有飞鸟经过,杜甫好奇的决眦入归鸟。决眦就是张开眼角的意思,杜甫把眼睛睁大得连眼角都要裂开了,他要去追寻那些归鸟的身影,鸟儿们越飞越高,杜甫也激动得一蹦三尺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处,从那儿往下一望,哈哈,所有的山都会瞬间变得渺小啊。 这首诗通篇激扬,一气呵成,诗名为望岳,整首诗就真的把泰山望了个遍。远望它的绵延,近望它的秀美,细看它的飘渺,俯瞰它的雄伟。泰山的一切美景都被杜甫望穿了。后人再登泰山也想提笔,但一抬头看见石碑上的望岳,只能甘拜下风了。作为杜甫留存下来最早的诗作,《望岳》不仅抒发了青年杜甫要登上泰山顶峰的决心,更让我们看到了杜甫要一登诗坛顶峰的雄心,正是凭借着这份雄心壮志,这位落榜青年才能一跃成为千古诗圣啊。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这首古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2期 贺知章 咏柳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
37期 王之涣《凉州词》音频文稿——《小学必背古诗词100讲》系列课 音频链接: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28969/programs/8342766
以下为文稿内容: 凉州词,在唐朝,酒楼是赛诗的重要场所,高适 王昌龄 王之涣 都曾在酒楼里赛过诗,四位歌手登场了,要演唱诗人的诗作了,第一位登台,唱的是王昌龄的诗,王昌龄十分兴奋,接着第二位上台,刚一开口,高希平要是自己的也激动万分,第三位上台,仔细一听,居然又是王昌龄!王子涵着急了,这笔数量铁定是没戏了呀,嗯,不如换个方法,于是他站起来当众表态,最后登场的才是压轴的,还是最厉害的,他唱谁的诗,才算谁赢!果然,压轴的就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梁忠实,凉州词是唐朝著名的军乐曲调,这首诗,写的就是战场上两军对峙的情景,连日打仗,大家都精疲力尽,依旧难分胜负,而朝廷却迟迟不派援兵来,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疲惫的王之涣望着辽阔的边塞,眼睛突然一亮,看到啦,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源远流淌,直飞入白云顶端,遥望黄河疲惫的王志涣似乎振奋起来了,再往前一瞧,一片孤城万仞山,认识长度单位,万仞,形容极高无比,整句诗就是我们孤零零的小城,被极高的群山包围住了,黄河在自由奔腾,而孤城里的自己呢,却被群山包围,王之焕的眼睛里不禁又蒙上了一层忧伤。再接着,有音乐声响起,王之涣一听,却更加的悲伤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哪,大家何必用羌笛吹奏这么哀怨的折流曲呢!春风是不会度过玉门关,来到这儿的呀,这两句诗哀怨得有些费解!杨柳指的是,中原流行的送别曲折杨柳,而相离,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用他现代乐器唱故乡的歌曲,别有一番忧愁啊,玉门关,位于中原和西域的交界处,在玉门关以东,现在已经是桃红柳绿,桃红柳绿,春色满满了,而在玉门关以西的边城里呢,自己还要忍受着严寒与思乡的双重打击,感叹春风不度玉门关,表面上是写春风,不会来驱散边城的严寒,严寒,实际上是非常含蓄的,在感叹,朝廷不会派援兵来扭转战局的,回家只能遥遥无期了。同为军乐名曲,从军行,高唱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样的句子,抒发了将领们冲锋陷阵的豪迈热情,而凉州词呢,却含蓄的低唱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道出了普通士兵们的真正心声!打仗固然要奋勇杀敌,但是思念家乡不愿死亡,又何尝不是人之常情。王之涣只为后人留下了六首诗作,六首诗作,而这首凉州词,能广受民间歌手老百姓的喜爱,打败,众多诗作流传至今,恐怕就是因为王之涣,最懂老百姓的心吧! 最后我们来回顾今天这首诗: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