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孤儿院有感
锦瑟年华
《孤儿怨》观后感 李芬 打开这部电影,一开始确实感觉很恐怖,因为它的设计与音效,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悲伤与难过,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电影结束,我觉得之所以都认为是恐怖,是因为从普通人来看,确实是很恐怖,是让人不能接受的那种心理恐怖。可是如果我们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看待这部电影,感觉到了的是里面主人公的那种被人抛弃的恐惧以及对被关心被爱好的那种强烈的渴望,以至于为了得到那种关爱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作为母亲,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被判为死胎,那种心情是没人可以理解的,除非作为有同样经历的人,虽然电影中,女主人公被揭露最后一次怀孕是被幻想的,是为了挽回丈夫的爱,但是那种失去的感觉仍然以一种强烈的愧疚感留在了心里,留在了身体里。 以至于夫妻俩决定去收养一个孩子,作为女儿,聋哑是自己不能选择的,所以从始至终,她一直在以各种讨好的方式来与周围的人接触,就算中间受到埃丝特的威胁,她都没有勇气说出真相,直到她亲眼看到收养的姐姐要杀害自己的妈妈,她终于颤抖着打出来她人生中第一次的反抗。 作为被讨伐的埃丝特,如果她没有做出那些丧心病狂的行为,那么她会一直以一种受创始的,被欺负的孤独终老。她有一句台词,没有人会真正爱收养的孩子。她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电影最后有些明了,她在祈求:妈妈,请不要让我死!在临死前一刻,她退行了,她退行到了被抛弃的那一刻,或者说她曾经那样被她的妈妈那样的残忍的对待,所以电影中她不管是用石头砸死鸟,还是砸死修女,加上她亲手烧死曾经收养过的一家人,脸上都是那种冷酷无情的表现。甚至一开始还在向她的养父约翰表达爱意,受到拒绝后,回到房间后变成另外一个人,在那个时候,她只是又从被妈妈抛弃,要被妈妈杀死的那一刻到当下,所有被拒绝的心理路程又感受了一遍,这个时候,她的心里只剩下怨恨与愤怒,她要杀死所有拒绝她的人,只是因为这些人拒绝了她不合理的要求,连一丝变通的空间都没有。如果事情没有那么严重,有人接纳她,那么也许事情会有另一个结局,但因为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无法让人接受的地步,所以她只能接受死亡,被杀。 让我悲伤的是,电影并没有介绍埃丝特是如何被抛弃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她是如何艰难的活下来的,以至于她可以用33岁的成人心理与扭曲的世界观,还要在孤儿院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可爱的、有礼貌的,你可以把世界上所有赞美的,所有能想象到赞美的词都用到埃丝特的身上,而且谁都感觉不到一点点的违和感。我觉得这是最让人恐怖的地方,她是如何成长为这样的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猫妖之梦 (心理咨询-修远)
- 人类最常见的23个梦境 (心理咨询-修远)
- 欢迎加入“拉康与齐泽克疑难讨论” (心理咨询-修远)
- 山居秋暝一一古诗分析 (master尤达大师)
- 送别一一古诗分析 (master尤达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