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来自:小精灵_26084
《百年孤独》 第二次拿起《百年孤独》,虽然对它的情节已经很了解,读起来却仍然感觉惊心动魄、痛快淋漓,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为布恩迪亚家族中每个人孤独的宿命叹息。

在我浅显的理解中里,《百年孤独》记录了小镇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百年来的兴起与消亡。这个家族经历了六代,以近亲结婚开始,也以近亲结婚而结束。家族中后代不断重复祖父母的名字:何塞·阿尔卡蒂奥、乌尔苏拉、奥雷连诺、蕾梅黛丝、阿玛兰妲……而伴随重复的名字出现的是相似的性格,重复的命运。正如乌尔苏拉所总结出的,所有叫奥雷连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时间过得很快,但又总在重复。而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早已在羊皮卷上写下了这个家族百年的预言。 这个家族中的每个人都活在孤独中。何赛.阿尔卡蒂奥.布恩蒂亚活在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中,活在孤独的狂想里,他忽视妻子儿女,完全忘我,不分昼夜的苦思冥想,获得了科学的智慧,也逐渐与现实生活脱轨,从某一天开始分不清每一天的差别,坚信时间机器散了架,从而彻底进入疯癫状态,被家人绑在院中的栗树下度过余生 。而他的子孙们一旦陷入爱情,就开始渴望孤独,他们把爱情当做是两个人共享孤独。男人们挥霍孤独,女人们忍受孤独,把孤独当成宿命,持守孤独。 叫奥雷里亚诺的都热衷于呆在炼金室里制作小金鱼,在梅尔基亚德斯房间里研究羊皮卷,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关在绝对的平静与孤独中。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有不可遏制的激情冲动,如奥雷连诺第二(与何赛.阿尔卡蒂奥第二换了名字),每日挥霍金钱,开盛大的狂欢派对,饕餮般暴饮暴食。但在这种狂欢中他却时刻以孤独为伴。 阿玛兰妲是家中的三女儿,丽贝卡是收养的孩子,到了如花般的年纪,两人一同爱上了意大利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丽贝卡与克雷斯皮两情相悦,阿玛兰妲疯狂嫉妒。甚至不小心将蕾梅黛丝毒死。在阿玛兰妲的阻挠下,两个人的婚期一次次的推迟。何塞.阿尔卡蒂奥周游世界回家后,丽贝卡移情别恋,投入这位名义上的哥哥的原始野性的怀抱中,在惊天地泣鬼神的肉欲中寻找爱情。克雷斯皮在沉重的打击下逃进了丽贝卡编织的温柔之网,深深地爱上了丽贝卡。丽贝卡却不在这种温柔的暧昧中前进半步,耐心等待。等到克雷斯皮向内心的煎熬屈服,对她求婚时,她却微笑着说:“别天真了,我死也不会和你结婚的。”克雷斯皮终于彻底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阿玛兰妲在愧疚中自虐,将一只手伸到火炉中,从此这只手手永远的裹上了黑纱。 丽贝卡与丈夫被赶出家门,生活在墓地旁的一所房子里。“每天清晨她都会打开门窗,墓地的风从窗子进院门出,裹狭着尸骨析出的硝石,在家中的墙壁和家具上附上一层泛白的粉末。”她的丈夫和抢占周围的土地,每天骑着马、带着猎狗外出打猎。让我想起了就像生活在荒原上的希斯克利夫。马尔克斯上校青少年时期时就喜欢阿玛兰妲,这时他开始追求阿玛兰妲,而她仍不接受,但也离不开他。阿玛兰妲在决心单身后担负起扶养所有孩子的责任,却他先后与她抚养起来的孩子不伦恋,把他们当作抚慰自己孤独的良药,而两个孩子也都痴狂的爱上了她。我们都会觉得阿玛兰妲是一个虚荣嫉妒、报复心强、有种种怪癖的人吧。但或许只有乌尔苏拉最后才真正理解了她。她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人,她拒绝克雷斯皮、拒绝马尔克斯,其实并非出于报复或者怪癖,而是因为害怕,她屈服于了自己那颗恐惧的心。我想她有两个“我”,一个渴望爱情,希望摆脱孤独的宿命;一个破坏力强大,怨念重重,嫉妒心极度旺盛,不受控制。她高傲,或许同时又为自己的懦弱自卑。其实她并不忍心伤害任何人。 表面上丽贝卡是个朝三暮四不知廉耻的女人,可实际上它是她才是那个真正勇敢无畏的人。她被生命中本能的冲动扰的不得安宁,在芬芳的柔情中,在狂风暴雨的肉欲中苦苦寻觅,却最终在孤独中找到了安宁。我认为她对选择从来坚贞,而不像阿玛兰妲那样左右摇摆。我想这是一个真正有傲骨的人,一个野蛮的君子。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生来就孤独。一生下来就睁着大眼看向天花板,把周围的人吓了一跳;幼年时就可以凭意念让杯子移动,从桌子上摔下;在重大事情面前可以得到预兆。他作为自由党人参加战争,发动32场起义,全部失败。在各地与17个女人一夜情,生下17个儿子。在胜利触手可得时却第一次为了自由最后而战,四处奔波,最终实现了失败的理想。而后开枪自杀未果。在他的暮年里,他一直呆在炼金室里制作小金鱼,做到25条就出售,把赚来的金币熔在钳锅里再重新做小金鱼。在这细致的活计中,他全身贯注,以此来摆脱对战争的种种不由自主的回忆,获得安宁。奥雷里亚诺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荒唐的一生。他参加战争不是为了荣誉,不是为了自由,仅仅是出于罪恶的自大。有时他显得很有智慧,有时他只是靠着盲目的自大与运气作战,这时他显得非常幼稚和愚蠢。他的人生没有坚定的信念,他没有爱的能力,甚至对当初痴迷的妻子蕾梅黛丝也并不爱。所以在一桩桩令人悲痛的事件中,他感到的不是悲痛,而是愤怒,是他的自尊受伤的愤怒。阿尔卡蒂奥第二在经历车站大屠杀后便明白了,上校不过是个伪君子、懦夫。他曾用了那么多复杂精致的词来向他描述他在战争中的体验感受,实际上他在曲折地掩饰。战争仅仅用一个词便可描述——恐惧。 乌尔苏拉伊瓜兰是何赛·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妻子,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代女主人。有时我会觉得她是这个净出疯子的家里唯一正常健康的人,事实也的确如此,与她的丈夫和儿孙不同的是,她的脑袋里满是实用主义的观念。她坚韧能干,充满活力,在家中制作糖果小动物,不断的出售,源源不断的挣回金钱,保证她的家人吃穿不愁。她关心着家中的每个人,为家人而活。她活的年龄最长,在岁月中沉淀着智慧,只有他看透了家中的每一个人。但另一方面,她又与自己的家族有着天然相似的地方——充满激情、疯狂。她一心要给家族延续血脉的执着不亚于丈夫对未知的渴求。同时她也是孤独的,她关心每个家人,并为之付出,但家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扣不开任何一扇大门。 《百年孤独》这本书人物众多,情节繁杂,在这里我只选用了一个角度,挑选了几位重要人物写了写的感受,与大家交流。最后将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百年孤独》空虚的追寻 (略略略)
- 不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复活》 (wuli豆瓣)
- 从现代言情小说的角度看《简爱》 (谢君瑜)
- 真善美可以分离吗? (不想再当咸鱼了)
- 试谈《简.爱》爱情观 (ev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