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道路
来自:mono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达,唐朝的首都长安城更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四通八达的道路可以延伸到各个地区。当时唐朝的道路分为两类,一类是官道,一类是私道。
官道在建设上,它的质量是十分有保证的,不会发生堵车,也很少发生交通事故,这种道路的路面一般都是铺了青石板或者鹅卵石,道路非常平整。官道的主要作用是运粮、行军、送递文书,唐朝的官道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国道。
另外的私道,这种道路大部分都是地方官员修建的路,这些路好一些的是铺有石板,差的和自然形成的路一样都是被人踩出来的,是一种土路。

唐朝时期,除了道路的类别,道路网也是四通八达的。唐人李吉甫所著的《元和郡县志》,清晰详细地记载了唐朝各州所谓的“八到”,即以该地为中心而延伸到四面八方的道路情况及里程。
比如帝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经济人口十分庞大,其“八到”是:东至东都835里;东南至商州265里;西南至洋州630里;东至华州 180里; 南取库谷路至金州680里;正西微北至凤翔310里;西北至邠州300里;东北至坊州350里;正东微北至同州250里。这还仅仅是长安一座城市,其他州郡都拥有着极其密集的道路。


唐朝不仅路面交通发达,而且还首创了世界上新的路种,高架。这种道路是沿着悬崖峭壁修建的,与地面上的路同时都可以通行,故曰“复道”;因其是架起来的,有点像楼阁,故又曰“阁道”。
唐朝这种新式道路主要采用封闭式,在两旁开有小窗,在路上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而外面的人却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据资料和唐诗可知,唐代长安城中的复道线路很长,从座落在城最东北的大明宫到皇城东南的兴庆宫,再从兴庆宫到最南端的曲江池,都有复道。也就是说,皇帝从大明宫到曲江池游玩,完全可以在复道中行走。这不但方便了皇帝,也极大地便利了百姓。否则,皇帝一出行就要清街,封锁所经过的道路,会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作为世界首创的新式道路,复道为长安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景,使得长安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壮观的都市。
人们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国家如果想在经济上提高,修建道路那是首要的。
唐朝之所以成为经济强国,这与它巨大的交通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cr.百家讲坛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孩子🍉:随时随地发现新孩子 (李几,你在玩💦)
- 严明!!!你终于上DeepSeek 了!! (季几,你在玩🔫)
- 等到天下长安播出了 (季几,你在玩🔫)
- 严明说的对 (pupu喵)
- 我居然在琅琊榜2里发现了我的同事!!! (李几,你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