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黑镜4》就可以和2017say goodbye了!
来自:喂小李啊(新版(要学会反抗啊,朋友!)
如果你不知道黑镜,这里小小前提下:
黑镜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三集片”电视剧,以重口味故事和精妙剧情著称,堪称英伦版《故事会》,深受世人爱戴的精彩剧集如:首相被迫当着全国观众和猪交媾,虚拟蓝熊被选为总统,机械蜜蜂杀人事件等。
网飞(Netflix)从BBC收购版权后第一季《黑镜3》以豆瓣8.7分刷新前2部均分9.2的低记录,换了新班主任后的第二季,从评分来看,保持了第3季的水准,依然没有回到巅峰。

但看完最新季的我可以告诉你:去看!你不会失望。
本季由6个不相关的故事组成,这里选取1和6两个故事解析,涉及部分剧透,谨慎选择哦
故事一:《恐怖星际迷航之杀个程序猿祭天》
(我乱取的)
在未来世界,城市人类依然没什么改变,死肥宅人群继续扩大,农药、吃鸡什么的早就不流行了,无论男女统统沉迷于一款叫《无穷》的全浸入式“VR游戏”,只要在太阳穴边安上按钮,眼球像得白内障一样泛白,人瞬间上线身临其境的游戏宇宙。

我们的男主,罗伯特·达利,就在创造了这款游戏的伟大公司卡利斯特上班。

脱发、肥胖、内向(甚至自闭),男主可谓是标准的程序猿形象,门禁卡忘记更新了刷不开门,拘谨的向冷艳高贵的前台询问,遇到去冲咖啡的同事,试探的问别人可以不可以帮自己也冲一杯,被同事放在过道的包绊倒了,内心生气也好像没脾气似的表示不介意。

你如果奇怪,麻烦别人帮忙难道不该礼貌谦虚吗?
如果男主和他们只是一般同事也就罢了,问题是男主最后进的办公室,是首席技术官(CTO)独立办公室。

CTO就应该特殊对待吗?在随后的2个出场人物中,罗伯特的身份与性格更加清晰。
首先推开男主办公室门的是新进职员科尔,也就是女主,满眼小星星的看着罗伯特,崇拜的说着他写的代码有多完美,自己有多开心来这里工作,男主看来挺惊讶,但也开心的跟她分享自己的兴趣收藏——满柜子的《星际迷航》各种版本光碟。


正当两人聊得正嗨时,男二沃尔顿(CEO)没敲门就进来了,指着罗伯特下命令,在看到女主后,瞬间变脸,热情的要带女主熟悉环境。


门关上了,罗伯特脸上的表情也消失了。

CTO意即企业内负责技术的最高负责人。而对卡利斯特公司和无数游戏者来说,罗伯特是《无穷》之父,是天才般的程序猿,可以说是网游乔布斯,但这些东西看来并没有为罗伯特带来应有的尊重,他成了沃尔顿会下蛋的金母鸡。
BUT,剧情到了这里一定要有一个BUT。
罗伯特天天看着沃尔顿像只花蝴蝶一样围着科尔转,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阴沉,他决定实施一个计划。
一天当所有人都下班后,罗伯特终于行动了,他戴上手套,在科尔的桌子边的垃圾桶,翻出了科尔喝过的咖啡杯盖,小心装进塑袋里,一套动作流畅得好像做了很多回似的。快速回到家,他从杯盖上粘取科尔的唾液,放在了一个特殊的显微镜下。



一切完成,罗伯特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提示正在加载,约耗时16个小时的提示,笑了。


“发生了什么?我在哪里?这是什么鬼衣服?”
这应该是科尔醒来后脑子里的几个问题。她发现自己在一艘飞船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浩瀚宇宙,很漂亮,但是这什么鬼?



她跑啊跑,打开一扇门,居然看到了认识的同事们!
前台小姐变成了蓝色,还有沃尔顿等等,这到底什么鬼?!

答案就等你去看吧。女主自带吐槽属性,代表官方狂黑程序猿与星际迷航,欢乐又暗黑。
我给这个故事取的名字是《恐怖星际迷航之杀个程序猿祭天》,只是因为最后游戏更新时,男主确实挂了,男主并不无辜,但真的很可怜,世界给他的恶意,他无力反抗,沉默吸收,只在自己的宇宙里释放。
我们可能都在极度生气时脑补过“某人去死”的情形,但只要我们没付诸行动,想法就只是想法,而这“罪恶的想法”就是犯罪吗?
这个故事更让我想起曾轰动网络的:一个被逼死的程序员——苏亨茂。
这个世界的恶意有时很难识别,期待别人良心发现,不如自己亮出武器,学会拒绝,学会说不,也许有时候真的不必走到最后一步。
故事二:《大快人心!水果硬糖手刃杨教授》
(我乱取的)
这个故事暗黑程度其实是接近前1、2部的,故事发展类似于《水果硬糖》,看似柔弱的小女孩最后反转手刃仇人,但短短1个半小时,却是故事套故事,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集3条故事线玩的6666
荒芜的美国西部,黑人女孩开着车行驶在无人公路上,充电的车开不久就没电了,女孩停下车等车充电,这段时间怎么打发呢?

一个人的黑色博物馆,满屋子的神奇犯罪证物,曾经人气爆棚的博物馆为什么一个游客都没有?打扮考究的馆主口中的镇馆之物是什么?他和小女孩有什么关系?
小女孩的故事等你去看,这里想讲故事中的故事的第一个故事。
在未来世界,城市人类依然没什么改变,人口总数继续扩大,在类似纽约的都市里,一栋医疗大楼上层为科技研究和贵宾,下层为急救和普通就医群众。

男主是普通层的一名外科医生,虽然有一腔治病救人的热心,但医术不济,在他的病人又一次死在病床上后,第10层的科技实验小组负责人找到了他,给了他机会。
小组免费提供他一组实验器具,一个Tony老师专用烫发机(传感头盔),一个接收器。


他们告诉男主,很多时候治不好并不是医生的错,大多数病人根本描述不清自己的症状,还有的人会隐瞒部分病症,医生又不能钻进病人的脑子里,怎么可能次次精准诊断呢?
但,如果可以呢?如果医生真的能“感同身受”病人的病症呢?如果把病人感受到的疼痛转移到医生身上但医生并不会受伤呢?

男主心动了。
一开始确实很顺利,男主通过烫发机治好了无数人,他的地位、收入也越来越高,他甚至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把头套用在了不可描述的地方,并且获得了非常大大大大大的满足。
嗯,温馨提示,不适合父母一起观看,然后还是注意下音量吧。



BUT,剧情到了这里一定要有一个BUT。
这天,一个濒死的议员被推进了医院,大家找不到病因,就让男主上他的头套,男主闭上眼感受议员身上的疼,太疼了,疼的超越极限!



不出几分钟,议员挂了,男主也意外挂了几分钟。当他醒来,有些感受却变了。

他在病人身上感受到的,不再是痛苦,而是爽!很爽!特别爽!越疼越爽!简直跟不可描述一样!


眼见着男主往抖m体质发展,大家发现男主不管用了,他根本不是在医治病人,而是从病人的痛苦上找爽快!


男主被发现了,医院让他休息,女友嫌他的五十道黑太黑不让他上了,他待在家里,整个人抑郁、阴暗、饥渴,陷入了类似戒DU期。



于是,剧情高能了。
男主受不了了,没人让自己套,那就从自己身上找吧,他拿起刀在自己身上这里掏掏,那里挖挖,因为是医生,他知道如何避开致命伤,自己把自己凌迟了。



但是不够!这感觉不够!
上瘾的男主,只想寻找最极致的痛苦,是不是割了这里就能得到?
男主看着镜子里不成人样的自己,摸着脖子上薄薄的皮肤。

这一季在尺度与设定上并没有完全超越前作,甚至讨论的主题依然没什么变化,但完成度较高,放假休息一口气刷完根本停不下来,
很多人期待着黑镜的重口味,烧脑,而不少人以尺度来判断某一届黑镜精彩程度,这是非常偏见的,重口味什么时候成了衡量品味与水准的标准?
就像这季最后一个故事,一步步痛感成瘾,最后要靠自残与杀人来获取快感,这不正是城市人群普遍的状态吗?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拥有的、体验的越来越多,造成了感官能体验的新刺激越来越少,“第一次”的美妙感觉,在一次次重复体验中,边际效用必然递减,就像吃辣椒,越辣越爽,所以我们从吃一般辣椒,到吃特辣椒,直到尝试魔鬼椒........一旦适应了魔鬼椒,就没什么能刺激我们的味蕾。。
我们什么时候也“重口味成瘾”了?
黑镜成为经典系列的原因在于可以通过剧来审视自身的生活环境,这也是BBC一直在传递的,《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等系列,愿这家老牌广播公司,以后再出精品。
2018,我们再见。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电影打卡 (brearkun)
- 喜欢冷门重口电影看我 (上X弦上弦、)
- 有人知道一个很早的叫《飞鸟》韩国电影吗? (高桥一生下来)
- 泰坦尼克 (豆豆先生)
- 记录自己的电影时光 (沿着铁轨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