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评论(第1辑中间地带的青春中国)》简介
九七(大千世界是禅堂)
核心观点
“瑷珲-腾冲线”是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这条线的原有内涵正在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所更新。沿线一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赋予了这条线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条线不仅仅是人口地理分界线,还成为重要的“国情线”,是认识国情、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感受中国巨大历史变迁的标识线。
廉思主编的《中国青年评论(第1辑中间地带的青春中国)》以瑷珲-腾冲线为基准,调研“线”两侧各延伸100公里带状区域(瑷珲-腾冲带)中的“洄游青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不分户籍、不分职业、不分学历,具有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外出至少半年经历,目前回到本地生活发展的返乡群体。从工作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等方面对“洄游青年”进行描述,分析他们的职业转换经历、居留返乡意愿、城乡差异认知、社会关系网络,研究他们视角中的时代变迁和流动逻辑,探求大跨度迁移经历对青年生命历程的影响。
《中国青年评论(第1辑中间地带的青春中国)》展现了廉思课题组对国情动态的关注与认识,反映了“瑷珲-腾冲线”的带状区域内广大基层青年的生活发展动态,也呈现了广袤华夏大地上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青年,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的接棒者。在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广大青年人的生存现状、思想动态、利益诉求、社会参与、网络行为、流动状况、发展障碍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必然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针对中国广大基层青年的专门研究尚不丰富,更缺少大跨度、广地域、全视角的调研,这一主题为当代青年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对象和难得的实践机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益参考,为当代中国国情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实证基础。
内容简介
“瑷珲-腾冲线”是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这条线的原有内涵正在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所更新。沿线一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赋予了这条线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条线不仅仅是人口地理分界线,还成为重要的“国情线”,是认识国情、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感受中国巨大历史变迁的标识线。
廉思主编的《中国青年评论(第1辑中间地带的青春中国)》以瑷珲-腾冲线为基准,调研“线”两侧各延伸100公里带状区域(瑷珲-腾冲带)中的“洄游青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不分户籍、不分职业、不分学历,具有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外出至少半年经历,目前回到本地生活发展的返乡群体。从工作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等方面对“洄游青年”进行描述,分析他们的职业转换经历、居留返乡意愿、城乡差异认知、社会关系网络,研究他们视角中的时代变迁和流动逻辑,探求大跨度迁移经历对青年生命历程的影响。
作者简介
廉思,男,北京市人,教授,全国青联委员,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首批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首批入选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管理、青年发展、社会运动等。
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北京青少年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专委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蚁族Ⅱ——谁的时代》《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等作品,引起社会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先后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标兵”“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蚁族2:谁的时代》简介 (九七)
- 《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简介 (九七)
-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4)No.2:流动时代下的安居》简介 (九七)
- 《中国青年评论(第1辑中间地带的青春中国)》简介 (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