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对对碰》之《张铁林VS李立群》
薩薩蘇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05日 10:21 铁林是如今很多大陆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位影视明星,但是平时我们大家在屏幕上看到铁林先生,经常是穿着一身龙袍,生活在皇宫里的一位皇帝,所以今天桑晨特意带大家来到这位皇帝在真实生活当中的家,那就是这里了,看起来依然是古香古色的,旁边坐的当然就是主人张铁林先生了,欢迎到我们的节目来做客。 你好桑晨,大家好!我是张铁林,这是在我们家,外号皇上,他们都管我叫皇上。其实我大部分时间,特别是去年一年老穿龙袍,现在不穿龙袍的样。 反正是头发没长出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工作,等到什么时候头发长出来,不是拍现代戏,大概就下岗了。 台湾的名家究竟是谁呢?还是请您跟随我们的翊萱小姐到台湾去认识一下吧。 桑晨还有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陈翊萱,现在我在的位置就是在台北市的中山北路上头,你看到我身后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婚纱店,因为这个中山北路就是我们台北市最著名的婚纱街,但是我今天可不是来这边试婚纱要去结婚的,我们今天来这边是要去找在我们台湾 非常非常知名的一位演员也是导演,就是我们的李立群大哥,赶快上去找他吧,走。 好的,现在为大家介绍到这一位他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名气,又是台湾戏剧界的知名演员,又是知名的导演,又是舞台剧的导演,又是演员,而且之前还做过很多的相声,还有艺术跟表演实在是非常厉害,而且是我个人非常非常崇拜的一位,算是台湾表演艺术界的一位前辈,让我们掌声来欢迎就是李立群大哥。 你好!你好!翊萱你好,终于看到偶像的感觉,首先请李大哥跟大家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各位大陆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李立群。 这六、七年以来,在大陆拍了七、八部戏,但最大的收获是越来越了解大陆朋友们的生活情形、乡土民情,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这个做演员的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可以把我的表演,更贴切的服务给大家,我还算是一个在大陆来讲,算是一个新人,但年纪又不小了,所以我觉得,我自己是最老的一个新人。 铁林先生我们知道您有很多台湾的同行朋友,所以今天一开始我想请其中一位跟您打个招呼,您猜猜有可能是谁,您的一老朋友。侯孝贤。不是。杨德昌。不是。这都是老朋友。不是。什么圈的,影视圈的同行,我这个行比较杂,我是手艺人,我不知道同行是哪个行,演员,演戏的行,演戏的行李立群,是吗?是吗?我们大家看看是吗。 你现在要不要趁这个机会,透过镜头跟我们大陆这位名演员张铁林先生打个招呼。 铁林,李立群在台北,你现在在哪,北京还是横店,哪拍呢,少拍点戏多休息休息,听说你最近在研究古董,尤其是古代的信札 了不起,在台北这道儿是最高的。 看不出来李先生在台湾对您还这么了解,真是老朋友,对,深交。我去过台湾,你去过台湾,而且我特别喜欢台湾的小吃,从南到北都有,你能告诉我小吃有什么,你喜欢吃什么,大陆朋友最喜欢的是牛肉面,咱先不说,李先生他说有一种是您当年最爱吃的,肯定不止一种,他说的是其中一种,其中一种,您还记得吗 是什么吗,那不记得了,想想牛肉面、永和豆浆、牛肉面、永和豆浆是一般的,凉面,在台北经常半夜跑出去吃,馅饼、小米粥,反正总之台北很多胡同里,小铺里的菜做的特别讲究,甚至连羊肉泡馍,在台北都吃得着,是吗? 我跟李立群吃得多了,我们俩属于酒肉朋友一类的,那是七、八年前的事,可能记不太清楚,没关系,我们去听一听李先生怎么说的,当年都吃了些什么。 您跟铁林大概认识多久了?起码有六、七年,不止七、八年了,有这么久了。有一段时间他在英国的时候,他到了台湾一段时间,演过一些台湾电视剧,在台湾生活过,那时我们俩个经常在一块。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俩个去吃馅饼、粥,就是馅饼跟小米粥,通常我们喝个一碗二碗,小米粥就算了,他喝了六碗,这么厉害,我觉得这是北方人的习惯,还是这人太饿了,两个都不像,他怎么那么能喝小米粥。真没想到,您饭量这么大,居然一口气喝了六碗粥,这么喜欢吃,中国有句老话,叫吃饭香的是好人,我奶奶小时候就跟我说,人得吃饭香,所以我就记着这个,我用吃饭来掩我不是好人,下次有机会请您吃饭,就点这两样估计就行了,对。跟我一块的朋友,都知道我吃饭有个特点,特别香,不挑剔,特别香,吃什么香什么,吃百家饭长大的,整个吃一大肚,其实这两年李立群先生,经常在大陆上一些节目,大家很熟悉了,可是作为观众,比如说我,我觉得他可能演的,喜剧角色多一些,给人带来好多笑声,既然你们是老朋友了,能不能跟我们说说,生活中的李立群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个性是什么样的,说到演戏,说李先生老演喜剧,其实喜剧的状态,是近几年商业市场的需求,所谓喜剧是一个包装,当然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特别这个行当里,喜剧是非常难演的,不是一般说是三年、五年,经验的演员都能演喜剧,我初次认识李立群,在台湾那时候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从英国到台湾,作为导演去参加电影节的时候,后来有机会参加,电视台的电视剧的工作,碰到李立群,那时候在电影上,包括那时候《暗恋桃花源》很多戏,我当时就很吃惊,没想到台湾还有,因为毕竟没去过,对台湾的认识很概念化,没想到台湾还有这么一批,当时还有赖声川他们一起,表演工作坊,有这么一批热爱戏剧,在戏剧舞台上,还在深刻用心钻研的一批人,就是非常敬佩,而李立群在中间,是出类拔萃的一位,我们又很投缘,从崇敬开始我们就认识,我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我到李立群家里去,立群家里院里放着很多大缸,清花的大缸,一问原来是他自己烧的,真的,也是个手艺人,他跟夫人两个人,有一段时间烧大缸,据说日本人特别喜欢,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机会,去台北去看看他这个大缸,当时我动了恻隐之心,想淘换一个,但是想到这东西,没法往回带,除非我在台北安一家,这也不可能,他的个性怎么样,乐观、浪漫,有的时候很深沉,看说到什么话题了,我还跟你说,有一次我在香港的机场,老远看见一个人,因为香港机场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飞机老是晚点,我们到机场一坐,就是几个钟头等飞机,老远看见一人扛着一个,远看如果不是911的话,总觉得扛了一个炮筒子,大概有六米长,这么老顸 大炮筒子,一人斜挎着一个炮筒子,在里面转悠,走近了一瞧是李立群,李立群在大陆拍戏的时候,李立群的太太是书画家,喜欢画画 写字,他在大陆演戏的时候,看见了一种皮纸 手制皮纸,结果就买了一大卷纸,给太太扛回去,那个尺寸也许当时,在台北不容易见到。 还是一个模范丈夫,爱家,而且在国内拍戏的时候,老是念叨自己的孩子,家里孩子怎么样。 我们俩一打电话先问孩子,不问老婆先问孩子,看来真是老朋友,了解得挺深,但是您想不想听一听,您这位老朋友怎么评价您的,您猜他会怎么说您,那谁知道,好话多还是坏话多。 啥好话坏话的没关系,咱们听听看他是怎么说的。 那他的个性感觉是怎么样,开朗,不让自己的不愉快,随便让人看到,不愿意自己的不愉快,让别人去分担,愿意替别人着想的人,脑筋转的很快,他是一个多弹头的飞弹,他可以同时做很多事,聪明,你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小故事,不应该在电视上讲,私底下聊的这些,简单的讲我们曾经真的是,交心的朋友,我们有过患难,铁林这样讲不肉麻吧,不肉麻,看得出两位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 您听这话肉麻吗,问您呢,肉麻吗。有点假,立群咱们俩说话,好像平时不是这样,咱们俩在一块不说这些,不过看得出来,俩人真的是莫逆之交,有这种患难见真情的友谊在里面,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谈谈您最近在忙些什么,我看您又剃了光头了,拍什么戏呢,剃光头首先一个特点,可能就是演皇上,又是皇上,而且可能是古装戏,因为现代戏光头的局限性很大,最近我在和张国立、王刚先生,我们还是这个组合,金三角,我们在拍一个戏叫《双龙会》,也是挺戏说的,调侃的成分很大,背景仍然是乾隆年间,写个真皇上,假皇上,然后和珅迂回其间,我觉得从题材的类型看,应该比较接近《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是这个风格类型的,张先生现在很多演员,其实都是半路出家,但是他们很快也都走红了,您现在是个明星,可以说是个腕了,您觉得做演员,这种天赋的成分究竟占多少,确实需要天赋,这个行业有时候演起戏来,得有点疯扯的劲,有点神经质,他的神经结构,我不是神经科专家,我总觉得做演员,得有点,有的时候脑子要转筋,感情丰富的,太正常的人,太理智的人,思维过于逻辑的人,可能不合适做这个行业,你刚才说很多年轻演员,有一夜成名,这是这种行业的一个特点,特点之一,但是千万不要误导青年人,有成明星,有明星梦的人,就认为一夜成名,会是一个许多人,可以侥幸得到的捷径,绝非如此,所谓一夜成名,成名之后维持很难,可以说您现在,在屏幕上是非常活跃的演员,不知道当年您在学校里,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活跃的孩子吗,是那种表演欲很强的人吗,我好像不是,我好像还是比较属于那种,知道分寸的人,打小也是这样,我的个性里面比较人格分裂,就是狗占八泡屎,什么都有兴趣,站这山望那山高,兴趣特别多,我在班上我不认为我是最好,最听话,最规矩的学生,我的很多先生们,看这个节目的时候可以作证,我是一个不算调皮捣蛋,但有的时候很容易分心,嗜好太多,如果引导的好的话是有益的,引导不好的话,最后就一事无成,这一点台湾的李立群先生,跟张先生不太一样,他从小是一个挺内向的孩子,据说还挺怕羞的,但不知道他后来,是怎么走上演艺道路的呢,让我们到台湾去听一听吧。 我想谈一谈您小时候,有没有哪些特别的事件,对你比较有影响,导致你走上艺术表演,道路,没有,从小一直到大学毕业,甚至于接触了舞台剧的练习演出,我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做演员,但是因为本身是学航海的,所以从海上回来之后,这个行业的技术就等于是,没有一技之长了,在陆上不能开船,就没有工作,所以我试过七 八个工作,最后终于还是回到了学生时代,曾经接触跟研究过的戏剧表演,那时候大家有没有发觉,您是特别有天分的,没有其实我蛮排斥表演的,为什么,我小时候不喜欢被安排去演讲,不喜欢被安排在公众面前出现,我其实蛮害羞的,真的,那后来怎么接触这种,需要靠大众来生活的工作,后来发现表演其实是一种专业,看你自己的专业训练如何,所以我就觉得,这跟害羞没多大关系,就是要靠自己的专业,来赢得观众的掌声,不过对你而言,戏剧它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可能就像梅兰芳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是我非我 我演我 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都像谁,这是角色的那些换来换去,所有的秘密跟趣味就在于演跟装,只要你肯去演,只要你肯去装,你表演的学问就可以从幼稚园,渐渐变成一个高深的学问,我喜欢这样,各位朋友我常常在想,演员到底是什么,演员就是,是我,非我,我演我,我都不是我,那软片又是什么呢,拍谁像谁,谁拍谁,谁都得像谁,爸爸,有人盗墓,不是盗墓,是要我们出去展览,展览就是去透透气,走吧,我们出去玩一玩,不要乱摸,好一句似我非我 演谁像谁,可能这是李立群先生,在他多年的表演生涯过程当中,最大的心得体会了,不知道铁林先生您这么多年,从事表演艺术,您觉得表演最大的魅力,最吸引您的地方是哪,表演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的时候,在你必须要有相当大的,作品的工作量之后,你才可能逐渐进入一种,必然王国,自由王国,那个时候你能体会到,人神合一的状态,我说的有点悬了,,我一直有这个说法,我演的是卡通皇帝,把人卡通化,我觉得这种解释可能比较通俗,大家容易理解。 既然谈到您扮演了,这么多皇帝形象,现在好多观众就是说,张铁林演皇上演得不错,好像除了皇上,他什么都不会演了,是这么回事吗,我觉得这个说法,对我有一定的鼓励,为什么这么说,说明我演的卡通皇帝,还是有点深入民心,所以大伙觉得你好像就会演皇上,其实我这两年,《大清药王》《吕不韦》,《聊斋先生》,这几部作品,也都是下了功夫的,您自己最喜欢和最满意的,一个角色是哪个,我没有,至今还没有,没有,想演个什么样的,我从来没觉得,我演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就是最好的,我永远有遗憾,这个行业里面的朋友都这么说,不管铁林先生自己喜不喜欢,他的皇帝的形象,的确是给很多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不妨,再到台湾去看一看,李立群先生,在他多年的表演生涯中,哪一个角色是他最喜欢,最满意的,让我们去听一听。 你有没有扮演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角色,印象深刻的角色,好像还没有,但是,硬要说的话反而是,在最粗浅的早期的年轻的时候,有一些电视剧,有一个是驼背,是我第一次参加电视剧演出,就当一线,我演一个驼背讲话又不清楚,歪嘴,家里很有钱,又罗锅又跛子,他家里有钱跟他安排了,一个很漂亮的媳妇,他不敢接触她,那个善良的一个男孩子的,一种自卑感的流露。 很特别,因为一开始就接触高难度的角色,我觉得演得好坏是一回事,最主要那个时候演的,初生牛犊不畏虎,演得自己觉得好像信心十足,虽然今天再看可能错误百出,但是那个信心十足让人蛮回味的。 那个戏我觉得,演得有点天不怕地不怕,有没有那种状况就是入戏太深,没有办法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不会,这么多角色 不会,完全不会,会就完蛋了,我看有些杂志上某某演员演戏演得忘我了,回家以后还没忘了自己,这个该看医生了,演员不管演得怎么样,他演过十万个戏,但是他回家还是回家了,人的心跟脑子,简直就是雪亮到不行,如果他能把演出的工作和生活,都混杂了这绝对有问题,感觉统和一定有问题,我可能最多只会在最近演的角色,他非常困难我非常想突破,所以我在生活中会不知不觉,会念这些台词想这个人物,喃喃自语那样子,绝对不会说爸爸叫我,少理我,我不可能这样,所以是分得非常清楚,这才是有功夫底子,这是正常的,这才是应该的这样才对。 铁林先生,既然跟李立群这么好,老朋友了,可以借这个机会,冲着镜头跟他打个招呼。 问候问候,立群你好,有一年没见了,可能是一年的时间,孩子好吗,老婆好不好,你自己没关系我知道一定很好,因为这两年,老在大陆的电视上看到你,我觉得你在大陆的,电视界大家已经开始逐渐,认识你了,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像国立、王刚,我们还经常提到你,说明你可以有了一个,新的战场,有新的尝试的机会,我记得那时候你老跟我说,这个说话是90年代初,你特别希望有一天,能够到北京人艺,和人艺的那些老前辈,一起同台能够演戏,现在我想大概已经有了这种机会,已经多次有机会,和人艺的老前辈一起工作,我想你现在对大陆电视界,已经有所认识了,你应该又是在大陆,表演行业里面的一名老兵了,但是有机会我们俩,得一块玩玩,老说说了这么多年,都没在一块碰过,希望将来真是有一天,您跟李立群先生合演一部戏,呈现给两岸的观众朋友,这几年李立群先生,的确也在大陆上演了,很多部的影视作品,非常受大家欢迎,谈到和大陆同行的合作,以及这边的观众,他也是非常有感触的,让我们去听一听。 那观众呢,两岸观众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反映,没有太细去观察,我觉得,大陆的观众因大陆太大,一个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小的部分组合出来的大的部分,所以台湾就是一小块,这一小块你再分五块了不起了,大陆可能是一块,他可以分成400种观众,或者200种观众。 他光是喜欢看老头演戏的,不小心就有1亿人,台湾疯狂地喜欢某一种角色,充其量200万人,没办法比较,因为不同部分的人太多了,所以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需要就多。 在接触大陆演员之中,有没有在你同行里头,大陆哪些演员是你比较敬重,有许多都是我非常敬重,但有许多是我非常喜欢,我不一定会去学习他,可是真的要谈偶像,而且毫不肉麻的谈,非常服气的谈一个偶像的话,北京人艺有个老演员,叫于是之老师,他演的《茶馆》跟《龙须沟》,我是五体投地,他对我是有启发性的,我看他的表演我会感动,我会觉得我的表演,怎么变成一无是处,他的表演全部都让我开窍了,算是你的老师之一了,发聋振聩。 你平常不拍戏不忙的时候,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休闲活动,在家里,现在都在家,在家没有出去,也没有去郊外,最近比较多的,陪小孩出去吃个饭,陪小孩出去看个电影,或者我陪我太太一起去,巫来深山里洗个温泉,好家庭的男人,我们一个月会洗个十几次以上,我们喜欢洗温泉 很舒服,一路上开车可以聊很多天,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在阳台上聊天聊到深夜,现在是在开车的时候,因为现在你不睡孩子就不睡 对,所以就不容易聊天,所以在开车往深山的路上,我们俩常常聊天,你一忙的话,就跟家人相处时间少很多,你怎么去调整,尽量用电话联络,尽量让自己能少拍一点点戏,就少拍一点戏,真的,所以你是比较以,家庭为主的一个男人,,事业再成功,如果家庭失败也没有大意义,真的好男人说话,正常人 正常人,哪有我觉得真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会说,以工作为主,但事实上,真的要有完美健康的家庭,年轻人不一样,一个阶段 一个阶段,人生本来就是,一开始可能见山是山,后来见山不是山,后来又见山是山,每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不一样感受不一样。 的确在生活当中,作为演员其实和我们普通人,差不多,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爱好,您不演戏的时候,喜欢做些什么,我看闲书,听点京剧,抽两口烟,写写字,没什么正经事,养养鱼,我前一段买了一块山石,上水石,老不长绿毛,天天拿一勺子舀水,整天浇那块石头,天天盼着它长绿毛,后来回来以后,突然间有一天长满了绿毛,我说怎么会这样,是我父亲在街上什么地方,看见哪有青苔,给掰下来之后粘到上头的,您觉得如果您不做演员的话,你会选择什么职业,人生很暂短,我不可能选择更多的职业,如果有来世的话,我可能下一次不见得要做演员,我可能去做一个画匠,或者去写字,给人家抄东西,我觉得这个还是挺好玩的,挺安静的,抽着烟,喝着茶,看看闲书,这简直是一大乐趣,可是现在我很遗憾,没有太多时间能看书了,作为演员您可以说,是个成功的演员,最后代表女性朋友,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您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吗,我觉得现在的思维,并不像十年 二十年前,人的思维比较单一,目的,理想,价值观念,比较有指定性,现在人的想法可太多如果说我是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我不知道,给自己打个分吧,我觉得我满及格 65分吧,稍偏高点,及格了是吗,因为我听李立群先生讲,他可能演戏之外,疲惫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回到家跟老婆,孩子,在一起度假 聊天,您向往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吗,我好像没有想法,因为我没有这方面好的经验,或者说我还没有这方面经验,我无从想起,我工作累了,我当然想回家,回家对我来说,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安静,是有我自己的一个天地,我从15岁就离开家,就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后来工厂农村 后来上大学,后来又比较早的出国留学,在国外也是一个人,所以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在江湖上闯荡,习惯了一个人,旁边是不是有个人帮我,我还不习惯,这个我无从谈起,也许有一天碰到一个红颜知己,也没准,如果再碰不着的话,恐怕就晚了,就夕阳红了。 编辑:吴飞 摄像:张军涛 (编辑:王京来源:CCTV.com)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谁家老婆上错床 (薩薩蘇)
- #322YOUNG剧社# 戏剧工作坊招新学员 (桜)
- 公益演出 免费免费免费 (桜)
- #322YOUNG剧社# 招新学员 (桜)
- ~原创舞台剧 剧组招演员~ (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