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从情绪打击斗争角度谈策略制定与思考
INFJ喜欢古风(我是infp男)
攻击性强的人需要对方和自己斗嘴,来进行胡搅蛮缠的言语攻击。而如果对方冷静的不搭理他,则会很痛苦。
攻击性强的人之所以能够到处造成他人的愤怒,和大多数人情绪控制能力差有很大关系。 以控制自身情绪为手段来打击对方,需要满足条件: 1,能够长时间的处于思考状态,重视“理智”的重要性,这个状态是维持坚守理论的根基。 2,愤怒被压制,会有本能的反弹能量与自身对抗,所以需要承受压制愤怒带来的痛苦。 3,要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综合考虑利弊的思维,自身压制愤怒所承受的痛苦,和estj被无视遭受的巨大痛苦相比,不值一提。 4,幻想出对应的“理想人格”,就是一个冷静的家伙,在面对言语攻击时,冷静不语的人格,导致攻击者被无视而极度气愤。对于理想人格的幻想,有助于加强信念。
------------------------------ 压制的愤怒,不会消失,而且进入潜意识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冷静的人一旦发怒反而特别愤怒,或者有的人仅仅因为小事特别愤怒,因为人长时间的压制愤怒进入潜意识,导致潜意识蕴涵愤怒过于庞大,一旦宣泄,则无法控制。
----------------------------------------
如何消解平时压制的愤怒进入潜意识里逐渐积累的问题呢?
相反的两个机能具有相互压制能力。这一点可以进行实际的体验来发现。 fi和ti的相互压制,就是因为内倾思维状态的能量方位,和fi的感性能量方位,处于相反的方向。 最有助于获得快乐,减少痛苦的就是静止的内在感悟状态,是趋于静止形态的si的深入。这种情况下,有助于淡化各种杂念。
同样,si的内在静止的感受状态,也有助于消解潜意识里积累起来的愤怒。 禅宗追求的“空”,是为了消除杂念的困扰。
另一方面,禅宗重视内在感悟。例如铃木大拙书里说某禅师装水有所感悟,每次倒下去一半的水。例如奥修书里说某禅师劈柴沉浸其中很开心。
所以禅宗的修行方向是淡化杂念,追求si的静止感悟状态。 修行目的很明确:获得快乐,减少烦恼。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脑洞瞎谈|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intp (好奇山谷CLAIRE)
- MBTI咨询师|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免费咨询 (哈尔9000)
- 脑洞瞎谈|你们会不会经常讨厌这个世界 (mason.ma)
- 知识分享|intper们又被什么书/影视作品/情节感动过 (白水巴拉)
- 多元有趣intp群诚邀新人 (Cathy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