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阅读问题(5选3)

阳光捕手

来自:阳光捕手(教书先生,快乐而剽悍的读书人) 组长
2018-02-11 10:55:0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虾酱

    虾酱 2018-02-11 12:49:27

    1. 孙少安遇到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开砖场建窑洞,同老人们分家等人生转折。他遇到的困难有建窑洞经费不够,和分家后的自责。第一个困难选择了贷款开砖场以获得利润,第二个在秀莲和弟弟妹妹的劝解下也逐渐得到了缓解。
    2. 秀莲单纯质朴,勤俭持家,坚强倔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媳妇形象。由文中秀莲得知少安和润叶曾经的感情时哭的委屈巴巴,梨花带雨看出她的单纯质朴,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姑娘;跟了孙少安以后毫无怨言,跟着他一起发家致富,衣着朴素,足见其勤俭持家;最后在分家这件事上,她又态度坚定,三番五次磨孙少安,更能看出她的倔强。
    3. 田福堂和孙玉亭感到无法接受。他们之前都是集体责任制中受到了庇护,德高望重,所以彻头彻尾持反对意见。可随着田福军等人的大力推行,他们最终只得认命,甚至主动请求孙少安去他的砖场干活。 3-3 张心妍
  • zdm

    zdm 2018-02-11 14:29:37

    2.秀莲是一个勤劳,能吃苦,感情热烈专一,倔强,贤惠,体谅丈夫,单纯的趋于理想化的农村妇女形象。她看上孙少安后还未结婚时就一步也不愿意离开孙少安,她认为找一个好人家比钱要重要,钱是可以通过夫妻俩个的努力得到的。这体现和了她在爱情上的感情热烈。在和孙少安结婚后她争着要替少安干活养活这个家这体现了她的勤劳,贤惠,能吃苦。但在分家这件事上她为了自己和少安能过的好而倔强地要求分家(虽然后来在相处中和老人建立起了感情还要求把家合起来)为了达到目的一直在做工作,这又体现了他来到这个家只是因为孙少安,很少考虑其他人和整个家庭,也体现了她感情的专一性。 4.本书塑造的形象中孙少安是能力完美的,孙少平是精神完美的,区别是孙少安依然是农民形象,关心的主要是生活吃得饱吃不饱饭,他办砖厂等一系列事件都是为了改变穷困的现状,很多时候不得不向现实屈服,思想也没有像少平一样脱离农村。孙少平则不然,他喜欢阅读,虽然也被现实所困,但思想热烈,广阔而高尚,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放弃了和哥哥一起办砖厂挣钱的机会。他们的共同点是有责任感,孝顺,重情义肯吃苦……这从他们对待亲朋好友的一系列事情中可以看出。 5.田福堂,孙玉亭和一些好吃懒做原来靠大锅饭吃饭的人无法接受,田福堂渴望权力,在原来集体时代他说一不二,到包产到户和他威信不再,从此失意颓废,但后来也开始享受天伦之乐。孙玉亭热衷革命懒得干活,更加贫困,整天唉声叹气但最后也不得不让老婆去少安的砖厂干活。 2—3张栋茗

  • 劳修胜

    劳修胜 2018-02-11 16:18:07

    2秀莲是一个任劳任怨,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农家妇女的形象,比如说她干农活,在小事上对少安表示绝对支持,但她也有比较强的独立意识,坚持与玉厚分家。 4少安是有头脑的,爱家人的精明人情节: 少平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思想开放有远见的人,不甘在家种地 5玉亭和福堂,福堂最后自己在家种地,玉亭最后也不得不接受了

  • Gadot

    Gadot 2018-02-11 17:43:16

    1. 孙少安遇到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去城里运砖,开砖场建窑洞,同老人们分家等人生转折。他遇到的困难有去城里拉砖却缺少买行头的钱,建窑洞经费不够,建窑洞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耕种田地,分家前后的内心的挣扎。第一个困难选择了从公社贷款一部分再从秀莲家那边借一些出来,第二个则是在公社全部贷款,第三个孙少平和孙玉厚一有时间就会帮他搭理一下田地,第四个则是在父亲和弟弟妹妹的劝解下也逐渐释然了,他也怕秀莲会挂火。

    4.孙少安和孙少平同样都是农民出身,他们的不同点是孙少安没读过几年书而孙少平念到了高中,并且读过很多书,这也使得他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多元化,这从少安残忍拒绝润叶的追求和少平与晓霞之间的恋情就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意识的不同。同时因为少平读过的书多这也使得他有了出外闯荡的想法,不甘愿留在农村的土地上。 5. 田福堂和孙玉亭感到无法接受。他们之前都是集体责任制中德高望重、呼风唤雨的人,整个农村中缺不了他们。所以他们最初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改革,可随着田福军等人的大力推行,田福堂接受了这个现实,从新耕种起了自己的田地;孙玉亭却每天买报纸希望从新闻上发现恢复集体的蛛丝马迹,荒废了田地。 2-3庞兆桐

  • 徐皓翔

    徐皓翔 2018-02-11 18:15:04

    2.秀莲是一个任劳任怨,为了少安能够付出一切的质朴的姑娘。在孙少安开办砖窑后,她为了这个砖窑忙里忙外,更肩负着家里的工作。在破产后,她没有埋怨丈夫,而是默默的为这个家出力,回娘家借钱,为他出主意。 4.少安其实从内心而言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农家人,在少平对他说明他的观点的时候他很难去接受。而少平在晓霞的调教下成为了一个思想十分先进的人。 5.田福堂和孙玉亭无法接受。他们在集体时期混的风生水起,但是当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他们因为没有谋生技能,生活十分不好。但田福堂有一个好女儿和一个好儿子,他最后享上了天伦之乐。而孙玉亭就要差了不少,他将女儿孙卫红赶出了家门以至于只能让贺凤英来孙少安的砖窑干活 3-3徐皓翔

  • Paddington

    Paddington 2018-02-11 18:47:26

    (2)1.体贴丈夫 P472丈夫提议包工外出,但是缺少资金,秀莲二话没说,主动写信给娘家求助。赚钱后少安建了砖窑,虽然内心拒绝的她为了丈夫家里和砖窑两头奔波。当少安第一次创业失败时,他对少安毫无怨言求助娘家,出谋划策,还安慰她,被丈夫无端责骂也默默忍受。2.有主见,有原则p526-527秀莲在第一次服从丈夫的意见后第二次,当少安再次赚到钱时坚持己见,为他们谋得了福利,建了新窑洞。3.勤俭节约 少安发达之时她除了要求建窑洞,不住在牲口棚以外别无他求,衣着简朴,生活精打细算,为少安出谋划策。 (3)婆姨:妻子 后生:年轻人 拉话:聊天 (4)相同点:出身贫穷且无法改变 孙少安虽然与田润叶彼此相爱,但是生活状况截然相反,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也相差悬殊故不能长久。与惠莲相识后自然生活比较幸福,但是当他们家富裕时,秀莲却因劳累过度而死。 孙少平与省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相识,但晓霞上了大学,而少平只能在外打工,他俩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 不同点:个人追求 孙少安一心只想让家里脱离贫穷,学历有限只能买命劳动,而少平则不顾艰险去城里打拼着从p505可以看出。 唐雯婧

  • 孙歌

    孙歌 2018-02-11 19:02:37

    首先是从“大锅饭”变成独自干的过程,而后又选择了开办砖厂,赚取了一些钱后秀莲提出分家,建造一所新的窑洞。于是考虑多种因素分了家,并建了窑洞。但少安一直对此抱有愧疚之情,但是家里人都很理解并体贴他,秀莲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到最后,也还是一大家子,只是不住在一起砖厂也经历了种种波澜起伏,好在每到困难之时,总有人帮助少安想办法,使得砖厂最终归向平稳。 2. 首先,秀莲肯定是一个肯吃苦,能吃苦的人,她不嫌弃少安一家贫穷,积极地为家里干活,体贴老人也关心孩子,少安开了砖场后她更是一刻不闲的工作,那些本该男人做的粗活累活她也抢着做。 其次,秀莲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从还没结婚时她相跟着少安来到这个家里,从知道润叶后的一场大哭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她一直是少安最强大的后盾。 最后,她也是一个有主观想法,并有些倔强的人。她知道分家少安并不愿意,但她也同样知道分家能带来的好处,也是她向少安提出分家。一次说不动,就说第二次,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说,直到最后老人们也看出来并替她说话。再者,生完个男孩后,她便想要个女孩,但那时正是办砖厂,最忙碌的时候,少安觉得不妥,于是她一遍遍的劝说,直到少安同意。 以上就是秀莲的性格特点。 5. 田福堂和孙玉亭 首先说田福堂,他原本是个“万人瞩目”的人,大家有点什么事都要来请教他,这让他的威望十分的高,然而实行包产到户后便没人把他放在眼里了,他感到自己的地位直线下降,还为此犯了病。但越到后来,他也渐渐接受了事实,同普通人们一样下地干活,没有差别。 孙玉亭呢,有两点,首先是他所热衷的政治事业不能再发展了,其次是他原本还可以混口饭吃,而现在却不行了,他们家的条件本就不好,这么一来更是每况愈下。后来,少安办起了砖厂,他便去少安的砖厂里“混”口饭吃。 孙歌

  • Hymyile.

    Hymyile. 2018-02-11 19:34:55

    2.(1)简单淳朴 当秀莲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的时候,她便将自己的全身心扑到了丈夫身上。为了能够嫁给孙少安,她愿意不要彩礼,甚至动身来到少安贫穷的家中帮助少安的家人干活,没有一丝抱怨。 (2)有强烈的独立意识 在与孙玉厚分家的问题上,一向百依百顺的秀莲变得十分决绝。坚持要与孙玉厚分家。这里也体现出了她强烈的独立意识 (3)爱丈夫 秀莲自从嫁给了少安,心思便全部都在他身上。所以在丈夫劳累了一天后,她也十分渴望丈夫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所以才会把给奶奶的白馍偷偷塞给少安。 3.白馍:白馒头 婆姨:妻子 箍窑:用砖石、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 4.少安是一个辍了学的农村青年。他深知自己与城里人的身份天差地别,所以在城里人面前总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但同时他又有着比平常农村人更灵光的脑子。他开砖厂建窑洞,并且面对困难也能够想到解决办法获得利润。 而少平却是一个热爱读书,并且一心想要脱离农村。在后来,少平为了在城里存活下去,宁愿搬砖卖苦力,也不愿回到农村。 然而兄弟俩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很爱家人。在少平有了些钱的时候,他便为家人买了很多东西。而少安更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宁愿辍学。 李依纹

  • 戴骏骐

    戴骏骐 2018-02-11 19:53:47

    2.(1)简单淳朴 当秀莲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的时候,她便将自己的全身心扑到了丈夫身上。为了能够嫁给孙少安,她愿意不要彩礼,甚至动身来到少安贫穷的家中帮助少安的家人干活,没有一丝抱怨。 (2)有强烈的独立意识 在与孙玉厚分家的问题上,一向百依百顺的秀莲变得十分决绝。坚持要与孙玉厚分家。这里也体现出了她强烈的独立意识 (3)爱丈夫 秀莲自从嫁给了少安,心思便全部都在他身上。所以在丈夫劳累了一天后,她也十分渴望丈夫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所以才会把给奶奶的白馍偷偷塞给少安。 3.白馍:白馒头 婆姨:妻子 箍窑:用砖石、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 4.少安是一个辍了学的农村青年。他深知自己与城里人的身份天差地别,所以在城里人面前总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但同时他又有着比平常农村人更灵光的脑子。他开砖厂建窑洞,并且面对困难也能够想到解决办法获得利润。 而少平却是一个热爱读书,并且一心想要脱离农村。在后来,少平为了在城里存活下去,宁愿搬砖卖苦力,也不愿回到农村。 然而兄弟俩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很爱家人。在少平有了些钱的时候,他便为家人买了很多东西。而少安更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宁愿辍学。

  • 王惟雅

    王惟雅 2018-02-11 23:21:53

    2.秀莲是一个体贴、朴素、能干的农村妇女。秀莲自从跟了少安之后,穿缀补丁的衣服,喝稀汤饭,没明没黑地在山地里劳动,心甘情愿和少安一块撑扶这个穷家而毫无怨言。 3.拉话:交谈、谈心。 死女子:不听话得女孩。 婆姨:泛指妇女妻子。 5.孙玉亭和田福堂。孙玉亭每天要么躺在炕上叹气,要么跑到公路上希望听到外面传来的“好消息”(集体又要恢复),还要跑到学校拿到报纸,指望在字里行间寻找到某些恢复到过去的迹象。根本没有心思出山种地。田福堂的改变却很大,也再没有兴致讨论“国家大事”了。 2-3王惟雅

  • しおり

    しおり 2018-02-12 02:52:25

    2.秀莲是个纯朴,能吃苦耐劳,一心为丈夫却也有自己的主见的姑娘 。在生下虎子后,她就更不讲究穿戴,干活时也从不叫苦喊累,支撑着贫苦的一大家子毫无怨言;后来孙少安买牲畜需要钱,她立刻想到了向娘家借钱支持丈夫的决定;但在面对分家问题时,她也坚持着自己的主见,不愿做家庭的附庸人物,将自己的想法向丈夫说了出来。在这个问题上,尽管被丈夫骂也不妥协。 3. 逛鬼:像王满银一样不着家的人 烂包:糟了,坏了,无法维持的意思 娃:称呼小孩子。如书中玉厚称呼少安,一声“娃”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无论孩子在外面怎样,在父母的眼里始终是他们的“娃” 5.田福堂和孙玉亭。他们原来属于村里当官的,不用干活也能享受到村民的劳动成果,是靠集体才过上的好日子。对于包产到户自然是不愿意。而如今上面领导田福军大力提倡,他们两个坚决反对也抵不过农民对于改革高涨的热情,不得不低头。最终两人撂在空摊上没人要,还是田福军的儿子请求让他父亲加入少安和海民的生产队,而孙玉亭依着跟侄儿的关系也加入了少安他们组。 3班 蒋亦心

  • )弓长ed

    )弓长ed 2018-02-12 05:29:47

    2.秀莲是一个可以说是忠贞的农村妇女 当她的丈夫也就是孙少安的转场第一次倒闭的时候 她并没有怨言和抱怨 她也是贤惠的妻子和孝敬的儿媳妇 她照顾老人 也和少安一块辛苦劳动 3 圪蹴:蹲着 后生:年轻人 婆姨:媳妇 5主要代表人物是田福军他哥田福堂(双水村村委会书记)和孙玉厚他弟弟孙玉亭(双水村村委会委员)他们是上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改革肯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自然无法接受 田福堂在生了一场大病以后去种了地 而孙玉亭也不得不去砖厂干活。3-3张奕煊

  • 佳陽仔

    佳陽仔 2018-02-12 10:21:13

    2.秀莲是一个当时已不多见的模范妻子,体谅丈夫的难处,一心为家付出。生下虎子之后更不讲究自己的穿戴,和孙少安在原先住牲口的窑洞里过着拮据的生活,对此心中不快却不对丈夫有任何怨言。但她也并不是百依百顺,在少安挣到钱之后坚持要分家,要在家中也做一个领导者,在这个问题上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3. 圪蹴:蹲着 后生:年轻人 圪崂,是晋语,指的是一个狭窄而长的小空间,形容小地方,犄角旮旯的地方,角落、墙角,比较偏僻的地方 ;也用于地名,比如陕西的周家圪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也提及到田家圪崂。 娃娃:小孩 半吊子:不精明的人 挣命:努力 赶事情:参加红白事 立不定:支持不住 5.主要人物是孙玉亭和田福堂。他们都是集体时代的受益者,自己不用劳动便可以在双水村有叱咤风云的地位。田福堂依旧是个强人不甘落后,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自己去下了地干活。而孙玉亭则完全是被形势所迫去侄子的砖窑工作。

  • 佳陽仔

    佳陽仔 2018-02-12 10:21:26

    宋佳阳

  • lazenca

    lazenca 2018-02-12 12:42:10

    3.后生:年轻男子,小伙子 ......哩:语气助词 婆姨:妇女(陕北),妻子(山西) 挣命:拼命、努力 4.相同:(1)出生于贫困家庭,百折不挠的精神:孙少安的砖厂,孙少平在外出揽工。(2)对家人关心:孙少平每月给上高中的孙兰香寄钱;孙少安背着妻子去给孙兰香送钱。 不同点:人要生存,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孙少安:和大多数农民一样为最实际的生活问题而操劳(开砖厂解决贫困)孙少平:他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在外闯荡,并拒绝了孙少安邀请他回乡一起办砖厂。 5.田福堂和孙玉亭,在田福军大力推行下不得不屈服。然而这些人又没有什么谋生能力,适者生存,在这之下,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王奕杰

  • 冷

    2018-02-12 13:10:53

    2.秀莲淳朴善良,勤劳,而且十分深情。她不仅在少安家中忙前忙后,辅佐丈夫,任劳任怨,帮助他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无论怎样都对丈夫的选择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 3.馍:馒头 婆姨:妻子 后生:青年 4.少平与少安都是老实人,待人真诚淳朴善良,却都有着新思想。而少安相比之下更加踏实肯干,更加实在,一心一意的在家中种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而少平更加开放,思想先进,知道努力的读书与学习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用自己的知识创造财富。

  • 冷

    2018-02-12 13:11:09

    吴斑昱

  • 禹行天下

    禹行天下 2018-02-12 13:19:54

    1. 拉呱: 方言中闲谈,聊天的意思。 把他的: 少安口头禅,在陕北方言中用来表达意外、不满、得意、吃惊、无奈等情绪。 一哇声: 齐声,连声。
    2. 相同点: 少安和少平都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双水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村民们都在埋头种地,而少安不仅凭借拉砖赚了第一桶金,还建起了一座烧砖窑。少平明知在家中吃穿不愁,却毅然外出闯荡,弟兄俩都有着对未来生活的野心。 不同点: 兄弟俩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也注定了他们思想上的分歧。少安的目标是让自己的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而少平有着更高远的目光,他要凭借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不能将一辈子埋没在小小的双水村。
    3. 自然是曾经在村子里“叱咤风云”的田福堂和孙玉亭了。田福堂没过多久就“认命”了,将村里的工作交给金俊山,自己也同其他人一样下地干活了。而孙玉亭,虽然一肚子的不甘和无边的幻想,却也不得不跟随社会的变化,去少安的砖厂干活。

    3-3 朱禹行

  • 王乐迪

    王乐迪 2018-02-12 15:18:16

    2、秀莲任劳任怨,极其体贴丈夫。在砖窑破产之后,没有任何抱怨。在之前,竭力帮丈夫。 3、婆姨:妻子 白馍:白馒头 后生:年轻人 4、少安:关爱家人,为他人着想 少平: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

  • 王乐迪

    王乐迪 2018-02-12 15:18:31

    3-3 王乐迪

  • 源氏

    源氏 2018-02-12 15:54:36

    3.婆姨:妻子 白馍:白馒头 拉话:聊天 4.共同点:能吃苦耐劳 少安从十三岁就开始支撑这个家庭 少平在黄原揽工 总是挑最重的活干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大多也都给了别人 自己没用多少 不同点:少平思想开阔 少安还是“小农思想” 少安是小农思想书中明确提到过 少平因为阅读了大量的中外书籍和报刊 所以思想很广阔 不愿一辈子待在狭小的双水村 5.田福堂和孙玉亭 田福堂在反抗了一段时间后 便屈服于了大的形势 当起了包工头 甚至感觉这种变化也很好 孙玉亭每天都要看报纸 期盼上面有形势回转的消息 但是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主动请求去孙少安的砖场打工

    曲铮

  • congruent

    congruent 2018-02-12 16:31:34

    1.孙少安遇到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开砖场,建窑洞,分家等人生转折。 他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缺少资金和分家后的痛苦与自责。 第一个他选择从公社贷款,并从秀莲家借一些钱。第二个则是在家人的劝解下逐步好转。 3.婆姨∶妻子 拉话∶聊天 后生∶年轻人 5.田福堂和孙玉亭最无法接受改革。他们都是集体主义最大的拥护者,改革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最不能接受。田福堂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接受了现实,并选择在家种地,最后也享了天伦之乐。而孙玉亭则是无奈之下只得接受现实并去少安的砖厂混口饭吃。 1-3 项盈璇

  • mini

    mini 2018-02-12 16:44:14

    3.婆姨:老婆,妻子 歪好:无论如何 圪蹴:蹲 4.少平与少安在精神层面不同,虽然少安相比同村人总是想的更加深远,但是本质上他还是没有跳脱出农民的那个思维圈。而少平不同,他在高中时期阅读了大量书籍,在精神层面有了拔高,而后再田晓霞的影响下,又进一步开拓,思考范围已经不仅仅是农民的那些事了。少安和少平在对家庭的责任感是是一样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的汗水都付出在把这个家变得更好上。 5.田福堂与孙玉亭无法接受。曾经他们因为自身的身份在集体中极占便宜,改革后他们的身体也因多年不劳动无法出山种地。田福堂在一阵颓废失意后选择面对现实,家中也开始种地,他最后也享上了天伦之乐。孙玉亭却一直抱有恢复集体的侥幸心理,荒置田地,最后家庭实在贫困以至于只能让老婆贺凤英去砖窑干活。 3-3 马予暄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8-02-12 17:24:29

    [内容不可见]

  • 月夜苍白

    月夜苍白 2018-02-12 17:45:04

    1.孙少安从老同学根民那里得到了一份拉砖赚大钱的工作。由于缺少资金,他贷了七百元,并从丈人那里借了钱用于购买车和牲口。每日居住于廉价的破窑之中。最终获得了一大笔资金。而后他自己开砖窑,工人不够,他每日勤奋工作,并聘请村人,度过了危机。后来他凿了一口新窑洞,妻子执意要分家,夫妻感情遭遇危机,经家人与妻子的劝解下得以缓解。 2.秀莲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简单朴素,对丈夫感情深切却对认定目标坚定倔强。她不收聘礼,结婚后对丈夫百般依顺,生儿育女,衣着简朴,并对丈夫事业百般支持可看出她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及对丈夫感情深切。而后坚持凿新窑洞,以及要求分家,都在她的坚持下得已实现。足见她的坚定甚至倔强。 3.箍窑:居住在黄土高原地势较平坦的川、坝、源、台、平川的群众利用地面空间,用砖石、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被称为箍窑。 牲灵:方言。牲口。 艄公:操舵驾驶船的人,也泛指以撑船为业的人 1-2 袁硕

  • 森

    2018-02-12 19:04:18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小鱼干

    第一题 孙少安遇到了农村责任制,开办砖场,与父亲等人分家,他面对的困难有与原来家人分家后的自责,后来孙少安自己开办了砖厂,解决了他的心病。 第三题 箍窑, 利用地面空间,用砖石、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 过光景,指生活,过日子 脚地,指建筑物内部的地面 第四题 孙少安思想激进,很有主见,孝敬长辈,想建功立业;孙少平知识渊博,不甘在农村过日子,能吃苦,想外出闯荡 。

  • 森

    2018-02-12 19:04:40

    第一题 孙少安遇到了农村责任制,开办砖场,与父亲等人分家,他面对的困难有与原来家人分家后的自责,后来孙少安自己开办了砖厂,解决了他的心病。 第三题 箍窑, 利用地面空间,用砖石、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 过光景,指生活,过日子 脚地,指建筑物内部的地面 第四题 孙少安思想激进,很有主见,孝敬长辈,想建功立业;孙少平知识渊博,不甘在农村过日子,能吃苦,想外出闯荡 。 1-3 林宝森

  • 张梓瑶

    张梓瑶 2018-02-12 19:06:39

    2.秀莲是典型的农村媳妇。首先,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她性情温厚淳朴,一点也不讲究自己的穿戴,每天毫无怨言地劳动。当孙少安为拉砖的牲口而发愁时,她直接提出从娘家借钱,完全没有犹豫。 其次,她对生活有自己的打算: 她认为她与少安应该另起锅灶,建新窑洞独立生活,并且一直在想着这个目标努力,可见她是有主见的人。 不过,虽然她有自己的打算,秀莲还是识大局的。当孙少安刚刚有了一些资金,秀莲箍窑心切的时候,经少安劝说,她还是暂时放弃了窑洞,转而支持丈夫盈亏未卜的烧砖事业。 3.(1)链子嘴: 流行于晋西北的一种类似快板书的民间曲艺形式。于2016年1月入选榆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哈呀!”: 语气词,表示对某了不起事物的赞叹。 (3)拉话: 聊天。 5.田福堂、孙玉亭无法接受。他们分别作为公社的领导者和革命爱好者,告别集体活动重归单干,自然不太高兴。不过,田福堂不久就上山自己劳动去了,失去了讨论"国家大事"的兴趣,一副看破红尘清心寡欲的样子;而玉亭同志却劳动能力不行,一直怅怅然地怀念以前叱咤风云的好日子。

    1-3张梓瑶

  • Hann

    Hann 2018-02-12 19:15:16

    1.孙少安遇到了三次人生转折的机遇1)负责包产到户2)孙少安想转变当时孙家贫困的状况,凿新窑洞,同学告诉少安拉砖很赚钱于是他贷款买牲畜买砖拉拉到工地,赚了许多钱,在此过程中少安意识到砖供不应求,于是他开了砖厂,请了师傅买了机器,用卖砖的钱凿了新的窑洞,大家十分高兴 3)因为结婚生子秀莲和孙玉厚提出了分居,于是与家人分居,因为少安从很小就支撑整个家,刚富裕一些就要离开家于是感到十分自责,对不起家人。少平,兰香,秀莲也一直安慰少安说不是他的问题得以了缓解。 2.贺秀莲善良,贤惠,有奉献精神,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好妻子。1)她十分爱少安,不要彩礼便嫁了过去,结婚时给少安用最好的布料,给他盛稠的粥,哪怕自己挨饿也要让丈夫吃饱体现了她的善良。2)少安尝试开砖尝试,秀莲毫无怨言在砖厂与家之间奔波,尽自己所能照顾少安和砖厂,给他提供帮助,也帮助砖厂做事体现了她的贤惠。3)在少安第一次创业失败是时她体贴丈夫,明白他心情的烦闷,接受他的抱怨,不反驳反而安慰少安,给少安宽心,而内心也承受着一样的痛苦,体现了秀莲的奉献。 3.1)窑洞: 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2)馍:面食,类似于馒头。3)婆姨:妻子。3)拉话:交谈,说话。4)娃:小孩子,幼儿。5)后生(比自己)年轻的人。 韩天一

  • 沉迷种田版

    沉迷种田版 2018-02-12 19:18:12

    3、逛鬼:闲逛不着家的人 婆姨:妻子 烂包:光景很不好 4、少安和少平都是很有责任感的人,对家里的状况都很关心,尽力去帮助家里人。少平在高中毕业后主动回村里教书,之后又帮家里劳动,没有抛弃一切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少安在秀莲几次要求分家的时候都拒绝了,即使家里光景很差也没有想过不去管老人和父母,以及弟弟和妹妹。但少平因为读过书,对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有所了解,所以不满足于现状,不愿将自己的一生都局限在双水村里。而少安则是一个本分的农民,只想让家里人都过上不错的日子,没有过多的追求。 5、田福堂和孙玉亭无法接受。因为他们的只为本来就是因为集体而存在的,没了集体他们的职位也就没有意义了。田福堂虽然颓废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也接受了现实去自己家种地,孙玉亭仍在关注报纸上的消息,不甘于集体就这样被取消,没有心思种地,但最后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干活。 2-3 杨宇帆

  • 十叶

    十叶 2018-02-12 19:28:09

    2.①孝顺、勤劳、持家。 ②哪怕是分了家,秀莲依旧把少安家的长辈侍候的很好,可以看出她十分孝顺;秀莲和丈夫少安起早贪黑,既要种田又要营务砖窑,她肯干重活并不抱怨,可以看出她十分勤劳;丈夫不在家时,秀莲要独自挑起砖窑和田地的担子,同时要抚养孩子,可以看出她十分持家。

    3.“烂包”——光景惨淡 “营务”——经营 “哩”——句末语气词,“啊。”“呀。”

    5.①对于社会形式的剧变,田福堂、孙玉亭以及石圪节公社的很多“领导”都难以接受。 ②田福堂颓废了一阵后逐渐接受了现实,开始出山劳动;孙玉亭很难接受现实,他试图让自己相信,社会会变回集体制,他还会变回重要角色;石圪节的部分“领导”终日无所事事,在院子里下棋。

    ——杨瑄

  • 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 2018-02-12 19:32:53

    2.善良、淳朴、有主见不妥协: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结婚意味着女方要长久的离开父母,随男方一起生活。对于女方的父母来说,结婚代表他们要将他们的宝贝女儿“拱手相送”给男方。所以在当时女方家必定是很看重彩礼这种“经济补偿”的。而秀莲为了嫁给少安,宁愿不要彩礼;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少安身上,甚至去“倒贴”地帮助少安。在分家的问题上,秀莲显现出了她坚决的一面。不同于以往淳朴的她,这一次她想与孙玉厚分家的心十分坚决;尽管被少安劈头盖脸地说了一顿也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3.(1)半吊子:不精明的人。 (2)屹崂:形容狭小、偏僻的地方。 (3)拧龇:形容捣蛋、添乱、使坏等。 5.田福堂和孙玉亭: 田福堂作为公社的“领导人”,这个职位本来就是因为集体而存在的。化集体为个体相当于把他的职位变成了虚名。本来他可以靠老百姓的劳动来吃饭的,但现在这个饭碗没了。所以田福堂自然是不愿意的。但他最后还是看清了事实,自己劳动去了。孙玉亭遭遇与田福堂大同小异,但孙玉亭在这之后,即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跟着去干活的。 蒋奇樾

  • 刘烨伟大

    刘烨伟大 2018-02-12 19:34:23

    1.开砖厂 3.白馍 白馒头 婆姨 称呼妻子 烂包 家况不好 5.田福堂和孙玉亭 自己无能为力认命

  • 埃尔维亚

    埃尔维亚 2018-02-12 19:42:04

    2.秀莲是个有热烈感情,有主见而且很有韧劲的人。虽然孙少安家境并不好,但因为她喜欢孙少安所以还是义无反顾地和他生活在一起。她几乎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在孙少安身上,哪怕遭受了他的冷待遇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怨言。她有主见,但只是对于一些琐碎的生活上的事。一些大事还是听从孙少安的意见。从她反复提起要分家就也能看出来她在自己确定好的事情上是很坚持的。 4.相同点在于他们两个人的出身与家境。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不同。 不同点在于他们不同的心境。孙少平接受的教育到底还是要比孙少安多,所以他们在追求上有本质不同。孙少安可以甘心在双水村干一辈子,他很精明有主见,心里想的也都是脚踏实地的事。而孙少平心里到底还是有一些幻想的,因此也不甘于在村子里磨过一生。 5.我们的玉亭同志和田福堂。他们只能在实行集体主义的时候威风一阵子,然而一旦实行了包产到户的政策就萎顿了。田福堂到底要比孙玉亭要精明,看清形势也要快,所以很快接受了。孙玉亭则还是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期待集体主义再回来。 熊益娴

  • Zhehan

    Zhehan 2018-02-12 19:53:48

    1.孙少安在事业上遇到的人生转折的际遇是由同学介绍做起拉砖生意,由此一步步走上成为企业家的道路。资金的困难是他创业路上的主要阻碍。但是他通过贷款与亲戚的资助熬过了难关。在家庭上,分家的问题造成了他与秀莲之间的矛盾。少安对自己原生家庭的责任感与秀莲对于二人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冲击。最终在家人的调解与自己内心的斗争下危机得以解决。 2.秀莲精明能干,体格结实,坚强勇敢,是个在那个时代理想化的一个媳妇。但是对丈夫一贯依从的她并非没有原则。在分家一事上,秀莲的苦苦坚持、软磨硬泡体现了这一点。 3.圪塄帮畔:夯实、加固土丘。  操磨:折腾、操心。  圪崂:狭窄而长的小空间,形容小地方。 3-3 管哲涵

  • pty

    pty 2018-02-12 20:00:28

    1.孙少安遇到了家庭联产责任制,去城里运砖,自己开砖窑,与父母分家等大事。困难有钱不够开窑,后来贷款和借钱解决了;还有分家后如何对待家中的父母,后来逐渐适应和弟妹帮助下完成。 2.勤俭持家,虽是个女人可也帮少安下地干活。体贴丈夫,给丈夫拿白馍,帮他拿一些主意,创业失败后还安慰他。热情本分,从认识不久就十分爱丈夫,热烈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不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3.田福堂和孙玉亭。 田福堂自己好好干活,孙玉亭却荒废了田地。 3 潘天悦

  • creeper233

    creeper233 2018-02-12 20:03:19

    第一题: 孙少安遇到了三次人生转折。第一次是从集体制到责任制的转变。这个转变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困难,反而是为他开砖厂的事业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他在村中开砖厂。他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他通过在公社贷款的方式,加上他原先在城里搬砖赚到的钱,最终解决了这个困难。第三次是分家。他遇到的困难是分家前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在父亲和弟弟的劝说和疏导下,他也克服了这个困难。 第二题: 秀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体贴入微。 第三题: 1、 烂包:糟了、无法维持 2、 挣命:拼命、努力 3、 婆姨:妻子 梁晋徽

  • creeper233

    creeper233 2018-02-12 20:07:22

    第一题: 孙少安遇到了三次人生转折。第一次是从集体制到责任制的转变。这个转变并没有给他带来 第一题: 孙少安遇到了三次人生转折。第一次是从集体制到责任制的转变。这个转变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困难,反而是为他开砖厂的事业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他在村中开砖厂。他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他通过在公社贷款的方式,加上他原先在城里搬砖赚到的钱,最终解决了这个困难。第三次是分家。他遇到的困难是分家前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在父亲和弟弟的劝说和疏导下,他也克服了这个困难。 第二题: 秀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体贴入微。 第三题: 1、 烂包:糟了、无法维持 2、 挣命:拼命、努力 3、 婆姨:妻子 梁晋徽 ... creeper233

    补充一下 第二题: 秀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体贴入微。她不讲究穿戴装扮,干活也从不抱怨、从不嫌累,由此可见她愿干活、能吃苦。在少安疲惫或是处于困境的时候,她也总能给予适当的帮助,帮他渡过难关,由此可见她很体贴丈夫。

  • 空白

    空白 2018-02-12 20:14:17

    2.简单纯朴,吃苦耐劳,有自己的主见。她之前不嫌弃少安家的贫穷,不要彩礼也要嫁给少安,动身前来的第一天便开始忙碌干活。嫁给少安生了孩子之后,她更加不在乎自身的穿着打扮,勤俭持家,干活从不喊苦、喊累。但在分家这一问题上,她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坚决。 3.馍:馒头 婆姨:妻子 拉呱: 方言中闲谈,聊天的意思。 5.孙玉亭和田福堂。从包产到户责任制,社会的改革使他们二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田福堂大病之后便认命去种地,孙玉亭去少安的砖厂干活。 黄思睿

  • 空白格

    空白格 2018-02-12 20:42:28

    第二题 我更喜欢孙少平,因为他不停的在奋斗、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毕业回家后,他不甘心只当一介草民,平凡地过活一辈子,他惟恐自己会被农村的传统意识淹没,征得了父亲和哥哥的同意,他决定离开家乡到社会上去独自奋斗。他坦然面对人生,将劳动看得高于一切。当他揽工为别人背石头时,刚刚走出学校的他背上被石头磨得“象一层透明的纸,连毛细血管都看得到”,但他却没有叫喊一声。他从最底层的“揽工汉”开始了他极端艰苦的人生奋斗,并在痛苦的筋肉磨砺中形成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第三题 她是一个勤劳善良,踏实肯干,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丈夫,有一颗执着于爱情的心。性格温顺而且善良贤惠,有着极强的奉献精神。尽管对待自己的丈夫有些偏心,内心也有一些小农意识。

    第四题 这部电视剧当中的方言体现了鲜明的陕北地方特色,体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1、后生,指的是青年男子,通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例如原著中田福堂书记称孙少安为“好后生”;2、婆姨,指的是妻子,例如孙玉厚要帮孙少安“寻个婆姨”;3、揽工,指的是打工,例如孙少平到黄原城城里去“揽工”,依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还如“牺惶、骚情”等等词汇,都透出了独有的地域特色。

  • 空白格

    空白格 2018-02-12 20:42:57

    尹健伊

  • YH

    YH 2018-02-12 20:45:13

    2.秀莲的性格特点: 《平凡的世界》中贺秀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纯洁、善良、本分、贤惠、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她虽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没多少文化,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牢牢地刻在她的骨血中。 1、她作为普通农村姑娘中极平凡的一个,秀莲的爱情也没有那般色彩斑斓,但她对丈夫忠诚,以黄土高原上女性特有的柔情和体魄,在平凡的生活中,哺育着她和少安相依相伴的爱情,操持着属于她自己,属于她和少安,同时也属于她的整个家庭的人生。当少安想要拉活赚钱时,秀莲开口向自家的娘家借钱,来帮助少安。 2、吃苦耐劳。文革结束后,少安开始办砖厂,秀莲在家里和砖厂两头奔波,却毫无怨言,做少安强有力的后盾。 3、秀莲有中华的传统美德,然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闹着分家,自私 3.《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西北口语词汇例: 1)烂包:很糟糕。 2)牲灵:牲口。 3)拉话:交谈,谈心。 5.《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中,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对于这种变化,田福堂和孙玉亭无法接受。 田福堂:田福堂虽然他极不情愿。但是一旦看到双水村的一队在单干后的产粮状况,他就意识到没有他的领导,双水村的农民会生活的更好,尽管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可他还是盘算着也要将光景日月谋划到众人面前。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土地分开以后,他苦恼归苦恼,但不误农时,及时开始耕种,并主动安排儿子润生跟着女婿向前学开车。按照路遥的说法,面对世事的变化,这人已经具有了一种叫做“经验”的东西,知道世事不会再变回去了,因此懂得与时俱进,随遇而安。虽然这种变化会让他在短时间内感到不快和有点难以接受。对于生产队解散以后田福堂的心态是:“双水村这位郁郁寡欢的强人,在山里劳动已经快半年了。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眼看着村里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最瞩目的是,一些过去穷家薄业的人,很快就露出了发达起来的势头,当然,现在田福堂也不怀疑,今年下来,双水村大部分人家将不会再缺粮吃了!事实向他证明:双水村没有他的“指挥”,人们不仅照样生活,而且生活得比原来还好!田福堂从双水村眼前社会生活的大镜子中,看见了自己的渺小。 孙玉亭:孙玉亭在包产到户后,没心思一个人出山种地,接二连三地叹气,在人们几乎忘记一节而发疯似的谋光景的时候,双水村只有他一个人仍在关心着“国家大事”,希望能回到过去,黯然神伤地生活在了他自己的孤独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9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