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朱贝骨诗刊》创刊号发刊词
来自:弋戈(野花巢于足迹™太阳血染白衣)
中国新诗的土壤是现代中国,后者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一次次的巨变。社会变化的高速度似乎在新世纪的前十年并没有减弱的趋势,这也迫使新诗必须保持诗歌思维的警惕与自省,以应对日趋复杂的现实。与此同时,对于新诗脱离现实生活的批评之声始终不绝于耳,而低劣的诗歌作品也以其僵化麻木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方式,加重了指责声的底气。另有一种批评,惯常以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为参照,指责新诗“诗意”的普遍匮乏,不满的背后似乎也潜行着一种“现代生活本身已经不再能够提供诗意”的逻辑前提。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一些问题:诗歌语言是否能够“对称于人之境”?现代生活在快节奏的挤压之下是否已不再有“诗意”(审美空间的自足)?莫非现实世界已是“奇迹”殆尽的荒原? 真诚的诗歌语言,以及其所彰明的思维向度与生存姿态,正是对人云亦云的强力拒绝。优秀的诗歌作品具备直面并整合现实复杂性的品质,并能敏于发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秘密”与“神奇”,传达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认知。秉持上述的诗歌观,我们,几个高校诗人,“朱贝骨”诗社同仁,决意创办《朱贝骨诗刊》。不满于“学生腔调”或“愤青话语”,面对现实生活的高速与琐碎,坚持耐心的体会与表达,理应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对于无病呻吟或空泛赞颂一类的伪诗,我们则力求规避,与之保持清晰的距离。 “朱贝骨”,为藏文“活佛”之汉语音译,引申为“永生”,以此为诗社社名,表达了“朱贝骨”同仁对于诗歌精神的信任、期待。我们相信,诗,不止于一种表达,同时也代表着反抗滞涩人生的生存方式;我们也相信,当代诗人不会缺席于当代生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公告】张枣的中文诗集《春秋来信》PDF版本已做好,需要的请... (弋戈)
- 诗歌群 (楓夕)
- 近日,向管理员提交建议 (弋戈)
- 吴静婍 近作 (青辰)
- 吴静婍 近作 (青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