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沿革看男权社会中的性别权力关系-偶03年的毕业论文
朱雀羽晖(重出糨糊~``)
从服装沿革看男权社会中的性别权力关系 引言:女人作为影像,是为了男人--观看的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它始终威胁着要引起它原来所指称的焦虑。 --劳拉.穆尔维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男性权力中心的社会,而等级制度的战略关系则是异性恋立场的。女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被消费的、被创造的、被观看的、被凝视的。关于女性的关键词有:美丽、高贵、风情、性感、优雅、露骨、挑逗……而女性则是自觉的担任起改造自己的任务,正如波伏娃的那个著名的论断: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如果用我们惯常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服装是认识男女权力关系的一把有效的视觉钥匙。 在一幅十五世纪中期的铜版画《骑士和他的情人》中我们看到早期的男女服装的基本样式:男性服装是紧凑坚实的铠甲,而女性的服装则是折叠的裙裾和一些小的花边。男性有着卷曲的长发和轮廓分明的腿、脚与生殖器;女性则头发僵直,腰部以下没有明显可见的身体形状,但是脖颈和胸部有所暴露。一直到十七世纪晚期,两性的时装的注意力集中在从现实身体转向一切可能的幻想上,男性的着装继续表现在肉体、证明躯干、脖颈和带发的、活动的腿、脚和手臂,而女性的服装却使女性的真实结构变得模糊不清,具体的表现就是支持了想象的魅力和幻想含义的提供。现代男装的成型是在1820年,而女装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的表征则为女性赤裸的腕部和柔软的前臂,强烈的暗示身体中更为光滑柔软的部分,使得它最终与裸露的胸和肩部形成清晰的联系。在时装的发展史上,这是一次不可逆转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的女装设计中这一种表征被发展到了一种极端,赤裸的背、胸和肩部,还有腋下的赤裸。使得上身几乎全部赤裸,而下身则是过分的覆盖,这种装饰我们可以通过好莱坞影片得知这种为情欲之泛滥而演变的流程。 安妮.霍兰德女士对时装下定义为:时装这一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激烈的、不断缩小的过程,也部分地反映了两个世纪以来男女两性之间仍然存在的鸿沟。男性的服装必须更加严肃、统一才能显示出力量,而女性的服装必须具有各种有意识的个人幻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服装(舒适、保暖、遮羞)已经演变为时装(时尚、文化、性感、财富),而时装则又包含了多少文化和性别的意味。就像人们在论述时装的观念一样,男性的服装具有太多的理性色彩,是一个社会的主流地位的东西,而女性的服装的千变万化本身,只是一种适应市场的东西的存在,是一种消费层次的东西。这些可不可以看成两性地位的一个镜像?前者是主流的、稳固的、创造财富的;后者是善变的、迎合的、被消费的?而当女性模特进入,欣赏时装模特的展示之中的性角色的渗透就使得时装本身更加无法和性角色分离了。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女性时装的性感意识开始觉醒或是进入挑逗的视线,它的审美意义似乎已经不是如此强烈了,已经不同于过去而是更加具有了性感的意味,就像现在的超短裙一样,它在借助女性的高跟鞋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女性的臀部的视线突现的挑逗,同时也让女性的性别化语言更加具有了性的意味。作为色情老巢的法国,过去是女性从小说、诗歌、戏剧中对于男性的性想象更多的关注,而现在她们则想通过对女性时装的性想象的制造来达到。她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女装时髦的深层次的表达其实就是一种性欲的再现方式。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像人们在议论某某女士的着装一样,她的着装在达到了优雅和得体的性别再现之后,其中所蕴藏的优雅意味和成功,也并行着色情的效果。服装的视觉是具有刺激性的,而这个刺激的焦点就是性的观念和深层次的性表现。这一点也使得现代的女装在不能像男装那样庄重和被社会认可的前提下,被无数的世俗目光所揭示的原因。女性的服装被她所要完成的任务几乎在当代已经被阻止了似的,这也是服装的视觉刺激的另外的一种反应。女性在对服装的认识实际上从一开始出现,对于服装的设计,就已经意识到了男性服装和女性服装的不同之处,从严格意义上说,女性服装到今天也没有完成关于自身服装的定义,尽管女性的服装让人感到了眼花撩乱,女性实际上一直关心的只是关于自身肉体快感的那种新风格。 “女人一直喜欢关于她们肉体的那些东西;她们要求以更形像化的方式表现其肉体以及四肢和躯干没有剧烈活动时的那种灵活性,微妙的肌肉运动及光滑皮肤下骨骼的力量,厚薄轻重的有节奏地变化,都能够被身体明确地感觉。”遗憾的是当我们在重温服装史的发展时我们会接触到这样的一些事实。在欧洲服装发展历史上,女人的服饰只能是个人的秘密。有些东西是不能通过服装本身来展示女性的肉体之媚的,通过时装来展示女人的躯体语言或是解释这一切似乎是现在的事情。现代的服装概念,有我们熟知的一个事实就是着装的舒适度,似乎服装的目的除了敝体之外就是一种舒适度,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不全面的,男性的服装,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已经基本上定型,并且已经具有了诠释男性服装的语言和表达语句的完整。和男性服装相比女性的服装,则是随便地从男性服装那里吸取了一些有益的成分,而并没有真正地对女性的服装进行什么发展,服装的现代性在某些意义上只是说服装的借用和对于过去时代的再度反向寻找的过程。普通人是不能从时装界来找到属于百姓自己的时装穿着的,时装的表演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都把人们的注意力放在了个人的肢体演绎本身。 时装化曾经使得女人从中世纪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女人为了争取穿长裤的权力几乎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现在我们的不少女性却在用所谓的中性服装或是男性化,来避免自身女性化倾向那样,这是对用来展示身体本身是一种反叛的行为,而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中有当年的反封建的女孩,一定要像男人那样参与社会实践的,她的一种外形化的方式,就是要穿男儿装,而这一点在一些西方的妇女观念中与旧时的作法也是一致的。这也会让我们能够进一步体会到,“今后需要有比单纯的女着男装更多的东西,女着男装带着太多的屈服于男性统治的味道。”女装在一些好莱坞的影片中才使人们相信,理想的盛装其实是和那些时代骄傲的淑女划成等号的,女性服装的成熟的魅力得到的,所说明的也仅仅是丈夫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的支持,在这个时候女性服装的发展只能是谨慎的和被动的。女性服装的反面则是用来描写高级妓女的优雅。其实女性的服装性意识的完成并不仅仅是女人自身来完成的。 十年以来。蕾丝(Lace)由一桩隐秘事件变成了公众事件,由一种艺术情感符号变成了一种商业实用符号,这一切可以当成一个有效的个案来关照服装中的两性权力关系。 在2002春夏时装展的天桥上,我们可以看到迪奥(Dior)“堕落贵妇”风格的黑色和金色蕾丝装,夏奈尔(Chanel)貌似纯洁的白色蕾丝长裤、阿玛尼(Armani)的红色窗花图案蕾丝裙、塞琳(Celine)的肉色蕾丝长裤……特别是阿玛尼的红窗花图案的蕾丝裙,在透明的白色蕾丝纱上,出现了中国东北农民的红色剪纸窗花图案,最含蓄的文化符号与最暴露的服装纠缠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勾引力和视觉的迷乱。蕾丝装同样带有强化女性身份角色的意识形态特征。但与以往的暴露相比,蕾丝装变得更加花样百出,并试图改写暴露时装与男性窥视癖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以往直接的暴露,还带有由于女性主动出击强迫观看所造成的轻微不适,那么,今天蕾丝装遮遮掩掩的暴露,则借助于蕾丝薄纱那种“雾里看花”的效果,将窥视者的感官和想象同时捕获。就这样,“蕾丝”作为一种最女性化的装饰,变成了一种有“女权”色彩的、貌似温柔的、但效果更佳的攻击性服饰符号。 如前所述服饰只有两项功能,一项是两性身份的权力较量,另一项是阶级差别的权力较量。蕾丝装饰意义变化的历史,同样也隐含了这些功能。在“女权”的外衣下,其实是一具欲拒还迎曼妙身躯。 2001年4月的一次拍卖会上,麦当娜的一件黑色蕾丝胸罩,以2万美元的高价被人抢走。蕾丝刺激了人们对麦当娜身体的窥视和形象的崇拜,同时,麦当娜也改写了蕾丝的历史:蕾丝作为女性服装的点缀物和边角料,突然坐到了服饰舞台的中央。当代的蕾丝服装时尚,将洛可可蕾丝那“优雅”的面膜撕了,也就是将洛可可服装的内在矛盾(色情欲望与古典风格地矛盾)公诸于众。“当代时装大胆而直接地让蕾丝为身体(肉体)的自由服务,没有半点遮掩和含糊。为了女性身体的自由,当代的蕾丝时尚,征用了服装史上的一个古老元素(洛可可蕾丝),并且同时将这个古老元素夹带的身分等级制抛弃了。它不再是宫廷贵妇的点缀,而属于街道上所有的女性”。 蕾丝从十八世纪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度夫人的胸口到大众情人麦当娜的胸口,无疑是一次消费的革命,平民(更多的人)代替了国王(一个人)消费着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女王。 “令人悦目的奇装异服/惹起一种放纵的感觉”这是是英国诗人罗.赫里克的诗,他实际上诉说的是服装中的色情意味。我想用这段诗句作为分析内衣的文化性格的开场白。在二十世纪以前,女人往往仅仅是在用内衣来展示女性的风采,但是内衣在文化情境下的不可展示性,也必然使这种消费和互动更加私人化,往往只发生在情侣之间。但是现在完全不是这样,就像紧身的胸衣没有掩饰身体和欲望一样,相反则是强调看了身体的某些部位所孕含的一种性感。作为服装一种的内衣现在的讨论有不同的看法,在<<时装的面貌>>中是这样解释的:内衣的目的是掩饰身体。可是女性内衣的目的却是显示女性的时髦体形。女性内衣制造了一种“受到节制的甜美形像”。内衣从某种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个从着衣到裸体的过程中间的一环,是一个中转站。遮掩和展示相辅相成,矛盾从而形成张力。 不知道哪一天开始,内衣女郎占据了城市中大部分交通要道上的一部分广告牌,她们健康、朝气蓬勃。她们不在是从着衣到裸体中的一环,她们就是曼妙的身段和欲望的想象。她们的目光与城市中的每个人相遇,在凝视中成为这个城市的欲望标准像。在生活模仿艺术、媒体打造一切的今天,每个城市中的女性都会在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下接受这种标准像,塑身、美体……一切为了更加自信。一切都融入到这个庞大的经济圈之中。可这一切全部会被另外的目光--我理解成那些广告牌背后的目光(男权的、父权的),做为终极的消费。最后只有到了男权的语境中所有的价值才会彻底被实现。消费是这个时代所有关系中的基点,“消费就是理想,消费更解恨”(艺术家郑国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蜚声国际的摄影作品标题)。而消费的动力就是欲望,欲望是推动城市这个巨大机器前进的动力。服装是一个混合着欲望和文化混合着一切社会性的必须之物。它既文明又野蛮,既粗鲁又等级森严,它包裹着欲望的原初体--身体,修饰身体,并且用品牌锻造身份,在现代社会中打造出一个靠品牌的LOGO来辨认身份等级的游戏规则。 作为人类中各占一半的组成部分--男性和女性,在消费中的权力关系则是不平等的。女性解放自己,暴露自己,用美丽使自己自信,让性感成为财富,用款式、面料、打造自己,使自己变得优雅、时髦、可爱、性感。可这一切都是以男权的眼光为标准,同时也成为消费品,沦为“物”。而反叛的女权主义者,抛弃文胸,穿起有男性特征的中性服装,使自己的外表看起来不再柔弱,可这恰恰是对于强权的认同的表现,同样也陷入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的危机之中。这一切皆是由这个男权社会的根深蒂固的体制做决定的,有太多的“合理性”。我们甚至可以把一切简单的归结为经济的不平等或者私有化的存在。而盲目的女权运动的狂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年代的风光以后也逐渐被体制招安。成为为情欲尖叫的“蝴蝶”,使女权成为一种可笑的姿态,成为男权眼光中的病梅和盆景,并与之把玩。盲目的否定和乐观的维持现状都不是有效的文化策略。只有冷静的分析和建设性的研究才是最后颠覆不平等的有效路径。 参考书目: 《性别与服饰》 安妮•霍兰德 网上资料 《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 罗兰.巴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模仿与性别反抗》 载自《酷儿理论》 汪民安编 时事出版社 《这不是一只烟斗》,载自《福科集》 福科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封面女郎:凝视及女性性感的形而上学》 徐敏著 网上资料 《蕾丝时尚的文化分析》 张柠著 网上资料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们招募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一枚呀)
- 公益心理咨询招募来访者(长期有效) (八月)
- 思考等待与思考的相遇—心理咨询 (Marc)
- 生命之光:抑郁焦虑公益心理热线招募线上来访者 (蓝仙子)
- 心理咨询师在线答疑 (茱萸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