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多梦睡不好,内脏是否有问题!
来自:豆友173061760
是否每晚都有梦缠绕,睡眠不佳,苦不堪言,醒来后,仿佛一夜未眠。这和身体哪方面出问题了呢?
多梦,中医病症,是指睡眠不实,睡眠中梦扰纷乱,醒后感觉头昏神疲的症状。多梦常与失眠相伴,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并有头晕健忘等症为主要表现。
多梦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梦境纷纭、睡卧不宁。夜间多梦往往睡眠质量低下、白天精神不振。

梦怎么来的?
其实做梦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现代医学的研究就是,梦是潜意识的反映,是欲望的产物,是白天过度压抑的释放,白天干不了或者不敢做的都可以在梦里实现。白天可能戴着各种面具,晚上入睡后,全身放松,毫无戒备,真正的想法就会浮现出来,形成梦。
但是从中医角度来看就不一样了,从阴阳解释,一说认为外邪入侵人体引发梦境,也有认为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还有的认为情志所致(日有所思,也有所梦),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解释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引发梦境。
当然,所谓的失调,并不一定代表疾病,大多是指身体暂时性失调,比如想问题想多了,思虑过度伤脾了,这几天老是熬夜,伤到肝肾了诱发做梦等等,后面再详细说下几种情况。
健康人会做梦么?
庄子云“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健康的人应该是无梦的,闭眼再睁开就是一觉了。
但是完全做到这点的不多,试问谁没做过梦呢,无非是多和少的问题,人生于凡尘,不正常的是多梦,一闭眼就是梦,整夜都在做梦,还不是一天两天,是长期的,甚至噩梦连连,吓的不敢睡觉,很痛苦!
《黄帝内经》将梦称之为脏腑附体,这通常反映身体内存在问题。

1. 心脾气血两虚证
证候:失眠易醒,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沉细弱。
治则: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主方:归脾汤加减。
2. 痰热扰神证
证候:不寐多梦,头重头晕,咳嗽痰多,胸闷,纳呆,心烦懊憹,口苦,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痰、安神定志。
主方:清心涤痰汤或黄连温胆汤加减。
3. 肝郁血虚证
证候:不寐,多梦,精神抑郁,喜叹息,面色淡白,容易疲劳,舌淡,脉细弱。
治则:疏肝理气、养血安神。
主方:酸枣仁汤加柴胡、夜交藤、珍珠母等。
4. 心虚神怯证
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则:养心安神。
主方:琥珀养心丹加减。
5. 中焦不和证
证候:失眠多梦,脘闷嗳气,腹胀不适,大便不爽,苔厚腻,脉弦滑。
治则:调中和胃。
主方:平胃散加神曲、山楂炭、炒麦芽。
日常预防
1. 尽量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忌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2. 参加精神力锻炼的运动,提高神经的调节能力。如太极拳等。
3. 生活有规律,晚餐七分饱,睡前不饮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4. 睡前不宜洗头,睡前洗头会刺激脑部神经,导致兴奋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正确的洗头时间应当以睡醒后半小时后最佳,可恢复精力。
5. 放松心情,对做梦不必过分在意,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减少思维活动,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紧张的脑力活动。也可以吃一些食物来预防如:热牛奶、水果、糖水、小米粥、酸枣仁粥、莲子粉粥等。
6.不要轻易使用催眠镇静药物,因为药物会导致晨起后困倦感、易成瘾、停药后反弹等副作用。如果出现多梦,从自身心理找原因或者求助于医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考 ▏中医不是后继乏人,而是后继无人? (豆友173061760)
- 3.肠胃不适—小妙招视频 (豆友173061760)
- 2.治疗鼻炎—小妙招视频 (豆友173061760)
- 1.预防感冒—小妙招视频 (豆友173061760)
- 春分 ▏春天的花儿还有这些功效,你知道吗? (豆友17306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