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组功能超越体验分享
九月海子
豆瓣最近发生的这些事件似乎与豆瓣的开发团队的开发思路(或许还跟开发速度有关?)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以下的分析有那么一些道理的话,那么似乎已经到了豆瓣开发团队需要集中精力想办法解决的时候了。 豆瓣最初提出的口号是“以书会友”,主做书评,后来增加了电影和音乐,可也只是以评论为主。对某一具体出版物的体验分享(通过收藏功能实现)与评论应该是豆瓣的核心功能。你放在自己博客公告栏里的“在读在看在听”豆瓣收藏秀似乎永远不会有你在豆瓣小组里的发言链接,我相信大多数用户都会认为没有必要。 而当越来越多朋友加入豆瓣之后,小组的功能逐渐超越了书评影评乐评的功能。小组其实是社区,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论坛(BBS),只是在豆瓣小组里,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自由创建任意子论坛。其实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豆瓣都是欢迎的。豆瓣从来没有声称自己是一个小资的社区,也从来没有宣称自己高人一等。 小组功能超越评论,应该不是豆瓣的初衷,可如果我们量化分析的话,目前在豆瓣里参与小组讨论的用户数量,确实要比参与书影乐评论以及为书影乐添加标签的用户数量要多。 而豆瓣团队似乎应该在这个时候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小组的讨论可以自由得没边没沿,但最终是不是应该落实到书影乐关联的主题,让小组讨论对豆瓣的核心功能更有所助益?又能怎样避免一些对豆瓣不利的节外生枝的小组话题?(豆瓣小组已经在权限上对小组进行优化) 请原谅偶对豆瓣的这些不成熟的“指手划脚”,支持豆瓣,抛一小砖,希望引玉,也欢迎板砖。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1000到5000人的重音乐小组解禁中 (左胸上的吸盘)
- 我家住豆瓣胡同 (。)
- 【疑问】 (Mediterranean)
- 唱吧被封歌还能在那里吗? (青丘)
- 一个 (丁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