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点映|《太阳总在左边》南京观影
咏絮
活动须知
活动场地:南京大华大戏院(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67号)
活动时间:4月14日(星期六) 15:00
参与注意事项: 1.发起人并非电影院工作人员,也非电影创作者,而是爱好电影的观众。活动地点时间均由大象点映微信公众号提供。 2.参与者在购完影片后,请加我微信号入群。具体相关细节将在微信公众平台公布
入场要求: 1.尽量提前到影院门口获取电影票,电影票座位号以时间先到为优先,具体消息入群通知 2.因特殊原因而迟到者需提前与发起人联系,并提供姓名电话等信息。
票务原则: 1.影院必须达到相应人数才可以放映电影,目标为45人 2.因影院为保障放映成本,若未达观影人数,则不放映。放映不成功全额退款(大象平台解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积极转发,促进上座率。
活动详情
2010年,松太加决定亲执导筒,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太阳总在左边》。
在此之前,他以摄影和美术身份参与了著名导演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和《老狗》等影片的拍摄和制作。他被称作是藏族第一个专业摄影师。
《太阳总在左边》的故事灵感来自于他在家乡安多藏区偶然听到的一则真实事件:两兄弟因为一起意外,导致自己的母亲去世。
在这部处女作中,松太加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新导演的锐气,和在表现藏区题材电影时的精准在地视角。
有别于一般救赎题材电影,松太加在《太阳总在左边》中放弃了用宗教信仰作为救赎之道的套路,比之宗教救赎的苍白无力,生活本身更有力量。这样的救赎方式既符合东方人的生命感悟和文化特性,更符合藏族人对于生活和生命本质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受米兰·昆德拉小说《慢》的启发,松太加在影片中展示了一种从容、舒缓的诗意叙事节奏,并在德格才让内敛的配乐中让观众和片中主人公一起体验和感悟生命。
这份锐气和精准,让《太阳总在左边》成了2011年受关注度极高的独立制作,先后入围了包括第6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在内的40多个国内外电影节,并斩获第30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大奖”。
影片同时获得了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包括著名导演许鞍华在内的评委会评价,《太阳总在左边》演绎了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动人故事,具有不同凡响的电影素质。评委们对影片刻画人物个性的手法和所展现的藏族文化印象深刻,认为作品让人们感受到来自一部民族特色新电影的“强有力的声音”。
导演松太加也格外偏爱这部处女作。他曾说这是一部“干净”的电影,希望10年以后还有人愿意观看。
这部作品是他计划中的“西藏阳光三部曲”第一部。但因为央金拉姆的出现,让他在三部曲中间穿插拍摄了一部计划外的电影:《河》。(本片两星期前已登陆大象点映)
两部作品虽然侧重点有所区别,但探讨的都是家庭和情感。
这两部作品此前都在各大影展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但一直无缘和观众在大银幕见面。这一次,你有机会在大象点映发起点映,甚至两场联映,清晰看到松太加从《太阳总在左边》到《河》之间的创作积累和变化。
一生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你觉得“迈不过去的坎”,《太阳总在左边》告诉我们,人生无常,但生活本身总能让我们得到救赎:
我们也总会在和家人的相处过程中产生各种隔膜,但《河》告诉我们,那些隔膜就像冰封的河流,总有解冻之时:
——文字来源于“大象点映”微信公众号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杂志|《看电影》杂志2025年第05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杂志|十月刊-爆款100 (蒜 | BOY A 🌈)
- 【寻片:一部科幻片】 机器人、末日灾难、人工智能 (时线)
- 杂志|《看电影》杂志2024年回顾 (杂知盒子)
- 杂志|《看电影》杂志2025年第04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