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族-分析】 (来自【互动百科】)
王周鹏(人固有一死,Valar Dohaeris)
快闪族-分析 快闪族快闪族其性质是:突破渴望,超越自己,闪电式聚会。对此,有专家认为,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内心关注却在减少,“快闪族”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通过一种有时甚至是“无厘头”的游戏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张扬自我,跟社会开一个玩笑,实际上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在一个群体中宣泄青春的各种情绪,满足一种心理需要。但这种行为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损及他人,同时要注意安全。 现代社会人们内心的交流减少背景下,“快闪族”的出现,可以从三个角度看待,首先,从表面看是通过“无厘头”的游戏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张扬自我,第二,就是寻求一种刺激,第三,现代社会年轻会常感觉到“无价值感,无意义感”,在日本被称作“无气力”,即没有生机地活着。我认为年轻人“力比多”充沛,但很多时候无处消耗,快闪运动提供了平台,宣泄青春情绪,于是风行起来。 快闪族所做的大喊大叫等被视作莫名其妙的动作或者没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快闪族强烈地希望通过刺激,张扬自我,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进而“影响周围人”,吸引他们的注意。 采用这样激烈的形式的人可能具有比较强烈的“冒险心理”,敢于尝试,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攻击他人的快闪族是因为安全感不足。同时,快闪族心理也是一种逃避现实压力的选择,他们在寻找刺激的过程中,从破坏性的行为中寻求满足自己本能上的快感。起初可能是从无意识的伤害到别人,如果当事人做出受到性侵害类似的尖叫、害怕、手足无措等反应,则会使实施者得到鼓励,进而使其有意识地伤害他人以获得快感。 通过一次“快闪”行动,他们的因寻求意义,即自我而产生和郁积的焦虑得到了暂时的释放,在强大的现实和社会面前的软弱和无力的感觉得到了暂时的纾解,可当通过“快闪”建立起来的“虚幻自我”头上的光环黯谈下来时,他们隐隐感觉到了这个“自我”背后的虚无正张着那可怕的大嘴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因为“快闪”的背后一无所有,它并不指向任何意义,于是,或许这正是另一次“快闪”行动或者与此相类似的行动开始的时候了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停止的步行街】主题快闪召集人马啦!!!! (City game)
- 【12·22末日定格】活动记录 (王周鹏)
- 全球城市恶作剧IMPROVE EVERYWHERE (王周鹏)
- 梦幻般的场面,最受欢迎的求婚现场,点击率仅次于威廉王子大... (王周鹏)
- 【七月快闪,登上五月的风】 (王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