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学,非学术,乃学道

豆友3885817

来自:豆友3885817
2010-06-01 23:28:2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瓣儿

    瓣儿 2010-06-02 21:09:20

    深有同感。

  • S

    S (我就这么安静的躺着) 2010-06-02 21:11:25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 阳光小菜刀

    阳光小菜刀 (我爱阳光) 2010-06-03 01:02:55

    之所以为圣人,肯定有超出常人之术,而圣人之学是可以供常人学习和效仿甚至再延续发展的,如果首先就盲目地从实践中去寻找,作为一个常人,要多久才可以到达圣人的地步,就算是实践了,他的所做所为会不会就是正确的?圣人已在我们之前做出了好的总结,我们必须先学习其道肯定其道以后再做有意义的实践,其目的一是检验圣人之道,二是实践圣人之道做为己道。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学院里,学习圣人之道是有意义的。

  • 我是我的倒影

    我是我的倒影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010-06-03 06:25:03

    圣人之道需要检验吗?

  • - ̗̀(๑ᵔ⌔ᵔ๑)嗷呜嗓

    - ̗̀(๑ᵔ⌔ᵔ๑)嗷呜嗓 ((╯‵□′)╯︵┻━┻ 掀桌) 2010-06-03 07:36:30

    好。。。。

  • 皇后大盗

    皇后大盗 (向偶像致敬) 2010-06-03 09:01:27

    真好 真好!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3 10:18:42

    学圣人,从而成为圣人?圣人学谁,成为圣人的?

  • 司马辽

    司马辽 (棋中能见天地之道) 2010-06-03 13:27:56

    不愧唯心学之大家

  • 行云随风

    行云随风 (为生活中的小惊喜而喝彩) 2010-06-03 13:41:57

    中国现在还是忙于建设经济,而没有主流的价值观。过去无论是服从帝王,还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革命,人们终归是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观,有一个精神支柱,以此为终点为毕生奋斗的目标,不断的完善自身。

    而现今,开放了,人的思想也散了,学校只管升学率,毕竟知识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去验证,而个人的品格有能拿什么来衡量?

    我觉得人活着,是需要信仰的。这个信仰或许是仁义道德,或许是宗教思想。倘若只是信仰一些金钱物质类较为肤浅的可以衡量的东西,那么这个人的人格心理自然很难达到平衡。

    圣人之学也好,心理学哲学也好,都是希望人能够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身外之物。

    以上,个人理解。欢迎赐教~

  • ronoun

    ronoun (Hello..stranger) 2010-06-03 14:22:28

    楼上讲得真好

  • snlchina

    snlchina (纯净,安详,积蓄能量,充实自己) 2010-06-03 14:46:13

    楼主悟的很对。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3 18:38:44

    回 行云随风: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就我而言,学习儒学、国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安身立命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宗教式的,而是牟宗三先生所说的“尊理性”式的,即不仅尊纯粹理性,更要尊实践理性,也就是道德。学习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最终也能达到这种体会和认识,康德说自己的三大批判是为了回答三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的理解是,认识现象世界;“我可以我应该做什么”,我的理解是,应该做一个好人,也即追求道德;“我可以希望什么”,我的理解是,可以希望幸福。

  • 33来迟

    33来迟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2010-06-03 21:31:37

    楼上 讲的真好。、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3 22:32:59

    圣人,给了我们造神的理由。。。

  • 司马辽

    司马辽 (棋中能见天地之道) 2010-06-04 18:52:05

    当人们象一盘散沙一样无助时,就会需要英雄需要神。这很自然,有神也没什么不好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4 22:37:09

    圣人的存在给了我们把一些装成圣人或被别人捧为圣人的大奸大伪甚至暴君独裁者“造”成圣人的理由。所以才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说法。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0-06-04 22:38:51

    [内容不可见]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4 22:59:58

    圣人经过历史“净化”而打造出了的吧。对眼前现实不满,很容易理想化远处的一些人物。

  • 阿飛

    阿飛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2010-06-05 00:45:22

    有恩于人而不自持,害则不生。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以君子时感恩于天,守静默以生淳和,感天地覆育之恩,不辜至道生成之得,修善行正,反朴还元则无害而生于恩,以三返一,与道合一。而小人则无视于此天地道德之机,心系荣辱,随波逐流,神散则殆,自生自灭。      天道无恩无害,之所以名之有,则为万物自取之。道德上士,感天地之恩,遂仿天道之德,不以施予为恩,不以不得为害,则得、予自然,守道行德。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5 08:07:55

    圣人小人之分,是蛮可爱的价值宣扬、判断。实际上,谁会说自己小人呢?说别人小人时,无非是抚慰自己不舒服的心理,抬高自己。

  • 徐愚航

    徐愚航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2010-06-05 08:53:02

    大道无术。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5 10:47:15

    圣人其实就是具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这种人我相信历史上是有的,当然也许有历史距离给我们美化甚至神话他们的理由,但如果历史记录是可信的,则我们也没必要怀疑这种人根本不存在。今天我们虽然看不到圣人了,但我相信大丈夫、英雄、君子还是在中华大地上存在的,有这种人你就会觉得不管现实多么黑暗腐败,这个国家还是有那么一丝丝希望的。

  • 徐愚航

    徐愚航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2010-06-05 11:59:28

    楼上说得对。握手。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5 12:10:42

    看来 只能相信,而不能看见,即使这样的人出现在身边,也是看不见的。在远处的人,就可以任意想象成完美。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5 21:19:31

    能看见的,这样的人曾出现在我的身边。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7 09:53:12

    当然我说的不是圣人,而是君子,这种人还是有的,不过也极少。

  • snlchina

    snlchina (纯净,安详,积蓄能量,充实自己) 2010-06-07 10:22:16

    不是没有,只是大隐隐于市吧。

    只有到水落的那一天,你才有可能看到石头的出现。其实它们一直都存在。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7 10:42:25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就像老子西出阳谷关,他去哪了?有道伴之。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7 11:04:48

    人有多面性。有时有君子的一面,有时有小人的一面。看全面,不知是否可能,不知有多难。好到没坏处的人,坏到没好处的人,应该是一样多吧。

  • 徐愚航

    徐愚航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2010-06-07 19:53:21

    中华文明还有另外一条隐线,这也是我一直在找的。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7 20:28:46

    我觉得好坏、善恶必须要分层次。比方说很多纳粹军官在小道德上是好丈夫、好父亲、好下属、好将军,然而却是杀犹太人如麻的刽子手。君子应该是大方向、大道德上近乎完人的人。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7 20:28:46

    天道万化,不分类群、种族、民族、群体...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0-06-07 20:30:14

    [内容不可见]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7 20:33:50

    在基督教历史文化中,犹太人向来被鄙视,属于罪人一族。。。

    对犹太人XXX,在那样的文化中,属于正义的行为。

    人类的价值观,好比爱管闲事的警察,常常会牢狱人身,牢狱人心,有时血淋淋地杀人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7 20:35:36

    按照 弗洛伊德来说,文明就压抑群体的欲望,强制群体的欲望,必然造成不满。

  • 徐愚航

    徐愚航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2010-06-07 20:37:33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7 20:49:20

    不必教条。。。有个庄严样子,就有道了,就得道了?

    宇宙的秘密,生命的秘密,谁知道?不知道,就不能乐哉乐哉了?

  • 徐愚航

    徐愚航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2010-06-07 20:59:16

    和教条无关。道德经原句而已。要是认为是教条也没办法。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07 21:02:18

    显然是拿来发泄心头之不平的。。。这样用老子,实在是不体现水平。呵呵

  • 皮皮。嘴

    皮皮。嘴 2010-06-07 21:09:03

    马克

  • 克隆人

    克隆人 (XD我的淘宝店铺名:红夜之城) 2010-06-07 21:40:27

    是的,我也这样认为,中国的学问就是在教怎么做人

  • 藤影閣主
  • 居然

    居然 2010-06-07 22:02:17

    楼主说的很棒! 只是我接受这些思想,就是在大学里选修了邓老师的课而知道的。 或许真的很幸运吧!呵呵

    也祝福大家可以好好地修习下去

  • 豆友3885817

    豆友3885817 楼主 2010-06-08 09:49:21

    楼上可真是幸运,我都空活了快三十年了才真正领略到儒学的魅力并找到人生的希望。儒学确实最强调的是人生的实践,很多理论很强的人这一点上不一定强,所以确实要好好地修习。握手。

  • Ziggy Stardust

    Ziggy Stardust (我会蜕变我会化身就像外星人) 2010-06-08 10:17:30

    深有同感

  • 宇文軒

    宇文軒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010-06-08 10:42:31

    即便是這個社會何其物欲橫流,何其道德敗壞,還有那么一部分人在生活工作之余會來豆瓣這樣相對純淨的地方討論孔孟之道,給日益浮躁的心靈來一劑清新潤澤的良方,便已很好了!!!

  • 宇文軒

    宇文軒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010-06-08 10:43:27

    即便是這個社會何其物欲橫流,何其道德敗壞,還有那么一部分人在生活工作之余會來豆瓣這樣相對純淨的地方討論孔孟之道,給日益浮躁的心靈來一劑清新潤澤的良方,便已很好了!!!

  • 壶碟会上探花郎

    壶碟会上探花郎 (……) 2010-06-08 13:14:58

    RP的问题……被我在帖子和re里顺手提过一笔: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26638.entry

    2010/6/7 司马光其人,我很不喜欢 司马光的知识学问确实很好,写资治通鉴的主,史料收集的功夫确实了得,但是才华智慧,实在是不怎么样,所以见识都很一般。而且在我看来,整理资料确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本领,数据存储器,人肉硬盘而已,只不过是见过的东西多,看过的书多而已,大半是因为年纪,小半是因为时间,那些书,我也能看,我看完了也会知道那些东西,这些都不稀罕,难得的是从书里看到东西,提炼总结,提出见解。这个比的就是才华和智慧了,纵然是看过一样的书,但有些人的思考就是达不到那样的深度。在这个意义上,他远比同时期的欧阳修苏东坡差的要远 这些都还姑且可以不论,这回我就单想说说司马光看人论事的方式。看几件事情: 1,宋仁宗没儿子,过继了堂哥家的孩子做太子,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宋英宗对自己生物学意义上的爸爸该怎么称呼的问题。这有点类似后来明朝的大礼议。欧阳修等人认为,再怎么着那也是亲爸爸,所以主张依然可以叫皇考,而司马光则主张只能对社会学意义上的爸爸,也就是宋仁宗,称呼皇考。当然了,这个争议呢,各有一面,尊亲本来就是礼的两个构成元素,双方各执一端,那自然是都有不全面的地方。但是呢,司马光竟然说,有些人吧,只知道讨皇帝开心,什么都顺着皇帝说。这其实就不是在谈具体的问题了,而是人身攻击,针对对方的人品 2,司马光后来和王安石因为变法的事闹的乱七八糟,把王安石整倒后招回了苏轼。苏轼当初曾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结果被贬谪出京城,到了地方上去做官。司马光也反对王安石,于是就认为苏轼是自己人。其实苏轼是很客观而且有眼光的,他并不反对变法,而是对王安石的变法方式有疑问。果然,苏轼当初对变法所提出的质疑果然都是后来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因素。而且苏轼在被贬期间,通过具体的工作体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当时问题的所在,所以回来之后,苏轼不但不支持一切改回到变法以前,而且甚至还建议王安石的某些建议要更加大力度的执行下去。司马光这时候肯定肠子都要悔青了,因为当初他把苏轼调回到中央,其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到一个自己人而已 3,司马光要说,作为熟悉史料的大学问家,应该有点看人的眼光吧,从古书里看到了那么多人,也算是阅人无数了,结果呢,他不但把苏轼错当成了自己人,就连当初跟他作对的王安石,那也是他一手栽培的。后来没办法,又只好亲手把这几个人打压下去。司马光还有个看得上的,而且是非常的推崇,拍着那哥们的肩膀,那叫一个亲切:“如果天下人都跟你似的就好了。”那哥们也确实有才华,写的一笔好字,宋四家有他一号,便是那和苏轼齐名的蔡京。司马光啊司马光,天下要都是蔡京,那还能好得了吗 其实概括来说,司马光的问题主要就是三个方面: 1,一切都是以是不是和自己的立场一致为准,容不得异己,即使对方是为了工作,一心为公。所以司马光提拔王安石,后来的招回苏轼,乃至力挺蔡京,那都是以为那是自己人,能帮着自己,而不是在考虑这人是不是对大局有用 2,看人不准,想找自己人,却压根不知道谁是自己人,提拔个王安石,结果给自己找了个对立面,把苏轼从地方上调回来,也没想到竟然苏轼不保守,等遇到了蔡京,简直那就是错的离谱到家了,那蔡京就是个演技派,恰恰就是一切都顺着司马光,不知道司马光是不小心上了当,还是故意的没看出来 3,自我感觉(或者是自我标榜)人品很好,其实根据以上的两条来看,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司马光觉得自己人品好,所以就时刻惦记着要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凡是和他意见不同的,就要从道德角度去攻击对方,比方说对方只会说皇帝爱听的话。这一招是很厉害的,因为这让对方无法辩解,其实这和文字狱是同源的,就是把对方的语言按自己的需要去引申,引申出自己想要的意思,然后加以攻击。而司马光呢,则把自己当成了道义的化身,自我标榜为一切为公,那么凡是与他对立的,就都是一心为私,张嘴闭嘴“我这是为了工作”,一切都是革命需要,于是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这个意义上,司马光和晁错还不一样,晁错那是真的一心为公(当然了,晁错的问题也恰在于此:他太不把自我利益当回事,所以也就想当然的认为,大家都不该把自我利益当回事,这让他的支持者非常的少) 所以呢,司马光其实就是个典型的党同伐异拉帮结派的家伙,而且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要用人身攻击的手段,可以说浑身都透着中国古代乃至当今官场这些最恶劣的习气。小苏说司马光是人品好而才能不好,我看这话很有可能仅仅是出于客套而已 其实这个也不能全都怪得司马光,这也是人们的一个通病,仿佛人有一项好处,便应当处处都是好的,有一点毛病,则全部否定。所以当人们鄙视蔡京的人品时,则干脆说宋四家的“蔡”是蔡襄而不是蔡京,甚至还有民间故事说刘墉是状元,而和珅就是靠打灯笼混出来的草包。其实这种德才不兼备的人才是大多数,著名的比方秦桧,一肚子好学问,状元出身,我们身边也比比皆是,比如大学毕业一身毛病,那就是因为学校里根本不觉得这是问题,所谓的“三好生”,大部分都只是看看考试成绩。当然了,人品和才能要是能兼备,那当然是很好的,但是才能这个东西,要考察已经很难了,但起码也还有考察的办法,而人品则是彻底的无解,人不到死,没有定论,远如周公王莽,近如汪精卫林彪。所以说呢,人品这东西,等考察出来了,也没意思了,于是就干脆不要考察,所以说呢,我是一贯是力挺曹操的唯才是举,也许曹操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下的特殊需要,但我则看这是一般的困难面前的一般解答。当然了,这就需要用人才的人有更高的才能,可以驾驭得了那些人品也许并不好而才能很高的人——而且最好,这人的人品还是好一点的比较好1:47:59 | 写入日志 | 故事 Windows Live 上的联系人 评论 (3)

    H Miller - 1 天以前 德才并举也要靠制度保证。 GUO Chen - 1 天以前 制度是最靠不住的,相信制度还不如相信扔硬币。姑且我们不考虑舞弊问题,默认所有的制度都能够严格的贯彻执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得出制度的可笑。制度也许(我只是说也许)能选得出才能好的人,但是制度不可能选得出品德好的人 制度是什么?就是一件事情该怎么做,立个标准。一旦有了标准,那就没人再去追求什么德或者才,而是只追求达标。“才”或许还能立个标准出来,必须懂多少东西,必须看过多少书,写个文章,做点题目,这些都是客观的,可以考的,但这就必然的,无法避免应试教育和考前突击这类现象。古之科举,今(就是今天)之高考,无一不演化成为了扼杀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工具 品德就更没法通过制度来考察了,难道去数一个人给孕妇让过几次座,给灾区捐了多少钱?那就必然会带来做秀,出现“为了凑数而行善”的现象。这种“道德应试”的行为,也显然不能算是好品德的表现吧。而且,就如前面我提过的王莽,那篡位以前,考察吧,完全就是个大忠大贤,周公倒反而是有一笔僭越的记录在案 也就是说,有制度,就要有标准,有标准,就会有达标。而且呢,由于标准本身是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并且由于有制度,有标准,所以就要对达标的发放比如合格证之类的东西,并且往往是只认证件不认人。于是笑话就来了,比如老帖里提到过的,没看到身份证,即使认识这个人,也不能认可这人的身份,或者,明明是个满头白发走路都不稳当的老头,但是没有老年证,所以我们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公交车上不让座,因为没有老年证,怎么证明这是个老年人——其实这个是西方的所谓“一刀切”,这个行为也是贯穿在西方的整个行为体系里的,比方西方人吃药,只有比如“孕妇禁忌,儿童减半”之类的说法,但是大体上还是所有的人一样的药,而不像中药一样看人开方——所以呢,最不可靠的就是制度,但我最希望的就是有制度,而且严格的执行制度。因为有了制度,就有了空子,就看会钻不会钻 总之,制度这东西,你得反复的思考一下,最不可迷信,在制度内做恶,“合法的不合理”,出现的还少吗 GUO Chen - 1 天以前 想来那些口口声声制度的人,心里也没准都是想着,要在制度的缝隙里求得一点渔利的吧……我这也是学了一学司马光,哈哈,向古人致敬

  • 搁浅

    搁浅 2010-06-08 15:31:50

    孔孟在心,万箭穿心。

  • 无功

    无功 2010-06-08 17:28:23

    其实这个组里的同学不都是有此觉悟的吗?这样的人还是不少的

  • 何足道

    何足道 (人生一世,从容二字.) 2010-06-17 11:44:05

    认同,人一生学习的就是怎样做人.我们现在很缺少这样的学习,我们不懂做人.不懂感恩,不懂付出.不懂孝顺.圣人所言,就是让我们知道怎么样更好的做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改善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活出自己.

  • 大树泉泉

    大树泉泉 (仁者善忍,忍者亦仁,仁者无敌) 2010-06-18 15:28:36

    个人认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谈一下经济和精神的联系:当一个人钱多了,人的欲望也会膨胀,有的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这样思想也难控制,色,贪,谎,都出来了。所以我个人认为邓小平的话含有隐喻。诚信社会,和谐社会如何建立?没有“解放思想,事实求实”的态度绝对是句空话。

  • 大树泉泉

    大树泉泉 (仁者善忍,忍者亦仁,仁者无敌) 2010-06-18 15:33:07

    人是个聪明的动物,如果没有宗教信仰制约的话,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回顾历史,中国哪个朝代没有宗教信仰?朱元璋是道教,唐朝更是佛教与道教的结合。老外也相信科学,但为什么美国总统宣誓时要交接圣经? 为什么日本首相要参拜靖国神社?

  • 格格巫

    格格巫 2010-06-21 19:13:08

    拜托...

  • 漠落沙

    漠落沙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2010-06-21 23:06:05

    是愤世嫉俗还是自命不凡玩世不恭呢,是理想主义还是非理想主义或者无理想主义呢,其实这之间的距离真的很小,小到一不小心就会分不清自己所处位置。我认为现今社会却有需要我们拍案而起的地方,所谓文明确实有需要我们质问甚至斥责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泯灭人性,如救人的学生,如工人的朴实,如奶奶的无奈。。。我们欲鞭笞有所不可为需先清楚该如何为之更重要吧。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0-06-22 00:00:38

    [内容不可见]

  • 恋凡

    恋凡 (新的生活就要来啦) 2010-06-22 07:53:1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应该并非如此简单,观王之一生,可谓三不朽。然而其用兵诡谲处,阴着叠出,有违圣人之仁道,有时甚至自己做违背原则的事来制恶,但其用心无疑是为民生大计。总的来说应当是以心御行。以此观之,大学教学不能一概而论,强调实用,并不等于放弃深度,反之,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实是一大乐事。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圣人之道,但是应让他们有基本的原则,以此来让他们驾御自己的行为,这才是圣。只是个人观点~

  • 超与反超

    超与反超 (الجَبْر) 2010-06-27 02:09:13

    人心何时古过?范进们的十年寒窗就和升官发财没关系吗? 批评现代还算有点现实意义,幻想出一个美好的古代就大可不必了。

  • 门前老槐

    门前老槐 2010-06-27 06:21:04

    圣人的功名利禄,叫着 伟大的入世。。。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9434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