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别三分钟热度,顺利养成新习惯?
LTimE

参考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作者:古川武士[日]
养成一个习惯会经过三个时期: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
从第一天至第7天,可以看做是一个时期,前面两三天容易让人兴奋,一切充满新鲜感,做起事来很高效,但是到了第四天之后,就开始觉得没劲了。
解决方法
①,从婴儿学步开始。婴儿刚学习走路的时候,步子迈的很小,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也要从一小步开始,比如你想养成写文章的习惯,刚开始可以只要求写一句话。设定最容易执行的门槛儿,就可以不知不觉的度过7天了。
②,记录,留下脚印。当你开始婴儿学步的时候,可以记录每天自己完成的情况,完成的当天打勾,未完成的打叉,把记录的内容降低到最少,就不会觉得麻烦了。通过记录,可以让你从已完成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反省偷懒。
从第8天到21天是第二阶段,在这期间我们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婴儿学步”了,行动的难度逐渐增强到我们原本要求的程度。比如过去7天每天写一句话,那接下来的十几天,要慢慢的提高到800字了。难度增大了,怎么办呢?这个阶段也有三个对策:
①,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变成固定的模式,即固定时间、地点、做法。行为模式化之后,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事会感觉少了点什么。
②,设定例外规则。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可能当你有一天工作量特别大,身体又不舒服的时候,就没法写800字了。因为突发情况中断行动,也会让人产生无力感和自责。因此,设定“例外规则”,当你生病或者加班很晚才回来的时候,允许自己只写一行字或者简单的记录一下想法。这个例外不是放纵自己,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保持计划弹性。
③,设定持续开关。“持续开关”是能激励你继续往下做的消防法,有两类,一类是糖果类开关,能让你产生快感,比如奖励自己某个东西;一类是触发型开关,让你产生危机感,比如罚自己不能吃最喜欢的事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奖励还是处罚。
第22天到30天最后一个阶段,容易让人产生倦怠,因为可能会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或者因为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觉得“好烦躁”,“好无聊”。在倦怠期,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度过最后的难关。
①,添加变化。一成不变的生活会消磨掉人的激情,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放弃行动。所以需要花点心思寻求变化。比如不像往常那样在空白文档里面写作,而是把空白的背景设置成漂亮的信纸;如果你想培养跑步的习惯,在这个时期就可以更换跑步路线。变化,可以让你以崭新的心情重新出发,告别单调的生活。
②,计划下一项习惯。根据作者的经验,当你把一个习惯完成到80%,也就是进入倦怠期的时候,如果开始制定下一个习惯,不仅会提高现阶段的行动力,也能够以崭新的心情投入新的新习惯中,一举两得。
总结一下,盲目的坚持很难把习惯养成,利用一些技巧,才可以将好习惯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