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爾奇批判本全集(KGA)出版目錄以及出版計劃
Ananke
以下是特洛爾奇批判本全集(Kritische Gesamtausgabe)的出版目錄。從原初的特洛爾奇出版計劃(http://ernsttroeltsch.de/kritische-gesamtausgabe/veroeffentlichungsplan/)來看,今天已經出版的卷集(https://www.degruyter.com/view/serial/16036)稍有出入。另外,第三卷、十至十二卷未出,但可以看到計劃的具體目錄。另外,新增了第二十三卷(《巴登大公議會中的發言、投票與報告(1909-1915)》)與第二十四卷(《早期文獻補遺》),2022年皆已出版。
卷一 神學與宗教哲學論文集(1888-1902)(出版年份:2009)
慕尼黑藝術展(1888)
哥廷根大學神學博士論文:約翰·格哈特與莫蘭頓思想中的理性與啟示(1891)
蘇德曼的故鄉(1893)
宗教的獨立性(1895-1896)
我們百年來神學的歷史根基(1895)
回擊與糾正「清除宗教」一文的作者(1896)
現代半唯物主義(1897)
莫蘭頓的事業(1897)
莫蘭頓400週年誕辰(1897)
卡爾·霍斯滕(1897)
歷史與形而上學(1898)
論神學境況(1898)
李夏特·羅德(1899)
李夏特·羅德,紀念演說(1897)
紀念特蘭西瓦尼亞(1899/1900)
哲學家恩斯特·海克爾(1900)
科學的境況及其對神學的要求(1900)
李夏特·羅德(1901)
萊布尼茨與敬虔派的起源(1901/1909)
十九世紀的神學與宗教科學(1902)
卷二 書評與評論(1894-1900)(出版年份:2007年)
卷三 百科全書與詞典文章(1897-1914)(待出)
《新教神學與教會百科全書》詞條:
啟蒙運動
自然神論
德國觀念論
英國道德哲學家
十九世紀
《歷史與現今的宗教簡明詞典》詞條:
基督的職責
調和的使命
上帝的協同工作
教義
教義學
終末論(四):教義學
救贖論(二):教義學
上帝的審判(二)
律法:概要
律法(二):教義學
律法(三):倫理學
信仰(三):教義學
信仰(四):信仰與歷史
信仰(五):信條,教義學
上帝的恩典(三):教義學
恩典的方法
救贖的事實
教會(三):教義學
基督教自然法
啟示:教義學
預定論(三):教義學
宗教的原則
新教(二):與文化的關係
神義論(二):系統論述
基督宗教的進一步發展
《宗教與倫理學百科詞典》中的詞條:
自由思想
歷史編纂學
觀念論
康德
卷四 書評與評論(1901-1914) (出版年份:2012年)
卷五 基督教的絕對性與宗教史(1902/1912)(出版年份:2012年)
卷六 宗教科學與倫理學論文集(1903-1912) (出版年份:2014年)
漢斯·托馬在海德堡彼得教堂展出的兩幅畫(1903)
十八世紀的宗教科學與神學(1903)
新教地方教會間聯合的民意調查
康德宗教哲學中的歷史性:兼論康德的歷史哲學 (1904)
政治倫理與基督教(1904)
神學家如何評價女性在教會中的投票權?(1905)
宗教科學中的心理學與認知理論(1905)
席勒,他的著作與德意志民族(1905)
當前世界觀中的啟示概念(1905)
宗教哲學的主要問題(1905)
國家與教會的分離,國家的宗教課程與神學系(1907)
現代精神的本質(1907)
康德在開端處(1907)
傳教動機、傳教任務與近代人文主義基督教(1907)
現代世界中的自主性與理性主義(1907)
宗教哲學(1907)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1907)
天主教與宗教改革(1908)
大衛·弗里德里希·施特勞斯(1908)
弗里德里希·瑙曼:明日三月二十五日50歲紀念(1910)
士萊馬赫與教會(1910)
宗教個人主義與教會(1910)
斯多亞-基督教自然法與現代世俗自然法(1911)
基督教的社會哲學(1911)
耶穌的歷史性之於信仰的意義(1911)
我們學者們的工作(1911)
對42期中第995行的澄清(1912)
卷七 近代基督新教與新教教會(1906/1909/1922)(出版年份:2012)
A. 與中世紀以及現代世界一般關係中的新教
B.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與宗教改革運動
C. 舊新教(十六、十七世紀)
D. 現代新教(十八、十九世紀)
卷八 「新教對現代世界的意義」論文集(1906-1913) (出版年份:2012年)
新教之於現代世界興起的意義(1906)
路德與現代世界(1907)
加爾文宗與路德宗(1909)
日內瓦人加爾文400週年誕辰紀念(1909)
加爾文與加爾文主義(1909)
加爾文主義的文化意義(1910)
《新教與進步》前言(1912)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1912)
卷九(上中下卷) 基督教會與教團的社會學說(1912)( 出版年份: 2021年)
卷十(上下卷) 論宗教現狀、宗教哲學與倫理學(1913)(待出)
緒論
神學與宗教的當代狀況
當代的宗教運動
現代主義
德意志國家的宗教
當代生活中的教會
宗教個人主義與教會
確定性:論亞拓事件的誘因
宗教與教會
中立的科學
回望近半個世紀的神學科學
基督教世界觀及其反潮流
基督教與宗教史
宗教哲學中的經驗論與柏拉圖主義:憶威廉·詹姆斯
基督教的本質是什麼?
宗教的本質與宗教科學
宗教史學派的教義學
無神論的倫理學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與赫爾曼的倫理學商榷
論神學中的歷史學方法與教義學方法:評論尼貝迦爾論基督教絕對性的文章
論宗教先驗問題:答復保羅·施皮斯
偶然性概念的意義
在現代世界中傳教
神學與宗教哲學中的邏各斯與神話
基督教與現代哲學關係在未來的可能性
卷十一 神學與文化史論文集(1913-1922) (擬2022年出)
過去四分之一世紀的科學神學
宗教與經濟
宗教
十九時期初的復辟時期
我們禮拜儀式的意義
奧古斯丁,古代與中世紀基督教:追蹤《上帝之城》
憶弗蘭茨·庇姆
紀念奧托·樂丕思與赫曼·蘇思金
成為你所是!
哲學討論會
希伯來先知的倫理
保守與自由
歌德與德國
基督教-社會計劃的新方向
早期教會:一項文化哲學的研究
宗教改革四百週年
當代德國宗教生活與思想信札
路德與社會問題
路德與新教
新教與美德
嚴肅思考宗教改革四百週年
復活節
百年前:閱讀聖西門的心得
論宗教哲學:讀魯道夫·奧托
宗教的主觀主義
1890年的「哥廷根小科系」
路德的教會概念與今日教會的危機(二):答復
學問家馬克斯·韋伯
馬克斯·韋伯
黑暗中的微光
祁克果之樹上結的蘋果
現代無神論
阿道夫·哈納克與弗雷德,克里斯提安·鮑爾
煉獄山
但丁週年慶
陀思妥耶夫斯基紀念日(一):俄羅斯文學
我的書
教育學與哲學
基督教的社會哲學
卷十二 政治論文集(1914-1918)(待出)
宣佈戰時動員之後
戰爭與精神文化的國際性
在我們這場世界大戰中的德意志信仰與德意志道德
地上的和平
我們的民族軍隊
德意志的本質
帝國主義
民族戰爭與基督教
民族仇恨
文化戰爭
論我們這場戰爭的理念
德意志文化的精神
教會與宗教政治:與社會民主黨的關係
為第三軍戰場報所寫的聖誕信札
德意志的自由理念
私人道德與國家道德
1914的理念
沉默的政治與冷靜的政治
基督教工人運動新計劃
第三個戰時聖誕節
德國的新年觀測
我們教育事業中的人道主義與民族主義
論盎格魯撒克遜文明的一些特性
西方的民主政治
我們敵人的民主政治
西方民主政治的衝擊
最重要的和平手段
政治要求間的內在關係
為了自由的民族聯盟與祖國
國內陣線的推延
一場虛構的會談
兩種現實政治
世界大戰的本質
特洛爾奇的投票意見
嚴肅的時刻
軍國主義的終結
卷十三 書評與評論(1915-1923) (出版年份:2010年)
卷十四 旁觀者信札與柏林書信(1919-1922)(出版年份:2015年)
回溯與追憶(1919)
撥雲見日(1919)
左與右(1919)
新的黑暗(1919)
普魯士國民議會(1919)
攻擊民主制(1919)
接受和平條件(1919)
聖靈降臨節後(1919)
責任問題(1919)
判決之後(1919)
新的危機與可能性(1919)
世界革命的前景與社會民主黨的瓦解(1919)
秘密暴露的風暴(1919)
生產力(1919)
新的精神(1919)
西方的沒落(1919)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1919)
重回柏林(1919)
一年前在柏林,人們能夠親身體會怎樣的一場革命?(1919)
猶太教的霸權?(1920)
右翼浪潮(1920)
國家統治的任務(1920)
外部新的入侵(1920)
對系統的批判(1920)
執政者與容克的暴動(1920)
階級鬥爭與內戰(1920)
對外政策與對內政策(1920)
對系統的批判:政黨實體(1920)
對系統的批判:勞動協會(1920)
執政的任務:文化問題(1920)
國會選舉:革命進入新階段(1920)
布爾什維克主義(1920)
協約國的世界體系(1920)
德意志革命的內在發展(1920)
精神的革命(1921)
貝特曼·霍爾韋格(1921)
從外部來的新危機(1921)
重啟戰爭的嘗試與普魯士選舉(1921)
戰爭賠款與美國(1921)
真正的困難開始了(1921)
接受最後通牒之後(1921)
意識形態與實際關係(1921)
憲法危機(1921)
通向新中心之路(1921)
新災難與市民階級對共和國的態度(1921)
美國化的德國(1922)
德國的不統一(1922)
海洋權與陸地權(1922)
德國局勢的暗面(1922)
荷蘭之旅(1922)
新的世界局勢(1922)
重回賠款委員會(1922)
最危險的時期(1922)
奧地利化(1922)
共和國(1922)
卷十五 政治與文化哲學論文集(1919-1923)(出版年份:2012年)
我們的自我認識(1919)
致新德國(1919)
國家意識(1919)
我們的戰俘(1919)
癲狂或成長?世界史的裁決(1919)
德國民主黨當前仍具有的價值(1919)
國家文化局(1919)
宗教課程與政教分離(1919)
協約國的和平與德意志文化(1919)
論人文主義中學的必要性(1919)
德意志教育(1919)
民主制(1919)
不為過去爭辯,而要著眼未來!(1919)
康德在美國(1919)
德國的地方分治(1919)
基督教的美國(1919)
德累斯頓教會大會公告(1919)
貴族政治(1919)
面對新教教會的政策(1919)
民主制的文化政策(1920)
社會主義(1920)
為何我會承認民主制?(1920)
德國的科學困境(1920)
聯合政府(1920)
德意志精神與猶太人的怨恨(1920)
學生與政策(1920)
募捐政策(1921)
德國的統一:一月十八日(1921)
知識分子的選舉義務(1921)
公共生活中的高等院校(1921)
歷史主義的危機(1922)
致被害的朋友(1922)
世界政治中的自然法與人性(1923)
德國國內的公共意見:戰前,戰爭期間與戰後(1923)
歷史真理的偶然性(1923)
卷十六(上下卷) 歷史主義及其問題(1922)(出版年份:2012年)
第一章 論歷史哲學的復興
第二章 歷史事物的判斷標準及其與當前某種文化理想的關係
第三章 論歷史的發展概念與普遍歷史
a. 問題以及李凱爾特理論的關鍵出發點
b. 黑格爾的辯證法
c. 德意志歷史學派的器官學
d.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
e. 實證主義的歷史動力
f. 歷史實在論的發展觀念,並試論其在現代精神哲學與生命哲學中的意義與用途
g. 思辨實在論之後的歷史學家
h. 歷史學與認知理論
第四章 論歐洲文化史的構造
卷十七 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宗教與歷史哲學五論(出版年份:2012年)
歷史主義及其克服(1924)
基督教思想:歷史與應用(1923)
卷十八 書信(1884-1894)(出版年份:2013年)
卷十九 書信(1894-1904) (出版年份:2015年)
卷二十 書信(1905-1915) (出版年份:2016年)
卷二十一 書信(1915-1918) (出版年份:2018年)
卷二十二 書信(1919-1923) (出版年份:2020年)
卷二十三 巴登大公國議會中的發言、投票和報告(1909-1915) (出版年份:2022年)
卷二十四 早期文獻補遺 (出版年份:2022年)
卷二十六 信仰学说演讲集(出版年份:2023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保罗·蒂利希 | 恩斯特·特洛尔奇:精神史试评 (Ananke)
- 孙传钊:宗教哲学背后的历史哲学 (Ananke)
- 【轉】特洛爾奇協會第十三次國際會議暨特洛爾奇百年忌辰紀念會議 (Ananke)
-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group/ (toIsaiah)
- 特洛尔奇·简介 (曳尾于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