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单向街·新书推荐
Pan小月(www.xiachufang.com)
《蒙帕纳斯的流亡者》 译者: 管筱明 作者: [法] 让-保·卡拉卡拉 ISBN: 9787506352680 页数: 245 定价: 28.0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05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将近二百五十名英美籍的艺术家选择巴黎作为完全独立生活的侨居之地。他们中有作家、诗人、记者、出版商、书商、文学杂志主编,还有几个印刷商。他们摈弃各自国家的禁令、冷漠而单一的清教主义、书报审查和性别歧视,来蒙帕纳斯过一种放纵的生活。有利的汇率(1美元换50法郎)使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活安逸,可以专心从事创作。他们在希尔薇亚·比奇的莎士比亚及其伙伴书局,或者在弗勒吕斯街格楚德·斯泰因的画室讨论这些作品。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D·H·劳伦斯、乔伊斯、米勒、庞德、格楚德·斯泰因、伊迪丝·瓦尔顿在这个文学小天地里相遇、相互产生好感或者相互嫉妒,有时甚至相互诋毁。另一些原本就有钱的人,来巴黎只是为了过放荡不羁的夜生活。 这些人的青春年华是在丁香园、圆屋咖啡馆、圆顶咖啡屋、库保尔酒吧和塞莱克特酒馆阳光沐浴的露天座度过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他们自给自足地过了一些年头之后,遗憾地舍弃了这块侨居地的生活,四散而去。 《顾准文集》(增订珍藏版) 作者: 顾准 ISBN: 9787533453695 页数: 494 页 定价: 49.00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05 顾准(1915—1974)思想家、经济学家。1915年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 顾准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936年2月,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在文委工作期间,与经济学家孙冶方(当时为文委书记)认识并共事。1940年后,曾任中共苏南澄锡虞工委书记、专员,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苏北盐阜区财经处副处长、淮海区财经处副处长。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1月回到华东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华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积极准备接管上海。1949年5月,随军回到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为建国后上海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2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成为探索市场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运行的第一人。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5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下放劳动回到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研究会计和经济,相继翻译了熊彼特和罗宾逊夫人的经济学著作;1965年再次被划为右派,并在随后的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4月,他的妻子汪璧因不堪迫害自杀。他遭受迫害期间,仍坚持独立思考,特别关注民主问题,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写成《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1974年12月3日因患肺癌病逝。 顾准对经济学、会计学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翻译作品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约瑟夫•熊彼特)、《经济论文集》(琼•罗宾逊)。文集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 《永远的小丁》 作者: 《读书》杂志编 ISBN: 9787108034809 定价: 29元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5.21 丁聪去世一周年纪念集。 《读书》杂志遴选名家纪念丁聪的文章和丁聪的画作,展现一个生动的“小丁”。其中有黄苗子悼诗手迹,丁聪的若干幅漫画,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等等。 《十方一念》 作者: 林夕 ISBN: 9787563398270 页数: 292 定价: 68.0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5月 2010林夕最特别的作品,第一本新诗集;第一本图文书;第一本亲自设计的书。封面采用半透明牛油纸印刷,制作精美,全国限量发售。 《十方一念》精选林夕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参与创办《九分壹》诗刊起,至2010年的100首新诗作品。从早期内容清新、形式规矩的新诗体,到如今无所不包的内涵和文体上的自由挥洒,这些伴随林夕人生中研习中文和创作歌词时光的新诗,30年来首度示人,读者可从其间窥见“林氏风格”逐渐成形的过程。 林夕形容《十方一念》中的诗作“近似诗”,“更像佛偈语”;为配合诗歌富于想象的特点,林夕更亲自挑选并设计100张图片,赋诗歌以新的神韵——成就了林夕的第一本诗集和第一本图文书。 本书共分三辑,其中有 “写感悟的、写爱情的,以及写社会实况的,都为读者架起了三面屏风,望之触之皆柔顺如丝,细观之下却有林夕对社会十分敏锐的观察,哪怕他说只是一堆无以名状的分句。”(香港《文汇报》) 林夕曾表示不同意“灵感”的说法:那些所谓“感”都是日常中点滴体会和思想的累积,看周遭事物时,看到的是除了色相之外,还有默默生出的一念念,于是从一粒沙能看到一世界。《十方一念》中,林夕以10乘10篇“无以名状的分句”形式记录下“有字天书”,以10乘10幅图画还原被遗忘的霎那感受。当文字的灵魂从流行音乐的旋律中挣脱,就在文与图最玄妙的张力间,激发出三百二十万个将生即灭的灵光。 作者简介: 林夕,原名梁伟文,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翻译。曾任港大中文系助教、《快报》编辑、亚洲电视节目创作主任/节目部副经理、音乐工厂制作总监/总经理、商业电台广告创作及制作部主管/商业电台制作创作顾问/商业电台顾问。现全职写字。 《逆旅——竹久梦二的世界》 译者: 刘柠 作者: 刘柠 ISBN: 9787802259188 页数: 178 定价: 36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5 竹久梦二(1884-1934),日本现代著名画家、装帧设计家、诗人和歌人,有“有正浪漫的代名词”、“漂泊的抒情画家”之称。他的作品曾深受鲁迅、周作人、丰子恺、叶灵风等人喜爱,至今影响深远,拥趸甚众。他漂泊、浪漫的一生,像极了日本的樱花,“哗”地怒放,烟霞满天;然后訇然坠地,随春雨化作绚烂的云泥。 本书遴选竹久梦二绘画及摄影作品上百幅,并有竹久梦二传记《寂寞的乡愁诗人》、梦二文字《病床遗录》《外欧日记》以及竹久梦二年谱相辅而成。文图精美,值得雅赏珍藏。 《战后日本的大众文化》 又名: 戦後日本の大衆文化 作者: 鹈饲正树 / 永井良和 / 藤本宪一 ISBN: 9787509714256 定价: 39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装帧: 平装 不同于普通的大众文化类书籍,本书的多位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日本大众文化,深度描述了日本人非常圆熟的生活机制,受到美国影响的民族文化,带有鲜活的日本气息。这是一本富有趣味又渗透学术意味的书,好读而又耐读,弥散着日本民族对细节的感受能力和对学术调查及研究方法的提炼。 [日]鹈饲正树,日本京都文教大学副教授。 [日]永井良和,日本关西大学社会系教授。 [日]藤本宪一,日本武库川女子大学副教授。 《一叶一菩提》 作者: 萧默 副标题: 我在敦煌十五年 ISBN: 9787802258396 定价: 32.00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4月 1963—1978年在莫高窟生活了15年的真正莫高窟人,对那个特殊文化环境里的知识分子(常书鸿、高尔泰等等,包括作者自己)命运的写照和精神生活的实录,坦现复杂的人性和广阔的社会。 1963年,由梁思成先生促成,萧默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他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在本书中,作者细述敦煌的风土人情,文物、建筑研究,和他所经历的“新洞窟”之争、“文革”派仗,一些著名人物也在其中真实出场……如是,作者为敦煌这个偏远、神秘的所在,还原了纷繁的人性背景和一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作者简介: 萧默(1937年— ) 湖南衡阳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前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现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中国紫禁城学会顾问、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及现状评论,著有《中国建筑艺术史》(主编、主撰,国家重点项目,获中国图书奖、文化部优秀成果一等奖)、《敦煌建筑研究》(获文化部优秀成果奖)、四卷本《世界建筑艺术史》等著作18种;参加或主编著作19种;曾创办《建筑意》辑刊;发表建筑理论与评论文章140余篇及政论散文数篇。 《Facebook》 又名: 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 the founding of Facebook, a tale of sex, money, genius and betrayal 译者: 马小艳 作者: (美) 麦兹里奇 / Ben Mezrich 副标题: 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 ISBN: 9787508620428 页数: 266 定价: 29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6-1 生命中那些温暖、神秘的联结与网络时代那些冰冷、严谨的技术相互作用,成就了Facebook——一个成立仅6年却网聚了4亿用户的社交网站。 2004年2月4日,哈佛大学的大二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在宿舍里捣鼓出了Facebook,此后,这个网站以病毒一样惊人的速度传播开去。2010年3月的一周,Facebook的流量超过了它在美国所有的竞争对手,包括谷歌!而年仅25岁的马克·扎克伯格(跟比尔·盖茨一样,他也是哈佛大学的肄业生了!),以40亿美元的身价登上了2010福布斯全球最年轻富豪榜,位居榜首。 这本书便是Facebook的创始神话,是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一个基于大量采访、几百个资料提供者、上万页文件资料、甚至还包括几项诉讼程序的颇具戏剧性的故事,一个关于创新、成长、引爆流行和赢得人气竞赛的故事。 作者简介: 本·麦兹里奇,畅销书作家。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著有包括畅销书《博得满堂彩》("Bringing Down the House")在内的9本书,总印数超过百万册,并被译成8种语言。 《旅行箱的故事》 又名: The Suitcase Stories: Refugee Children Reclaim Their Identities 译者: 林丽冠 作者: [美]克蕾契蒂(Glynis Clacherty) 等著 副标题: 黑色大地上,十四个孩子,他们的旅行箱,和他们的故事 ISBN: 9787108034113 定价: 3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6月 本书作者真实地与这些难民儿童朝夕相处,耐心倾听。她带来许多二手旅行箱,每个孩子都选择了一个旅行箱在上面画出自己的故事。这本书就是这些故事的集合:十四个从战乱国度颠沛来到黄金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孩子,十四个描绘隐藏着痛苦和快乐回忆的二手旅行箱,十四段哀伤、失落、重建身份、让世界看见他们的旅程。一个孩子说:我从来没有告诉别人这个故事;一个孩子说:我的人生就像一个没有手把的旅行箱;一个孩子说:我每天、每年都在旅行;一个孩子说:和我同行的是我的回忆;一个孩子说:有一天我会回家……一个旅行箱关乎一段旅程;所有孩子都经历了他们的旅程。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不仅在于对战争的无声控诉,更在于这样一种呈现的方式。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版) 封面欠奉 作者: 李欧梵 译者: 王宏志 ISBN: 9787802258204 页数: 309 页 定价: 30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04月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一书中用维特典范及普罗米修斯典范(维特代表“消极的、伤感主义的”,普罗米修斯代表“动力的、英雄式的”),确把五四文人的气质及形象勾划得非常清楚,给了我们相当完全的写照。但如能同时探讨传统文化美感领域如何在下意识中左右了他们所建立的形象及运思习惯,则更可深入当时文化衍生的幅度。 作者简介: 李欧梵,哈佛大学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专攻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著有中英文著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学的徊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随笔集《狐狸洞话语》、《世纪末的沉思》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许知远年轻时候挺帅啊 (小丑)
- 从《十三邀》追到单读,有人跟我一样吗? (111)
- 厦门岛内房东直租 (厦门小火)
- 单向街沙龙:刘香成·记忆一个国家的肖像 (白墨)
- 厦门岛内市中心单间带大阳台2000 (厦门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