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好听的未必是最好的
赵辛楣
节选自《银幕上的意义 电影 观赏与阐释》 - 贾磊磊 董馨著,未校对,凑合着看吧。 现代心理学证明:入的不同感觉器官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结、相互影响的交互作用。某种感觉器官由于微弱的刺摄所产生的感受.可以增强同时接受信号的另一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性。电影音乐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以这样的心理学原理为依据的。音乐在影片中所产生的听觉效果,恰是以增强视觉(包括画面提供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的感受性为主旨。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说过,电影“音乐的职能是消除观众对音乐的需要”.而不是满足这种需要。“音乐要使观众听而不闻,让他们的感官全部集中于电影镜头上”。M 电影音乐首先应成为丰富影片艺术感染力、深化影片思想内涵、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物思想感情有效的辅助方式,而不应喧宾夺主.成为力图独立说明问题、脱离影片内容而存在的艺术个体。电影音乐一旦与影片中的人物、笛节相分裂,与影片的艺术风格、氛围相悖异,那么再优美的旋律、再动人的乐曲,都不能称为是好的电影音乐。郑洞天同志在谈到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时笛以影片《六斤县长》为例,他说《六斤县长》本来是以反映陕北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影片,有一种令人喜欢的土昧。但是影片中2g插进了王洁实和谢莉斯的男女声二重唱,“没有把音乐和谐池与影片内容揉在一起”,破坏了影片艺术的整体感。插曲固然动听,但最终却成为贺拉斯所叼笑的那种割裂了艺术和谐整体和统一风格的“大红补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电影音乐——好听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音乐是心情的艺术”(黑格尔语)。在艺术的众神之中,它不是以记述著称,而是以表情见长的,音乐进入电影后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它的接受对象不再是听众而是观众。这种审美主体更替,决定了电影音乐必须是丰富、强化视觉形象,而不应成为独立的、游离于影片之外的艺术表现体系。优秀的电影音乐,都不是以单独追求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为目的,而是与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情感的抒发及影片情节的发展密切相联的。如影片《电梯上》选择了柴可夫斯基舞剧《天鹅湖》中的一段乐曲作为影片的主题音乐,使曲雅优美的音乐旋律与主人公善良、正直的性格特征亩然相合,音乐的主导动机(歌项)与影片赞誉的崇高、诚挚的爱情亦在美学意义上臻于统一。这种艺术整体层次上的和谐感,自然地消除了音乐的表情特质与电影艺术的叙事特性之间的矛盾对立,在整体构思上深化了彩片的主题思想。电影音乐还应根据人物性格特征的不同及感情变化的幅度,设计出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运用音色、音域、节奏、曲调的更替变换、强化影片的艺术效果,丰富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还以《电梯上》为例:画家与女电梯工的初通,激起了画家内心情感的涟沥,他注视着几幅芭蕾舞的速写,此时柔婉徐缓的《天鹅湖》舞曲悠然而起,那节奏流畅、富于歌唱性的音乐形象,仿佛是从画家心中涌出的一跳清别的溪流.画家的爱慕之情使不言自明了。虽然这段音乐是以无声源音乐的形式出现的,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但并非意味着观众真的就听不到音乐,而是指观众的注意力都被集中于影片的视觉形象方面,对音乐的欣赏已经融汇到对影片的整体审美感受中了。林格伦之所以认为“最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其实质亦在于此。 多元化是当代电影艺术发展的显著特征。复杂的人韧性格.扩展式的环境,开放型结构,多义性主题,多角度视点,多种表现方法与多样艺术风格的确立.是世界电影的共同趋向*出于艺术整体改观的需要.艺术家们愈来愈自觉地力求为单一的艺术元素提供更为丰富的艺术容量和审美信息。影片《红衣少女》在电影音乐的领域内再度显示了作为一个艺术佼佼者的卓异风彩。当安然得知米晓玲要退学,便急忙向教室跑去。至此,影片的主题音乐《闪光的珍珠》以有声源音乐(同学合唱)的形式出现,与音乐交替出现的是:空荡荡的教室里米院玲在收拾书包;安然与米晓玲相对无语6摆满仪器的实验室,亩明几净,静的图书阅览室;铺满阳光的教学楼走廊:米晚玲含着眼泪棕去“值日栏”内自己的姓名,义走到教室中央,抚摸课桌,环顾教室;安然服角挂着泪珠,看着米皖玲……*这段音乐不仅仅是起渲染作用的气氛性音乐,也不仅是伴奏式的解释性音乐。在表现形式上它是有声源音乐,与影片所反映的生活处在同一的时空境域.具有较强的纪实性和真实感。随着画面的转换.观众借助于音乐.从前后的联系中可以体察出在画面以外的整个校园生活。在此,随着画面空间容量的扩展,银幕面框的限制使被撑破了。显然,作者是有意把这歌声作为米晓玲那即将离开的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来表现的。音乐(听觉)形象与画面(视觉)形象从内容上已融为一体,然而在艺术效果上.这段欢快、即将退学的伤感、惋惜的心情又是分立的。这就使观众审美心理的选择性更集中于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感受,有助于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使难以通过画面传导的情绪信息通过音乐表现出来: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望、他们对社会、人生日渐执着的探索、他们纯真而又丰富的情感……而这一切恰是以整体的构思方面突出、深化了形片的主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于《波特小姐》 (流苏印约)
- 哪些电影落幕时片尾曲让你意犹未尽? (momo)
- 教父四电影原声中国大陆预告片抢先版疑遭曝光 (噪音声学现场)
- 寻《沙之下》原声 (JSB)
- 请教: 邮差 / The Postman[意大利] OST (发福的唐吉珂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