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喜欢给学生讲一些大道理,比起学习成绩更重视他们的心理成长。
但是这样,缺少了距离感,他们会觉得我性格太好。上课效果变差了。
应该怎么才能两者兼顾?
知道学生的爱好,讲大道理时,穿插举例生活实践或者学生关注、喜欢的事件。你一定要比他们厉害,让他们信服你。
不要给初一的小毛毛讲大道理,他们需要的是残酷的学习竞争……
学习是一个苦逼的过程,要尽量引起他们的性情,多活跃课上氛围,可以与他们开玩笑,一定要适当,要清楚他们所想的
跟他们说好,上课就是很严格,下课了可以轻松一些,让他们知道,学习是学习,玩是玩,学习就认真学,玩就认真玩,做错了就骂,进步了就表扬
可是他们现在一上课就说老师你给我们讲故事吧。😭
我还是不够凶。。
我多去尝试一下
我还没有做到适当。。。
慢慢来吧
不要让学生带着你走,你要给他们下套。比如他们要听故事,事先说好,先讲完重点有时间就讲故事,你对学生要守信。选故事要跟课文有关,讲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我的老师逼格真高,知识面广”的感叹。让他们崇拜你,喜欢你。
好的,谢谢哈😄
多在一起玩
首先你自己要把界限把握好~清晰课上课下的界限。和学生成为朋友我觉得要了解并能够辨别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发展特点,找到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以是同理心,也可以是和他们交流他们当下最感兴趣的事物
谢谢哈,我现在发现界限很重要。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