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军服的风纪扣_林剑
沙加之伦(invictus maneo)
在两种情况下,军服,极其设计元素会成为流行的一部分。第一种情况发生在集权统治下,社会对英雄主义产生普遍的认同;第二种情况,则合乎当下的现状,现实很平庸,大可以通过着装,对随着战争年代渐渐远去的英雄主义进行“招魂”。当然,英雄主义本身包含了“色诱”的成分。于是,军服在某种程度上,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春药的功能,如同“伟哥”最初也只是一粒“救心丸”。只消解开军服的风纪扣,便能窥看到内里的时尚密码。 【终极男性时尚】 士兵的身体,向来被当作完美男体来装饰。在古希腊,城邦间多战争,男子接受军事训练才是有教养的表现。甚至在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中,士兵是高于普通市民的阶层,全不似中国人所言的“好男不当兵”。因此,古希腊的男子在全民的军事训练中,练就了完美的身体。这种对英雄身体的崇拜,从古希腊雕塑,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刻作品中,均有所体现。然而,古希腊对士兵身体的炫耀是通过“不穿”来表达的,真正通过服装的技术来炫耀士兵身体的历史,则从古罗马开始。 兽皮是军服的重要装饰。前阵子,英女王卫队的“熊皮帽”事件,甚嚣尘上。女王不得不在自家卫队美丽的装饰和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谩骂间作出痛苦的选择。这种镶裹了兽皮的帽子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古罗马轻步兵在头盔上包裹一圈狼皮,汉尼拔的士兵们则用北非的豹子皮。高高耸立在头顶的兽皮帽子,确有威慑敌人的作用。虽然,这种装饰材料由于价格昂贵,不易保存,早在200年前就开始渐渐退出正式编制,却仍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英国?比利时?瑞典?俄罗斯的仪仗队?皇家卫队和军乐团中。这些“文艺兵”的行头,全不考虑实际的功能,只从纯粹的审美角度出发。 15世纪匈牙利轻步兵的军服才是真正夸张与炫耀的结合,被人称为“令人目眩的制服”。外套色彩丰富,有白色?红色和黄色,配以双排金纽扣,袍子则由豹皮制成。外套的领子高高竖起,显得被支撑起的脖颈修长有力,脚踩小牛皮的靴子,帽子上缀以蝴蝶结。穿着这身行头的匈牙利士兵,浑身散发着自豪的气息。尽管匈牙利人并没有成为欧洲战场真正的战斗英雄,却成为了欧洲男装的先锋,引得法国?意大利和英格兰人纷纷效尤。这种充满装饰性的服装,不仅仅广泛地被应用于欧洲的军队中,普通人也通过二手服装市场,以及“山寨产品”迅速地推广着这种男装时尚。 时装化的军服,并非百无一用。不仅能帮助士兵在战争中迅速分辨出敌我,同时也能诱使一些胆小者入伍,更重要的是,通过服装来统一身体和思想,军官们深谙此道,此间集大成者,非希特勒莫属。1923年,他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团,通过军事训练,意欲打造一代“由胜利意志驱使,无畏,不怕疼痛”的青年。而制服则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组件。希特勒偏好宽阔的肩膀,讨厌犹太人因长期盘桓于账房,而缺乏锻炼的身体。正是由于希特勒的这种古典审美,使得无数青年跑到古希腊雕塑前,对比自己的身体是否符合党卫军的条件。希特勒希望他的士兵们穿上制服后,看起来拥有“大理石般平整光洁?结实匀称的身材。”在Tom Cruise主演的电影《行动目标希特勒》(Valkyrie)里,再现了德军让人荡气回肠的军服。 奥地利小说家Hermann Broch在总结军服意义时,写道:”军服的真正功能是表明并规定世界的秩序,控制混乱状态以及人生的变迁,犹如军服掩盖了人体内柔软的东西和不断流动的东西,遮掩了军人的内衣裤以及皮肤。“一种由军服所塑造而出的完美男性形象,便如此被确立了。 【意志的胜利】 完美的男性身体在性爱界颇受追捧,尤其是受到了军服的加持。 古希腊男性士兵间的同性爱被认为对提升战斗力有绝对的好处,尽管他们各自拥有妻儿。柏拉图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一小群彼此相爱的士兵并肩作战,可以击溃一支庞大的军队。每个士兵都不愿被他的'爱人'看到自己脱离队伍或丢下武器,他们宁可战死也不愿受此耻辱……在这种情况下,最差劲的懦夫受到爱神的鼓舞,也会表现出男人天赋的勇敢。”也许正是以此为开端,士兵卖淫成为了军旅传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伦敦,穿着红制服的近卫军和水手卖淫现象,远比任何人的想象要风行得多。王尔德时代最后一个颓废主义者Charles Damon曾对好友说:“亲爱的,我的奢望就是在一个近卫军的裤裆里挤死。”尤其是水手,因其流动性,以及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是成为了海德公园里最受欢迎的性爱宝贝,甚至他们的价钱也是普通士兵的数倍。法国作家Jean Genet和Jean Cocteau也在其生活的土伦港见识到了水手们的风流韵事。电影导演法斯宾德的名作《雾港水手》便是根据Jean Genet的小说改编而成。去年底,在全世界传为丑闻的俄罗斯部队士兵卖淫现象,也只不过是另一个地下世界被曝晒出来了而已。 这种对军服的情色幻想,不断被各式各样的文学传播了出去。三岛由纪夫在回忆自己青春期的性幻想时写道:“……充满血污的决斗场面、剖腹的年轻武士的画,中弹后咬着牙而鲜血从抓着军服的手之间流淌出来的士兵的画……一看到这些,玩具马上就抬起它好奇的头……”最终他自己的切腹仪式上,也少不了军服作道具。 纳粹军服更是被神化了,盖因其根本就是为了打造一个血统纯正的新民族而设计的,在大众文化中,演化成为危险?邪恶?残酷的符号。插画艺术家Tom of Finland不可遏止地对纳粹军服产生强烈的性吸引。他在1991年拍摄的纪录片《Daddy and the Muscle Academy》里对着镜头坦白道:“我早年的所有性经验都和德国士兵有关。没人像德国人那样制造制服。还有靴子!”在他日后的那些张扬性爱万岁的色情漫画中,纳粹军官的形象也时常出现,免不了受到为纳粹唱颂歌的批评。 时至今日,人们能更坦然地处理这种对制服的隐秘诱惑。多年前,一位以色列男警接到一宗居民投诉邻居开派对太吵闹的事件后到场,却被参加派对者误以为是脱衣舞男“到会”,惨遭一班女人蹂躏。尽管该名警察见形势不对而展示其警徽,但她们以为此乃“制服诱惑”表演的一部分,表现更为兴奋。 【民用化的军服时尚】 在完美的男性身体形象被建立,以及作用于性兴奋神经的机制被揭示后。军服的设计元素便走入了民用时尚。 英国小说家Simon Raven记录了二战刚刚胜利后,在一个集结了上流人士的追悼仪式上的所见:“贵宾席上尽是穿制服的客人……有卫兵金黑色相间的高帽,有步枪队深绿色的制服帽,有苏格兰高地人的屁股晃荡着方格呢短裙,有炮兵?骑兵制服上的圆形纽扣,有恐怖的衣服贴边和结打得很奇特得系索,偶尔还有马靴和马刺……当宣读阵亡将士名单时,他们表现初明显的厌倦和不满情绪,手指不断地拨弄着手杖?马靴?武装带。”很显然,这是军装元素入侵民用时尚的明证。这些“英格兰精英”只对花里胡哨的军装款式感兴趣,而不是真正的战事。 嬉皮士运动的来临,则第一次把军服设计元素大规模地带入了时装界。以往的军服时尚均是由上流阶层,以及退伍老兵带入民用生活的。嬉皮士们崇拜切·格瓦拉,他已成为非主流文化?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英雄,以及左翼运动的象征。而切·格瓦拉也确实没有取得过一场有记录的战斗的胜利,实乃纯粹的偶像派。通过军服来强化左翼偶像气质的做法,崔健也曾在20多年前玩过。他穿着军服,用一块红布蒙住了眼,便征服了向往幸福的广大热血青年。 嬉皮士们对革命的热情,以及廉价服装的需求,在流入二手时装市场的军服那里,获得了满足。待到punk时期,青少年们已能自如地对军服进行毁坏性改造,从而使之进一步时髦化。 然而,如今的战事过多借助科技手段,已绝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英雄。Jean Paul Gaultier的香水广告上,那个俊俏水手恐怕只能让仰慕者伤心而死,绝无可能杀死任何敌人。而穿着着Neil Barrett?Bottega Veneta?Keanan Duffy?Costume National等设计师品牌,具有军服元素的时装,也绝难让人和秩序与权力联想在一起。恐怕时装社会对军服元素的吸纳,更多的还是从那些充盈了荷尔蒙气息的越战电影?杂志里的时装大片,以及切·格瓦拉的革命事迹中,寻找到了灵感的源泉。最典型的当属Bernhard Willhelm 2010春夏的新装,整个系列的灵感便来自于“孩之宝”公司出品的特种部队G.I. Joe玩具。 当然,军服元素只有和当下的审美重合才能发挥作用。历史上许多浮夸的军服设计都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但“艾森豪威尔夹克”却还活着。时装理论家Anne Hollander曾写过:“理想的男性形体,使人一看就想到绝对刚强?正直和诚实,还隐含着独立和理性。”这种理想,从19世纪以来,一直是军服设计和男性时尚的主流。而目前时尚界对平面图形的热衷,也使得被全世界所有部队都广泛应用的迷彩图形,成了时尚界进入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f432900100gih7.html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关出版、编辑、独立杂志那些事儿 (沙加之伦)
- 2016年4月8日-2018年1月4日 上海物候记录 (沙加之伦)
- 进组的人都来说说对沙加之伦的印象吧~~ (沙加之伦)
- 江湖不飞扬 (沙加之伦)
- 吐槽同事系列【匿】 (沙加之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