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看《金阁寺》吗?
式微式微胡不归
前几天看完《金阁寺》,颇有些感触,写了一篇书评想和大家讨论讨论。
如下文:
美与丑是当然的对立,毁灭与永存也并非不能比肩站立。两极间的鸿沟里往往能开出恶之花,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人间的至美。 在具体的存在上,金阁代表着极端之美,当主人公沟口只在父亲口中听闻到金阁时,他就已经认定它是“超脱现实的坚固之美”、“闪现着永久的辉煌”。当沟口为自己的口吃和和尚身份而极度自卑时,金阁成了他唯一向往的域外世界。 为了防止自己内心的防线被现实世界击溃,沟口明白,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使自己不被人理解”才是明智之选。孤独把自己变为一只肥硕的猪,这便可成为主人公骄傲的一点了。 在第一次对外界的试探中,沟口选择了有为子,他想干什么呢?在天未亮之时拦住一位漂亮的少女,这自然让我们产生遐想,在这一场对美的代言人“有为子”的战争中,沟口最终落荒而逃。沟口的口吃和他的懦弱让他像个傻瓜般无能为力,这一场景带着可笑荒诞的戏剧效果,让众人哑然。 事情当然不会这样结束,在他对有为子进行预谋之前,也是在极度自卑之后,沟口一直便有做一回暴君的欲望,即便是“口吃暴君”,他也能让所有人看他的脸色。作为内心世界的被单独挑选出来的主宰,沟口巴不得见证他此行丑事的有为子快点死掉。 这一回随了他的愿,有为子不久后真的死掉了,命运再一次嘲弄着沟口。 有为子的美被毁灭了,但她并未消失。在沟口亲眼见到金阁并与它朝夕作伴后,有为子将出现在沟口的各种幻想当中,在他把其他女人看成有为子的时候,沟口真正想要的是将有为子变成不那么“美”,这样沟口才能摆脱毁掉“美”的刽子手之名,才能有转向“美”的机会。 沟口在整个人生里始终将自己与世界隔绝,他的内心充斥着金阁的美与自己的丑,而无暇顾及其他。但他还是收获了两个朋友,前者鹤川让他发觉在他的人生中祛除了口吃,他还是一个真正的“我”。鹤川那纯洁的思想和对沟口真诚的态度,让沟口越发离不开他,鹤川那将沟口的邪恶误会为纯洁的能力,让他成为沟口联系现世的翻译器。鹤川是作为“近美”的象征而存在的。 而后者柏木,与沟口相似,柏木也有着难以启齿的缺陷,但他的亵渎“美”的活法极大地吸引了沟口。极度的亵渎与对美的讽刺在于,柏木专门用他的丑陋的内翻足来鞭笞美的代言人:女人。他用它来吸引美,认定美实质是卑微下贱的,当然他成功了,柏木的诈术表演与人生哲学向沟口展现了另一种可能:生存与毁灭只具有同一种意义。柏木作为“近恶”的代表横亘于心。 很难说明初期两者谁对沟口的影响大,但当沟口与柏木越走越近而疏离鹤川时,“恶”渐渐占据了他的心,而当鹤川死去后,一切似乎都不可避免了。 鹤川的死,让沟口深切感到他与光明世界连接的一根丝线也随之断绝了。“我”丧失了白昼,丧失了光明,丧失了夏天,“我”因此而哭泣。 从此沟口全在柏木的控制之下了,柏木在思想上灌输了他的瞬间美学,在行动上使沟口干一些小小的违反道德和亵渎之事。在其中沟口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快乐,这快乐让他离金阁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远。当他发现纯洁的代言人鹤川竟与柏木来往密切,且还是自杀时,沟口心里的“美”全部湮灭消失了,“必须烧掉金阁”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而绝妙的存在与毁灭、美与丑的交融将在一场大火中崛起!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拘于物,透脱自在也。”故事在一场大火中戛然而止,而本打算殉身于金阁的沟口却变了注意,仍要活下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书摘抄本【ღ色彩斑斓小碎片】 (貌美如花花花花)
- 想找个读书学习搭子~ (飞越山与海)
- 读白男鸡汤学已成为珠波最新放松方式,,,有一种毫无负担大... (豆瓣你有病吧)
- 阅读记录2025-2026 (清风明月)
- 2025打卡 (for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