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做设计

AutoCAT

AutoCAT(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2010-06-11 22:40:5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文艺腔

    文艺腔 2010-06-13 00:08:36

    小组合作通常两种形式,一种以平等为基础,另外一种是以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为核心. 我见到的多数的比较成功的商业设计公司往往都以后一种合作方式为主,基于个人的威望和判断.学生时代则有所不同,大家生而平等,往往很难形成核心力量,因而以前一种为主.但是也不乏一些有着较强沟通能力或者较好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人逐渐在团队里树立威信进而一定程度上领导团队的.

  • 文艺腔

    文艺腔 2010-06-13 00:11:38

    我们学校是一个美术学院,通常采取的是优先确立共同目标,就是要把事情推进下去,因而采取先提案,然后说服,如果仍不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由组长利用行政权力确定.然后所有人必须在这个团队决定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 小角

    小角 2010-06-13 00:22:23

    合作,就是不断的争吵、辩论、妥协

  • AutoCAT

    AutoCAT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楼主 2010-06-13 01:31:33

    嗯,看楼上两位说的,挺受启发,我觉得较深层的原因是学生建筑的评价达不成共识,我猜想传统名校一定能从一开始学生刚入门,就影响学生,使学生对建筑的评价能够遵循这个学校传统的评价原则,于是虽然学生对建筑设计的观点会有不同,但不会相去甚远。这样小组合作也就很顺利。像天大、清华,北建工、央美,在他们学生的作品中,很明显能感觉到不同学校的建筑设计价值观的取向。我们这种学校缺的是统一的建筑评价原则,就连设计课老师的价值取向都大相径庭。想起柯林罗曾经说过的,教师之间应该首先达成共识

  • 文艺腔

    文艺腔 2010-06-13 04:46:24

    其实也不尽然,其它学校我不知道,lz提到的我们学校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在长时间的磨合争吵辩论妥协后逐渐形成的,诚如四楼的兄弟所说.能够看出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努力在避免一种一言堂局面的出现,因为如果判断趋于同一的话,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教学的僵化,成了对教师的某种劣化复制... ...相比之下,培养对待建筑的态度,和提高审美视野就要重要的多

  • 桑当斯

    桑当斯 (空难性忘红无酒伤) 2010-06-13 05:20:28

    个人不赞成“统一的建筑评价”的教育观。这会产生很多 “被”教育出来的“学院派”。 当央美派和天大派互相掐架的时候,最明智的举动、最获利的方式必然是:站在一旁,辩证的看待这场斗争。这样的知识摄取,才是主动的。 如果小组内“学生建筑的评价达不成共识”,那就太好了,赶紧吹胡子瞪眼,投入辩论吧

  • AutoCAT

    AutoCAT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楼主 2010-06-13 11:31:19

    谢谢几位指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708904/,贴上王澍老师的一篇文章,《同济记变》,建筑可以有自由的构思,但逾越了底线就不行了,这个底线不就是建筑设计的思想吗,这种思想不就是表现在对建筑的评价吗?是一种价值观的取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930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