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预感》的几个译本

千流瀑

千流瀑
2010-06-18 21:01:1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千流瀑

    千流瀑 楼主 2010-06-18 21:03:30

    写作时间是一九四四年出版的德汉对照本《里尔克诗选》,吴先生所译的另一首《悲歌》也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吴先生一生埋首故纸堆却被打为右派,于一九六六年下放劳动中猝然离世。

    啊如何一切都远远的 长久的离开了我。 我相信赐给我光线的 辉煌星斗, 已经死去了几千年。 我相信在小船 过渡的当中, 我听人说起那些恐怖的事情。 在屋里一座钟 敲了…… 在哪间屋子里? 我真想摆脱我的心灵 步出高天之下, 我真想祈祷。 而在所有的星斗中间 总会有一个还存在。 我相信我能确知 哪一个孤独无倚赖 仍然在天空栖迟, 哪一个如一座白的城 尚立在天心光芒的尽处……

  • 千流瀑

    千流瀑 楼主 2010-06-19 10:45:32

    我犹如一面旗,在长空的包围中, 我预感到风来了,我必须承受; 然而在低处,万物却纹丝不动; 门还轻灵地开合,烟囱还然无声, 玻窗还不曾哆嗦,尘埃还依然凝重。

    我知道起了风暴,心如大海翻涌。 我尽情舒卷肢体, 然后猛然跃下,孤独地 听凭狂风戏弄。

    (杨武能译 ) 杨先生的翻译又是别有一番滋味,这版十分流畅而通俗。第一段几乎没什么可说的,只有一句:“门还轻灵地开合”,门是开了还是合着啊?且“开合”是个动作也不符合上文“万物却纹丝不动”——虽然用“轻灵”同样表现了安静无风的意思(如果刮大风那门开合就费劲了……) 第二段第一句“我知道起了风暴,心如大海翻涌。”仿佛揉合了陈吴二人的翻译,比吴译分清了主语,比陈译更通俗。第二句用“舒卷”一词就合并压缩了展开卷回两动作,意思没错但失却了原文蕴藉的自我的内与外的关系,变成了一句平淡无奇的句子。“猛然跃下”差不多也是如此,用一个通俗的讲法却抹掉了原文的寓意。 “听凭狂风戏弄”——“戏弄”是不是诠释过度了点?虽然逻辑上很合理,但这种做加法有点不忠实于原文;“尽情”也是一样,是译者的主观阐释僭越了文本。单看会觉得这版论气势论诗意都不差,但对比发现杨译的这首显得意浅,这首给我们的想象和感受空间是不多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891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