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桂东美食,聊聊玉林荔枝狗肉节那些事儿
来自:道资楼
广西,简称“桂”,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东与广东省毗邻,人们将广西的东部简称为桂东,桂东地区主要包括梧州市、贺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等地。梧州享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之美誉;贺州是中国客家之乡、同时也是世界长寿市;玉林被世人誉为“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贵港市因城里多种植荷花而别称荷城,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 居左居中换一张图删除(选填) 图片描述因为历史上人口迁徙的缘故,桂东地区有很多广东人和客家人聚居,美食口味主要偏向清淡的粤菜系和客家菜为主。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桂东地区有哪些美食。 <梧州>在广西,长期流传着“食在梧州”的说法。梧州人的饮食,主要以粤菜为主,粤味极浓,特别讲究色、香、味。梧州人素有饮茶习惯,市内茶楼甚多,一些饭馆亦设茶市。【纸包鸡】居左居中换一张图删除(选填) 图片描述纸包鸡传世150年,起源于清代,始创于梧州民间。清代起,纸包鸡就被列为梧州府府台宴请宾客的主菜。纸包鸡做法非常独特,将三黄鸡切件,用老抽、八角、枸杞、茴香等各种调味腌制,再用玉扣纸包裹用,以花生油入锅浸炸而成。吃的时候只需要在纸上画一个十字即可,不用一层一层拆开纸。 【冰泉豆浆】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梧州的冰泉豆浆闻名海内外,相信不少人都曾喝过袋装的冰泉豆浆。来到梧州,更不能错过正宗的冰泉豆浆,正所谓“不饮冰泉豆浆,不算到过梧州”。位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的梧州冰泉豆浆馆,自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其经营的冰泉滴珠豆浆,用当地名泉"冰泉"井水浸泡黄豆,经磨、滤、煮,制成,以汤匙舀而滴下如串珠,誉为"滴珠蜜味",以“香、滑、浓”三大特色驰名。【牛肠酸】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在广州吃萝卜牛杂吃得多,但是酸的牛杂你吃过吗?牛肠酸是梧州人最爱特色美食之一,用特制的酸汤泡煮牛肺、牛肠、牛肚、豆腐泡、海带等,再蘸上又酸又辣的酱料,别有一番风味。牛肠酸最大的特色在于一个“酸”字,用山楂、柠檬等酸果熬制的酸汤,不添加一滴醋,格外清新、开胃。 【龟苓膏】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一说起梧州特产,很多人都会立刻想起龟苓膏。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顾名思义,龟苓膏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具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因而备受两广一带以及东南亚人的喜爱。 <贺州> 贺州市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因与广东接壤,饮食习惯也与之相仿,贺州菜主要特色就是善于酿汤,逢菜必酿,提倡粗粮细做,有豆制品类、果菜类、根茎菜类、叶菜类、大肠、猪血酿、生葱大蒜酿,有108种之多。【十八酿】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所谓“酿菜”,是贺州一种特色吃法:把各种调料加入到肉馅里,然后填入不同蔬菜或壳类做成的“外衣”中,或蒸,或焖,熟而成“酿”。酿菜鲜美,用料别致,品种极多,号称“十八酿”,在贺州几乎所有食材到了贺州人手中都可以“酿”。有豆腐酿、田螺酿、苦瓜酿、番茄酿、辣椒酿、香菌酿、茄子酿、蛋酿等等。 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黄田扣肉】 贺州的扣肉属黄田最有名,黄田扣肉与众不同的是“双扣”,即两块没有切断的五花肉将油炸过的芋头包在里面,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另一个不同点是加入了冰糖,扣肉吃起来很甜,可是甜而不腻,口感十分独特,是黄田“二月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客家盐酒鸡】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在以前,广西客家人居住的地方还没有冰箱,所以保存食物很不方便。为了能够更长时间地保存食物,客家人经常一次性将好几只鸡用盐和米酒泡上一晚,这样做出来的鸡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做盐酒鸡所使用的米酒最好是客家的米酒,客家米酒味道香醇甜美,是淡淡的米黄色。鸡一定要用阉鸡,因为阉鸡的皮厚肉多,口感更好,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南乡白糯米糍粑】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南乡白糯米糍粑是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特产之一,它是以上等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掏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舀内,后用木棒捣碎后上锅蒸。再将蒸熟的糯米饭捣烂成软韧的糍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此食品具有美味香甜、松软爽口等特点。 <玉林> 玉林毗邻广东,口味偏好粤味。“千州万州郁林州,甘香酥脆满嘴油”、“肉蛋落地跳三跳、牛巴甘香味道妙、竹板一响云吞来,还有茶泡天下游。”这些曾广泛流传于玉林民间的打油诗,形象生动地道出了玉林人对玉林风味食品的赞叹和自豪感。 【牛巴】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玉林牛巴是广西玉林市最出名的风味特产,自清朝就有记载玉林牛巴的美味,现已形成玉林牛巴食品产业。它是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为主料,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 【肉蛋】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广西许多地方都有牛肉丸(也称肉蛋),但以玉林所产的最正宗。玉林牛肉丸可谓是最流行的一道菜,便宜量足,有助于消化。玉林的牛肉丸,传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酥肉地豆】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酥肉地豆是广西玉林十大特色小吃之一,选用猪肉、地豆(花生),将猪肉切片,加配料,腌制5小时,用淀粉裹满下油锅翻炸,呈金黄色捞起,同样将花生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即可。成品外酥内嫩,甘香可口,地豆风味独特。 【白散】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玉林人称之为“白散”的大米花,圆鼓鼓像筛子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种各样的阳刻书法字,字的内容通常是“福、禄、寿、喜”。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一压,这个精美的艺术品顷刻间散开,往嘴里一咬,香、甜、酥、脆,回味无穷。 <贵港>贵港的饮食兼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小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当地的菜肴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在烹调技法上深受粤菜的影响,口味鲜、香、麻、辣。【罗秀米粉】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罗秀米粉以条细匀称,外观洁白、油亮,质地柔韧,耐煮,细腻,润滑,食之爽脆而闻名遐迩。有人做过试验:将晒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墙壁猛掷20次而不碎;用刚切好的粉丝150根(重约200克)挂在横木上,能将70公斤重的小伙子吊起并在上面荡秋千。 【香辣糟】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据说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由于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没有酒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香辣糟,盛情招待义军。这种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很开胃。 【罗播手抓鸭】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太平天国著名将领东王杨秀清自幼父母双亡,其母健在时,有一次带着年幼的杨秀清回外婆家,晚饭时分,外婆端着热腾腾的一碟鸭肉上桌。外婆就用手抓了一个鸭腿给又饿又馋的杨秀清,杨秀清吃后感觉十分美味。后来杨秀清时常回忆这件事,就让随军大厨按着回忆的味道研制出了这道菜。取名外婆手抓鸭,杨秀清战败后,军中大厨回归故里罗播乡,将此厨艺发扬光大,外婆手抓鸭又被称为罗播手抓鸭。 【东龙酸粉】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东龙酸粉,是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的特色美食。东龙酸粉属腌粉类,制作方法十分讲究,以宽米粉为主料制作而成。做的时候,切好米粉放在碗内,加入叉烧、牛肉巴、酸豆角、酸黄瓜等配料,再放秘制调料、糖、醋、香菜等,加些花生油即成。这样做出来的米粉爽滑可口,酸甜适中,柔嫩香脆。 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介绍完桂东几个地区的美食,相信大家也有了一些了解,其实在桂东地区,大家最耳熟的应该是玉林市,玉林人爱吃狗肉,在烹饪狗肉方面可是一绝,著名的玉林”荔枝狗肉节“屡屡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推向大众面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玉林荔枝狗肉节这些事。 玉林荔枝狗肉节是中国广西玉林市民间自发形成的节日,在每年的6月21日,是一种欢度夏至的民俗。每年夏至(玉林人称之“一年最热的一天”),豪爽好客的玉林市民在当天准备佳肴美酒,呼朋唤友地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欢度夏至。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荔枝狗肉节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民间有语:“冬止鱼生夏止狗。”由于狗肉温热,易上火,夏至是“阳气”最盛的一天,吃荔枝和狗肉这两种很“热气”的东西,正好与“阳气”呼应,“以阳制阳”。 二是商人的创设,经商讲究图意头,夏至换季,为得一年到头生意红火的好兆头,因此在这炎炎夏日到来之际专门买来极易上火的荔枝、狗肉、老酒一起吃,荔枝湿热,狗肉上火,在生意人眼中却成了“红红火火、旺上加旺”的意思。三是一个纯粹的吃的理由。有人说,这个节日应该是当年几个闲得坐着拍大腿的人,为了找个名堂来吃喝,才找出了这么一个过节的理由。 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然而荔枝狗肉节却遭到的社会上很多人的非议。2010年,玉林荔枝狗肉节被国内一些动物保护的公益组织知晓,开始受到关注,若干公益组织自发组成了抵制者,开始到玉林狗肉档抵制。众多明星也加入抵制玉林荔枝狗肉节行列,呼吁取消玉林荔枝狗肉节。接着抵制者与维护者在网上掀起激烈骂战,玉林的荔枝狗肉节,终于成为“舆论焦点”。 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多年来一谈到吃狗肉的问题,难免要引起爱狗人士和爱吃狗肉人士之间的轩然大波,社会上对荔枝狗肉节的看法也褒贬不一。但争议和讨伐并没有让玉林人吃狗有所收敛,一些外地人甚至慕名前来吃狗,荔枝狗肉节甚至成了这个广西文明城市的一张最重要的城市名片。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 其实吃狗肉,在中国有着长期的历史记载,食用狗肉属于个人自由权利,是国家法律允许的,与道德文明毫无关系。保护动物的概念不是抵制食用某种动物,而是提倡人类要适当利用,在自然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满足人类发展。任何组织,包括动物权益保护组织,必须遵守各国各地区的法律,风俗、历史传统以及民族信仰的前提下,组织活动,宣导“动物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要盲目抵制吃哪种动物,不该吃哪种动物,避免强加观点给他人,而纵然个人私欲行为。等待上传,排队中...删除现实中,不管政府是否提倡,外人是否支持,这一节日,已经成为玉林本土的一种文化,面对荔枝狗肉节,社会应该多些包容。桂东美食,聊聊玉林荔枝狗肉节那些事儿
广西,简称“桂”,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东与广东省毗邻,人们将广西的东部简称为桂东,桂东地区主要包括梧州市、贺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等地。梧州享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之美誉;贺州是中国客家之乡、同时也是世界长寿市;玉林被世人誉为“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贵港市因城里多种植荷花而别称荷城,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

因为历史上人口迁徙的缘故,桂东地区有很多广东人和客家人聚居,美食口味主要偏向清淡的粤菜系和客家菜为主。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桂东地区有哪些美食。
<梧州>
在广西,长期流传着“食在梧州”的说法。梧州人的饮食,主要以粤菜为主,粤味极浓,特别讲究色、香、味。梧州人素有饮茶习惯,市内茶楼甚多,一些饭馆亦设茶市。
【纸包鸡】

纸包鸡传世150年,起源于清代,始创于梧州民间。清代起,纸包鸡就被列为梧州府府台宴请宾客的主菜。纸包鸡做法非常独特,将三黄鸡切件,用老抽、八角、枸杞、茴香等各种调味腌制,再用玉扣纸包裹用,以花生油入锅浸炸而成。吃的时候只需要在纸上画一个十字即可,不用一层一层拆开纸。
【冰泉豆浆】

梧州的冰泉豆浆闻名海内外,相信不少人都曾喝过袋装的冰泉豆浆。来到梧州,更不能错过正宗的冰泉豆浆,正所谓“不饮冰泉豆浆,不算到过梧州”。位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的梧州冰泉豆浆馆,自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其经营的冰泉滴珠豆浆,用当地名泉"冰泉"井水浸泡黄豆,经磨、滤、煮,制成,以汤匙舀而滴下如串珠,誉为"滴珠蜜味",以“香、滑、浓”三大特色驰名。
【牛肠酸】

在广州吃萝卜牛杂吃得多,但是酸的牛杂你吃过吗?牛肠酸是梧州人最爱特色美食之一,用特制的酸汤泡煮牛肺、牛肠、牛肚、豆腐泡、海带等,再蘸上又酸又辣的酱料,别有一番风味。牛肠酸最大的特色在于一个“酸”字,用山楂、柠檬等酸果熬制的酸汤,不添加一滴醋,格外清新、开胃。
【龟苓膏】

一说起梧州特产,很多人都会立刻想起龟苓膏。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顾名思义,龟苓膏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具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因而备受两广一带以及东南亚人的喜爱。
<贺州>
贺州市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因与广东接壤,饮食习惯也与之相仿,贺州菜主要特色就是善于酿汤,逢菜必酿,提倡粗粮细做,有豆制品类、果菜类、根茎菜类、叶菜类、大肠、猪血酿、生葱大蒜酿,有108种之多。
【十八酿】

所谓“酿菜”,是贺州一种特色吃法:把各种调料加入到肉馅里,然后填入不同蔬菜或壳类做成的“外衣”中,或蒸,或焖,熟而成“酿”。酿菜鲜美,用料别致,品种极多,号称“十八酿”,在贺州几乎所有食材到了贺州人手中都可以“酿”。有豆腐酿、田螺酿、苦瓜酿、番茄酿、辣椒酿、香菌酿、茄子酿、蛋酿等等。

【黄田扣肉】
贺州的扣肉属黄田最有名,黄田扣肉与众不同的是“双扣”,即两块没有切断的五花肉将油炸过的芋头包在里面,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另一个不同点是加入了冰糖,扣肉吃起来很甜,可是甜而不腻,口感十分独特,是黄田“二月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客家盐酒鸡】

在以前,广西客家人居住的地方还没有冰箱,所以保存食物很不方便。为了能够更长时间地保存食物,客家人经常一次性将好几只鸡用盐和米酒泡上一晚,这样做出来的鸡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做盐酒鸡所使用的米酒最好是客家的米酒,客家米酒味道香醇甜美,是淡淡的米黄色。鸡一定要用阉鸡,因为阉鸡的皮厚肉多,口感更好,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南乡白糯米糍粑】

南乡白糯米糍粑是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特产之一,它是以上等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掏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舀内,后用木棒捣碎后上锅蒸。再将蒸熟的糯米饭捣烂成软韧的糍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此食品具有美味香甜、松软爽口等特点。
<玉林>
玉林毗邻广东,口味偏好粤味。“千州万州郁林州,甘香酥脆满嘴油”、“肉蛋落地跳三跳、牛巴甘香味道妙、竹板一响云吞来,还有茶泡天下游。”这些曾广泛流传于玉林民间的打油诗,形象生动地道出了玉林人对玉林风味食品的赞叹和自豪感。
【牛巴】

玉林牛巴是广西玉林市最出名的风味特产,自清朝就有记载玉林牛巴的美味,现已形成玉林牛巴食品产业。它是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为主料,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
【肉蛋】

广西许多地方都有牛肉丸(也称肉蛋),但以玉林所产的最正宗。玉林牛肉丸可谓是最流行的一道菜,便宜量足,有助于消化。玉林的牛肉丸,传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酥肉地豆】

酥肉地豆是广西玉林十大特色小吃之一,选用猪肉、地豆(花生),将猪肉切片,加配料,腌制5小时,用淀粉裹满下油锅翻炸,呈金黄色捞起,同样将花生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即可。成品外酥内嫩,甘香可口,地豆风味独特。
【白散】

玉林人称之为“白散”的大米花,圆鼓鼓像筛子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种各样的阳刻书法字,字的内容通常是“福、禄、寿、喜”。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一压,这个精美的艺术品顷刻间散开,往嘴里一咬,香、甜、酥、脆,回味无穷。
<贵港>
贵港的饮食兼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小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当地的菜肴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在烹调技法上深受粤菜的影响,口味鲜、香、麻、辣。
【罗秀米粉】

罗秀米粉以条细匀称,外观洁白、油亮,质地柔韧,耐煮,细腻,润滑,食之爽脆而闻名遐迩。有人做过试验:将晒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墙壁猛掷20次而不碎;用刚切好的粉丝150根(重约200克)挂在横木上,能将70公斤重的小伙子吊起并在上面荡秋千。
【香辣糟】

据说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由于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没有酒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香辣糟,盛情招待义军。这种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很开胃。
【罗播手抓鸭】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东王杨秀清自幼父母双亡,其母健在时,有一次带着年幼的杨秀清回外婆家,晚饭时分,外婆端着热腾腾的一碟鸭肉上桌。外婆就用手抓了一个鸭腿给又饿又馋的杨秀清,杨秀清吃后感觉十分美味。后来杨秀清时常回忆这件事,就让随军大厨按着回忆的味道研制出了这道菜。取名外婆手抓鸭,杨秀清战败后,军中大厨回归故里罗播乡,将此厨艺发扬光大,外婆手抓鸭又被称为罗播手抓鸭。
【东龙酸粉】

东龙酸粉,是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的特色美食。东龙酸粉属腌粉类,制作方法十分讲究,以宽米粉为主料制作而成。做的时候,切好米粉放在碗内,加入叉烧、牛肉巴、酸豆角、酸黄瓜等配料,再放秘制调料、糖、醋、香菜等,加些花生油即成。这样做出来的米粉爽滑可口,酸甜适中,柔嫩香脆。

介绍完桂东几个地区的美食,相信大家也有了一些了解,其实在桂东地区,大家最耳熟的应该是玉林市,玉林人爱吃狗肉,在烹饪狗肉方面可是一绝,著名的玉林”荔枝狗肉节“屡屡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推向大众面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玉林荔枝狗肉节这些事。
玉林荔枝狗肉节是中国广西玉林市民间自发形成的节日,在每年的6月21日,是一种欢度夏至的民俗。每年夏至(玉林人称之“一年最热的一天”),豪爽好客的玉林市民在当天准备佳肴美酒,呼朋唤友地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欢度夏至。
荔枝狗肉节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民间有语:“冬止鱼生夏止狗。”由于狗肉温热,易上火,夏至是“阳气”最盛的一天,吃荔枝和狗肉这两种很“热气”的东西,正好与“阳气”呼应,“以阳制阳”。 二是商人的创设,经商讲究图意头,夏至换季,为得一年到头生意红火的好兆头,因此在这炎炎夏日到来之际专门买来极易上火的荔枝、狗肉、老酒一起吃,荔枝湿热,狗肉上火,在生意人眼中却成了“红红火火、旺上加旺”的意思。三是一个纯粹的吃的理由。有人说,这个节日应该是当年几个闲得坐着拍大腿的人,为了找个名堂来吃喝,才找出了这么一个过节的理由。

然而荔枝狗肉节却遭到的社会上很多人的非议。2010年,玉林荔枝狗肉节被国内一些动物保护的公益组织知晓,开始受到关注,若干公益组织自发组成了抵制者,开始到玉林狗肉档抵制。众多明星也加入抵制玉林荔枝狗肉节行列,呼吁取消玉林荔枝狗肉节。接着抵制者与维护者在网上掀起激烈骂战,玉林的荔枝狗肉节,终于成为“舆论焦点”。

多年来一谈到吃狗肉的问题,难免要引起爱狗人士和爱吃狗肉人士之间的轩然大波,社会上对荔枝狗肉节的看法也褒贬不一。但争议和讨伐并没有让玉林人吃狗有所收敛,一些外地人甚至慕名前来吃狗,荔枝狗肉节甚至成了这个广西文明城市的一张最重要的城市名片。

其实吃狗肉,在中国有着长期的历史记载,食用狗肉属于个人自由权利,是国家法律允许的,与道德文明毫无关系。保护动物的概念不是抵制食用某种动物,而是提倡人类要适当利用,在自然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满足人类发展。任何组织,包括动物权益保护组织,必须遵守各国各地区的法律,风俗、历史传统以及民族信仰的前提下,组织活动,宣导“动物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要盲目抵制吃哪种动物,不该吃哪种动物,避免强加观点给他人,而纵然个人私欲行为。

现实中,不管政府是否提倡,外人是否支持,这一节日,已经成为玉林本土的一种文化,面对荔枝狗肉节,社会应该多些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