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3周 | 主题书籍《对伪心理学说不》讨论贴

空哲

来自:空哲(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2018-07-27 13:56:2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7-28 11:57:22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7-29 21:22:18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7-29 21:27:28

    看到现在,此书我只能说70%能够吃透,但是从我重新拿起书、潦草看了数本书的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对书籍的阅读耐力有了长足提升,这是一种“阅读肌肉“的锻炼,心情还是十分雀跃的~

  • 琴酒

    琴酒 (我的心里有一只溺水的蝴蝶) 2018-07-30 00:15:23

    弗洛伊德虽然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学交集不多,但仍然是有趣的理论。如今读他的人至少还有两类,其一是弗洛伊德-荣格这一脉在文学/哲学上对“阐释”的影响,其二是弗洛伊德-阿德勒这一派,即他的本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7-30 09:20:58

    弗洛伊德虽然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学交集不多,但仍然是有趣的理论。如今读他的人至少还有两类, 弗洛伊德虽然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学交集不多,但仍然是有趣的理论。如今读他的人至少还有两类,其一是弗洛伊德-荣格这一脉在文学/哲学上对“阐释”的影响,其二是弗洛伊德-阿德勒这一派,即他的本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 琴酒

    嗯,弗氏的书屯了好几本,之后还是要拜读的~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7-30 09:41:22

    弗洛伊德虽然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学交集不多,但仍然是有趣的理论。如今读他的人至少还有两类, 弗洛伊德虽然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学交集不多,但仍然是有趣的理论。如今读他的人至少还有两类,其一是弗洛伊德-荣格这一脉在文学/哲学上对“阐释”的影响,其二是弗洛伊德-阿德勒这一派,即他的本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 琴酒

    临床咨询这一块,会不会产生许多误判?毕竟是一个“万金油”理论体系

  • 琴酒

    琴酒 (我的心里有一只溺水的蝴蝶) 2018-07-30 15:24:58

    临床咨询这一块,会不会产生许多误判?毕竟是一个“万金油”理论体系 临床咨询这一块,会不会产生许多误判?毕竟是一个“万金油”理论体系 allan-2025

    弗洛伊德自己在著作里当然展示了很多例子:他自己、家人、弟子和他的(被成功治疗了的)病人。如果不限于弗洛伊德,而是好奇当代的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进行的话,我买了但还没读完的一本好书是《罗杰斯心理治疗》。虽然观念和技术都与弗洛伊德时代有很大不同,但可以看到精神分析这套方法是如何被应用的。书的主体是十个案例(由咨询对话记录、病历报告、回访摘要组成),每个案例后均附有咨询师同行对该咨询/治疗的点评。案例有成功失败,点评也各执意见。

  • 琴酒

    琴酒 (我的心里有一只溺水的蝴蝶) 2018-07-30 15:26:26

    临床咨询这一块,会不会产生许多误判?毕竟是一个“万金油”理论体系 临床咨询这一块,会不会产生许多误判?毕竟是一个“万金油”理论体系 allan-2025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7-30 20:30:09

    弗洛伊德自己在著作里当然展示了很多例子:他自己、家人、弟子和他的(被成功治疗了的)病人。如 弗洛伊德自己在著作里当然展示了很多例子:他自己、家人、弟子和他的(被成功治疗了的)病人。如果不限于弗洛伊德,而是好奇当代的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进行的话,我买了但还没读完的一本好书是《罗杰斯心理治疗》。虽然观念和技术都与弗洛伊德时代有很大不同,但可以看到精神分析这套方法是如何被应用的。书的主体是十个案例(由咨询对话记录、病历报告、回访摘要组成),每个案例后均附有咨询师同行对该咨询/治疗的点评。案例有成功失败,点评也各执意见。 ... 琴酒

    受教^_^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7-31 21:45:09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516956/

    看到第五章咯 啦啦啦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1 13:15:51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428507/ 第三、第四章节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428507/ 第三、第四章节 allan-2025

    第四章里面:哈哈哈,这算是人类潜能论(作者认定的一种伪科学)么?其实现代医学建立只有一百余年,之前的医学研究,多是那类不可证伪的理论。但到现在基因疗法的出现,不得不感叹,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这一段让我想起了中西医的争论问题,对中医持一个怀疑但不完全否定的态度,我觉得是合宜的,只是这里不该说是中西医之争,而应该说成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争论,中医就是传统医学,但是把中医和西医并提,同时又说中医不如西医,大家可能实在感情接受不了,换个名词,就好多了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1 13:19:18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428507/ 第三、第四章节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428507/ 第三、第四章节 allan-2025

    “人们天然厌恶冰冷的统计数字”,不是天然厌恶吧,只是说数字过于抽象,人真的很难对数字有什么具体的概念感受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1 13:22:33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428507/ 第三、第四章节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428507/ 第三、第四章节 allan-2025

    关于这个问题,跟我最近所观察到的、思考的文字表述的精确性不谋而合,很有共鸣。我们当下在网路上所讨论的公共议题,很多时候,对核心概念、词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导致很多“鸡同鸭讲”的情况,对有效的公共谈论阻碍相当严重。

    非常认同,尤其在哲学话题上争辩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对方给你来一句“那你如何定义XX?”,看着头大....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1 13:28:59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516956/ 看到第五章咯 啦啦啦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59516956/ 看到第五章咯 啦啦啦 allan-2025

    这一章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戈德伯格医生的求证精神!!! 医生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吃患者喉咙和鼻子内的分泌物,还有尿液......助手和妻子也自愿服下......我就只是在看那一段文字的时候,心里都感觉不适,何况医生要真的服下去...... 另外一点是,当你了解了人们的选择性偏差的时候,就可以反向利用人们的这一弱点,来实现你的意图,媒体和政客最喜欢干这种事儿了,很多误导人们观念的媒体,往往就是以大众的偏见为支点进行的。

  • 木鱼君

    木鱼君 2018-08-01 14:28:09

    临床医生和学院派的日常吵架 经验主义和实证科学的吵架 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自于临床,且精分理论经由百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演变,已非弗洛伊德时代的样子,且该理论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心理咨询。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能说行业内鱼龙混杂。 实证研究已成为东西方各专业学院派所必须的手段,没有实证,没有可验证的结果,就没有论文、经费和职称。实证的缺点是范围狭窄,应用性低,优点是一步一个脚印。 真正的伪心理学,源自不良动机的刻意歪曲,与它是经验主义还是实证科学无关。心理学的意义不正是关注人类或个体的幸福吗?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8-01 19:09:30

    第四章里面:哈哈哈,这算是人类潜能论(作者认定的一种伪科学)么?其实现代医学建立只有一百余 第四章里面:哈哈哈,这算是人类潜能论(作者认定的一种伪科学)么?其实现代医学建立只有一百余年,之前的医学研究,多是那类不可证伪的理论。但到现在基因疗法的出现,不得不感叹,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这一段让我想起了中西医的争论问题,对中医持一个怀疑但不完全否定的态度,我觉得是合宜的,只是这里不该说是中西医之争,而应该说成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争论,中医就是传统医学,但是把中医和西医并提,同时又说中医不如西医,大家可能实在感情接受不了,换个名词,就好多了 ... 空哲

    说白了中医、西欧的传统医学都具备这个特征:不可证伪性,就是说是结果论,你怎么说都行。这本书帮我理顺了什么是现代科学的基石。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8-01 19:18:49

    这一章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戈德伯格医生的求证精神!!! 医生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吃患者喉咙和 这一章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戈德伯格医生的求证精神!!! 医生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吃患者喉咙和鼻子内的分泌物,还有尿液......助手和妻子也自愿服下......我就只是在看那一段文字的时候,心里都感觉不适,何况医生要真的服下去...... 另外一点是,当你了解了人们的选择性偏差的时候,就可以反向利用人们的这一弱点,来实现你的意图,媒体和政客最喜欢干这种事儿了,很多误导人们观念的媒体,往往就是以大众的偏见为支点进行的。 ... 空哲

    佩服得不得了,令人敬畏的科学家,想想看,我们躺在多少前仆后继的科学家创立的世界里。。我们当下所取得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真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啊!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1 21:29:26

    临床医生和学院派的日常吵架 经验主义和实证科学的吵架 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自于临床,且精分理论经 临床医生和学院派的日常吵架 经验主义和实证科学的吵架 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自于临床,且精分理论经由百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演变,已非弗洛伊德时代的样子,且该理论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心理咨询。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能说行业内鱼龙混杂。 实证研究已成为东西方各专业学院派所必须的手段,没有实证,没有可验证的结果,就没有论文、经费和职称。实证的缺点是范围狭窄,应用性低,优点是一步一个脚印。 真正的伪心理学,源自不良动机的刻意歪曲,与它是经验主义还是实证科学无关。心理学的意义不正是关注人类或个体的幸福吗? ... 木鱼君

    嗯.....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所知不多,不好发表看法,但是我觉得你说得很棒。只是对最后一句,多一句嘴哈,心理学的意义当然是关注人类或个体的幸福,但是以何种方式关注呢?我想这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东西。

  • 木鱼君

    木鱼君 2018-08-01 21:47:42

    嗯.....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所知不多,不好发表看法,但是我觉得你说得很棒。只是对最后一句,多 嗯.....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所知不多,不好发表看法,但是我觉得你说得很棒。只是对最后一句,多一句嘴哈,心理学的意义当然是关注人类或个体的幸福,但是以何种方式关注呢?我想这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东西。 ... 空哲

    不好意思,《伪》还没有看过,看到你提到对弗洛伊德的诟病才有此回复,是想说明精分的现状及作用,可能已跑偏。 至于怎么关注?我想应该是双管齐下吧。既有科学式的循序渐进,又有人文式的终极关怀。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1 22:35:34

    第六章读完,获益不如前面几个章节,主要是因为这一章全部是在讲述科学实验的方法,与现实生活里我们可能遇到的情况关联度不高。

    但依然是有收获的,比如,作者前面给出的三个问题,我试着答了一下,就第二个问题对了,其他两个都错。直到现在我都还是懵圈的,为什么子弹射出后落地的时间,跟其在被射出的高度自由落体落地的时间是一样的?想不通啊!!!

    还有,月亮的盈亏真的不会影响人的行为吗?这个说法很颠覆。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作者引用的丘奇兰德关于我们对自己大脑认知程度的推测:

    大脑这部机器构造出来时用于生存的,而不是用来理解它自己的。因为这两个目的完全不同,大脑在没有接受科学知识时观看这个世界是零散的,它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它所必须知道的世界的一隅,以便于能够生存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甚至到今天人类了解汽车远胜于了解他们自己大脑。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1 23:40:19

    不好意思,《伪》还没有看过,看到你提到对弗洛伊德的诟病才有此回复,是想说明精分的现状及作用 不好意思,《伪》还没有看过,看到你提到对弗洛伊德的诟病才有此回复,是想说明精分的现状及作用,可能已跑偏。 至于怎么关注?我想应该是双管齐下吧。既有科学式的循序渐进,又有人文式的终极关怀。 ... 木鱼君

    哈哈,说得对,喜欢你这个回答:至于怎么关注?我想应该是双管齐下吧。既有科学式的循序渐进,又有人文式的终极关怀。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8-02 22:37:11

    第六章读完,获益不如前面几个章节,主要是因为这一章全部是在讲述科学实验的方法,与现实生活里 第六章读完,获益不如前面几个章节,主要是因为这一章全部是在讲述科学实验的方法,与现实生活里我们可能遇到的情况关联度不高。 但依然是有收获的,比如,作者前面给出的三个问题,我试着答了一下,就第二个问题对了,其他两个都错。直到现在我都还是懵圈的,为什么子弹射出后落地的时间,跟其在被射出的高度自由落体落地的时间是一样的?想不通啊!!! 还有,月亮的盈亏真的不会影响人的行为吗?这个说法很颠覆。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作者引用的丘奇兰德关于我们对自己大脑认知程度的推测: 大脑这部机器构造出来时用于生存的,而不是用来理解它自己的。因为这两个目的完全不同,大脑在没有接受科学知识时观看这个世界是零散的,它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它所必须知道的世界的一隅,以便于能够生存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甚至到今天人类了解汽车远胜于了解他们自己大脑。 ... 空哲

    但现实时,人们既不了解汽车,也不了解自身的大脑。

    《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论点,书中与作者相伴的伙伴,对摩托车运作原理相当厌恶,这引发了作者关于“浪漫”和“理性”的探讨。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8-02 22:40:18

    第六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

    本章没看懂

    没错,坦白地说是这样,这章讲的是科学实验中的比较、控制与操纵,对象是变量,目的是为了

    “科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尽量减少对一个问题的各种不同解释"(原文)

    本章引入随机分配、控制组、直觉心理学等概念,即使我看得很慢,却在理解上依旧很晦涩

    原文引述: 人类关于行为的直觉理论是有缺陷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实验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关于人类行为的粗浅概念上升为准确的科学概念和体系。

    强行概述的话,这章主要集中于科学验证中的严谨性,对变量和影响因子的控制,不要按照自觉的思维去验证,因为现代科学中大部分理论可能都属于反直觉。

  • allan-2025

    allan-2025 (Stay Ponder; Stay Humble.) 2018-08-02 22:40:37

  • 空哲

    空哲 (让阅读变得有趣) 组长 楼主 2018-08-03 23:13:39

    今天把第八、九、十,这三章跑完了,感受还是跟之前读第六第七两个章节一样,与现实生活里我们可能遇到的情况关联度不高。

    触动最大的,是第10章里面的这样一段话: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会对较大的群体持有一些普遍的看法。我们很少察觉到,我们最坚定的信念是建立在多么脆弱的事实基础之上。把对几个邻居和同事的观察,以及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一些趣闻轶事放在一起,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对“人性”或者“美国人”发表见解。

    这个现象,在我自己身上也有,而且还比较严重,我需要深思一下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