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为什么总能拍到中国人的心坎里?
獴眼电影
近几年印度电影“神作”频出,《我的个神啊》《地球上的星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还有最近霸榜北美市场的《巴霍巴利王2》。

现在再看到《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好片,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今年春节档我们有两部片《功夫瑜伽》和《大闹天竺》,其中也有很多印度元素,但都肤浅又浮夸,剧情不够歌舞凑。

某种程度,这反映了很多中国人对印度电影的表层印象,全是不正经的嬉笑调侃,甚至瞧不起。
事实上,现在不少印度电影已经没有歌舞。它们百无禁忌,敢于挑战敏感题材,《三傻》抨击教育制度,《我的个神啊》几乎把所有宗教都调侃了个遍,《摔跤吧!爸爸》更是反映了印度女性地位的问题。
是时候对印度电影刮目相看了。
《自杀现场直播》

米叔(阿米尔·汗)监制作品,题材敏感,直指印度的民主制度。
讲的是一个黑色幽默故事,一对农民兄弟破产了,走投无路,弟弟就决定自杀。因为当地有个政策,自杀者的亲属可以得到巨额补偿。

一桩事先张扬的自杀,因为一篇报道,引起了全国轰动。
各路人马纷纷在这件事掺上一脚,媒体狂追热点,政客趁机作秀,农民家周围堪比旅游景点。
农民弟弟拉个屎,都会引来众人围观、媒体报道、专家验毒。

一个农民自杀之所以引起如此关注,不是因为他有多重要,而是因为他想自杀的时间挑对了——正是印度大选之时。
各路人马关心的,不是农民死不死,而是自己能不能在这个热点上捞好处。

这部片子把印度的媒体、政客、商人、城市人全都黑了个遍,甚至连整个国家的政治系统,都没有放过。
不愧是米叔出品,果然大胆。
《死生契阔》

片子有两条故事线。
第一条,女孩小维和男朋友开房,结果一群打着“扫黄”名义的警察冲进来,又是拍照又是恐吓,把男朋友逼得当场自杀死了。

更过分的是,这群警察还拿着小维的开房视频,对她父亲敲诈勒索。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群假装成警察的诈骗犯,结果,他们还真的是警察,比罪犯还要无耻。
第二条,讲的是阿克对一个漂亮妹子一见钟情。

施展了各种撩妹套路之后,妹子也爱上了阿克。
这是个大好事,但只有一个问题。阿克是一个焚尸工,他们家是专门做火葬业的“低种姓”,而妹子则是“高种姓”。
种姓制度又称贱籍制度,把人分成高低贵贱几个等级。虽然印度早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一直存在。
最后,两条故事线在恒河边上约会。

本片提名了戛纳的一种关注大奖和导演处女作奖。跟一些载歌载舞宝莱坞大片比起来,这部片子很短,既没有歌舞,也没有亮眼的明星。
但它平淡似水的表面下,有着让人痛心的内核。
《人生不再重来》

“三傻大闹西班牙”。
讲的是三个死党——结婚男、逗比和帅比,他们仨说好了大学毕业前要一起去西班牙公路旅行。但因为一个不能剧透的理由,没去成。
一直到4年后,结婚男要结婚了,以最后一次的“单身旅行”为由,三人才重聚,实现西班牙之旅。

这样的剧情,可能你会想起《宿醉》里的婚前单身趴体。
这部《人生不再重来》没有性,不吸毒,不像《宿醉》折腾得像一场闹剧;但跟《宿醉》一样突破自我。
他们要挑战各自最害怕的东西。
帅比怕水,逗比恐高,所有人都怕死,于是他们一一挑战潜水,高空迫降,参加被一群蛮牛追赶的奔牛节。

印度电影往往很长,这部电影就有150分钟,但是一部好看的印度电影,那就是150分钟的豪华大礼包式享受啊。
首先是歌舞,插入得毫不违和,而且印度歌舞+西班牙舞蹈(弗拉明戈),意外地适合。

其次是极限运动,尤其是高空迫降以及和狂牛赛跑。
最重要的是,三傻各自的故事,其实是很多人曾经面临过、或正在面临着的问题——
如果你的内心有不安,
那证明你还活着。
《丑恶》

故事开始于一个简单的绑架案。
男主角发现原本坐在车上的女儿不见了,他在街头到处询问,然后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男人。
男人拔腿就跑,慌不择路,结果跳入马路,被撞死了。

片子用了15分钟,交代完一个儿童绑架案。接下来的,就是成人世界无穷无尽的丑恶。
首先是警察,像看戏一样对待,不问失踪细节,反而关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像是什么“你是星探?星探是干嘛的啊?”
看得我想打人。

然后是女孩的亲属,小舅子;以及女孩的妈妈;甚至,一直努力寻找女儿的男主角,也有着丑恶的一面……
在绑架案的调查过程中,人性的丑恶(贪婪、残忍),社会的罪恶(权力腐败、儿童买卖),一点点地暴露。
表面上是悬疑片,骨子里是个恐怖片,映射出印度社会深不见底的阴暗面。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那个可恶警察的扮演者就是《摔跤吧!爸爸》里的那个教练,这位演员老师怎么老演这种欠揍角色?

《印式英语》

女主角是个传统印度妇女,大美人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只有一个缺点,英语不好。(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是英语)
因为这一点,她得不到家人的尊重,经常被丈夫和女儿嫌弃和嘲笑。
她的丈夫,表面很西化,骨子里依然是直男癌,轻视妻子,觉得她天生就该做饭。女儿对她的鄙视就更明显了,常常对妈妈出言不逊。
女主角越来越自卑,一出门就畏手畏脚,闪闪缩缩的。

她来自印度有钱人家,家庭美满,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卖卖甜点,有钱有闲。或许你觉得,这些来自家人的小小取笑,可能不算什么。
但每个人都想被欣赏、被尊重,女主角也不例外。于是她独自漂洋过海到纽约参加婚礼,瞒着大家,参加了一个4周英语速成班。渐渐地,她英语越讲越溜,最重要的是,她慢慢开始变得自信。

有两个细节特别打动我,一个是女主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路上遇到的好心大叔跟她说,就算遇到什么事,都要自信地,放心大胆地去做。
第二个是,侄女问她为什么拒绝一个男人的追求,女主角说,自己想要的不是爱,而是尊重。

没错啊,一个女人的价值不仅仅是被人爱,更是被人尊重。
《印式英语》并没有声嘶力竭地为妇女争取权益,而是举重若轻,从容不迫。
这部片子的明线,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追求尊重的故事;片子的暗线,还有爱、平等、友情、家庭、文化冲击等等话题,让人看完觉得温情脉脉,有血有肉。
反观我们国家的女性题材电影,老是整什么婆媳斗、正宫小三斗,女性主角一旦离开男人就似乎活不了。是时候改变了。
我们一向对印度有“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印象。
其实随着经济发展,印度里的城市女性地位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她们可以接受教育,可以参加工作。但在农村,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炙热》

上面那部《印式英语》讲的就是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女性;而这部《炙热》,就把镜头对准了印度农村里的三个女人。
她们生活在一个“不把女人当人”的偏远农村。
童养媳:拉尼
15岁就童婚,17岁丈夫死亡,守寡15年,服侍婆婆、养育儿子,她才32岁就觉得这辈子已经玩完,但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安于现状。
行走的子宫:拉荞
结婚多年,一直未孕,常年忍受丈夫虐待,她能工作拿到报酬,也会被丈夫暴打,因为女人不应该独立。
泄欲的工具:碧琪丽
舞团里的舞女,私底下卖淫,她漂亮勇敢,貌似是三个女人中最独立的一个,但她以为是真爱的男人,不过是又一个皮条客。

这三个不同的女人,三种不同的遭遇,但可以看到无论她们有没有丈夫、有没有孩子、能不能自己工作赚钱,结果都一样。
这个偏远农村,就是印度男权至上社会的缩影,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由村子“元老们”开会决定。
一个在婆家沦为全家男人性奴的女人,逃回娘家,却被家人视为耻辱,一致同意把她遣返回去。女人那个被亲生母亲送走的眼神,让我看得心碎。

女性地位问题是印度的脓疮,但印度电影敢于把脓疮撕开,让人直视问题,就是一种勇气和进步。这值得中国电影思考。
难怪网友说:连印度都能有这样的电影,我们却有嫁给大山的女人。

印度电影反映的问题,比如性别平等、农村、教育问题等等,其实在中国一样存在,但我们“敢说真话”的电影,却少之又少。
当我们还在嘲笑印度电影只会歌舞和开挂时,其实人家早已默默地把我们甩出几条街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豆瓣评分前十的韩国电影盘点!你觉得哪部影片和德国队一样有... (獴眼电影)
- 不管《如懿传》VS《延禧攻略》怎样,不可否认《金枝欲孽》依... (獴眼电影)
- 《蚁人2》是漫威宇宙的性别变奏?细数蚁人和“漫威宇宙”的层... (獴眼电影)
- 九部爱情片,看完说爱你 (獴眼电影)
- 暑假不剧慌!15部让人少女心爆棚的高甜日剧! (獴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