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瓷器之首的光绪瓷,何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来自:非常爽快(掌上易拍微信:Epailive01)
将光绪瓷封为晚清瓷器之首并非没有根据。据《清档》记载,从光绪元年(1875年)烧制大量龙缸、青花、粉彩器开始,至慈禧七十大寿(1904年)烧制的成套餐具、圆器类止,共耗费白银30万两,其数量之巨,为晚清各朝之最。
我们仅从品种来说,光绪官窑瓷器的造型比道光、咸丰和同治时期丰富的多,一句话总结,凡是康、雍、乾时期有的较高档的品种,光绪时期都有仿制。如玉壶春瓶、灯笼尊、牛头尊、凤尾尊、棒槌瓶、天球瓶、柳叶瓶、太白尊、赏瓶、净水钵、香炉、马蹄尊、笔筒、书缸、蒜头瓶、执壶和各式盘碗、盆洗、盅盏等无一未仿。
另外还有杯(花卉杯、钟式杯)、漏碟、圆碟、折腰盅、印泥盒、匙、活环双耳花熏、葵花式洗、漏壶、鼻烟壶、盖壶、八方小罐、提梁壶、端把茶壶、钵缸等。大件器皿上还略有增加,比如如筒式大花盆、大盘、大鱼缸、大盖罐等等。可以说,论仿造种类和水平,光绪无人能及。

大清光绪年制 粉彩海棠口双龙八宝铺首小樽 (点击左边文字了解更多)
那么,何以光绪瓷取得如此成就?
当然首先得感谢奢靡无度的慈禧。据《清档•内务府工业清册》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和光绪二年(1876年),景德镇御窑厂先后为清廷烧制过大量的青花瓷、粉彩瓷和各种色釉大缸。其中专供内宫使用的瓷器上署有“长春宫制”、“储秀宫制”和“坤宁宫制”等款识。
另外,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五十寿辰为制作观赏赐瓷,再次花费白银15000两。光绪二十年(1894年),对,甲午中日战争火线正紧时,慈禧也没忘大办自己六十大寿的生日party,又花费白银128400两,烧制两批瓷器。十年之后,七十岁的慈禧当然也要庆祝高寿,再一次耗费白银38500两烧制“万寿庆典”之瓷。

大清光绪年制 松石绿地粉彩藤萝花鸟纹渣斗 一对 (点击左边文字了解更多)
这数次生产的瓷器,品种众多,包括餐具、西餐具、文房用具、陈设瓷、观赏赐瓷等各种类型。其中“天地一家春”、“长春同庆”、“吉祥如意”、“永乐长春”款的瓷器最为精美。
因为清政府力拨专项资金,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得以恢复,烧制的大量官窑瓷器,不仅囊括前朝各个品种,而且有所创新,独具清雅精致之风,在晚清瓷器鹤立鸡群。尤其是光绪官窑粉彩瓷,由于在粉料中加了较多铅白而显得细腻柔和,呈色淡雅清晰,而且层次分明,在民国初年还被大量仿制。

大清光绪年制 玉壶春瓶 (点击左边文字了解更多)
事实上,光绪瓷蓬勃发展还有另外一大成因,那就是伴随西方列强不断从沿海向内地渗透带来的推波助澜。其时,战争惨败,国内贫弱,洋人凭借各种优势,不择手段地大肆掠夺中国优质古瓷。而不少官员和商人,为投洋人所好,醉心于发古玩之财,使得官窑之外的民窑也大为精进。
官窑民窑齐头并进,光绪瓷器当时就烧造量巨大,再加上距今时间较近,所以到今天,遗留下来的传世作品超过任何朝代。所以,无论从品相数量,还是价格亲民而言,比起已经占据高位的清三代市场行情,光绪瓷可以说还是一片深不可测的蓝海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购 (听海)
- 咸丰重宝当五宝源大样重6.5g,直径3cm,2000元出,微18222697970 (豆友211165466)
- 出:咸丰重宝当五宝源(传世)2500,不议价,微18222697970 (一笑而过)
- 出:29800 (一笑而过)
- 有在上海的朋友一起逛拍卖预展或地摊古玩城吗 (会下鸡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