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新作:《帷幕》
来自:杜(为书,在路上)
当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印数达到14次55万本时,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的14部作品也将推出。本月下旬,昆德拉的随笔集《帷幕》简体中译本即将上架。这是近八十高龄的昆德拉三年以来的最新作品,记录了作家对许多世界一流作家作品和小说艺术思考的结晶,很可能是昆德拉的封笔之作。 《帷幕》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去年在法国出版,如同译文出版社从2003年开始推出的昆德拉作品系列所有作品,《帷幕》译自指定法文原版,译者董强是昆德拉惟一的中国学生,也是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此次的中译本就是由昆德拉指定翻译而成。 作为昆德拉文学思辨三部曲的终结篇,随笔《帷幕》延续了他在《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中的思考,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 这本随笔集涉及了小说、剧本等体裁,分为“对延续性的意识”、“世界文学”、“进入事物的灵魂”、“小说家是什么”、“美学与存在”、“撕裂的帷幕”、“小说,记忆,遗忘”七个部分。昆德拉在书中融合自己的生活见闻,提及了塞万提斯、拉伯雷、斯特恩、福楼拜、穆齐尔、乔伊斯、卡夫卡等等他钟爱的小说家,穿插了《情感教育》、《九三年》、《白痴》、《我弥留之际》等多个文本。他自我评价新作说:“作品是围绕一种美学规划而进行的长期工作的最终成果。” 对于自己对小说艺术、小说美学和小说史的痴迷,昆德拉认为源于自己对欧洲的怀念。在他看来,现代欧洲在4个世纪中贡献给世界的,没有比小说艺术更伟大的了。而艺术、文学和哲学的欧洲,已经不知不觉地远离了我们。至于作为一个小说家论述小说创作,昆德拉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引用了自己在《小说的艺术》中的原话:“我不属于理论界。我的反思,是一个实践者的忏悔录。”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书抱有期望。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陆建德称还没有读到这部作品,但他并不关注这本随笔。陆建德称他更喜欢昆德拉早期的作品,那些的确是世界文学的经典,而自从昆德拉定居法国之后,脱离母语语境对他是个巨大的损失,况且他的法语不是很好。 陆建德还质疑:“我不明白,为什么对于一个过气的作家我们还在热衷炒作,仿佛拼命地摇动一棵叶子早已掉了的摇钱树,难道非要把一个迟暮英雄变成翩翩少年吗?”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私情与粮食:1950年代的乡村政治丨青苑第198期书友会 (雕刻时光)
- 伍迪艾伦是如何成为伍迪艾伦的——伍迪艾伦纪录片观影会 | 特... (雕刻时光)
- 青苑书单:最开始知道“读库”,来自柴静的文章,那是十几年... (雕刻时光)
- 寅虎踏露,书香迎春:送春联啦!| 特别策划 (雕刻时光)
- 青苑书友会第195期---江西的散文地标:朱法元幕阜叙事系列《...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