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字的一点看法
明月清泉
这几日,一直都是安然的音乐随笔《听爱》陪着我。 没听过吧?几日前我也没听过,只是于图书大厦临走时的匆匆一瞥中发现了这本书,一本素净倒也别致的小书,翻开里面看了看,文字也是一样的干净、别致,便毫不犹豫地把它放进了我有目的性买的辅导书、小说等正经书刊中,显得很不搭调。因为这是一本有关爱情的书,而且在现在这个阶段,难免有些负罪感。不过直觉有时就是这么的不可理喻。 回家后对于刚买回来的书并不经意,一心只想着那本关于爱的音乐随笔。想看,告诉自己作业还没写完,拿起来抚弄一阵,又放下。就这样来来回回后终于还是没控制住的看了。 我大概是首先也是唯一被这本书的文字所震撼。这本书的文字说不上独特,但很特别,干净整洁唯美,仿佛眼睛轻轻一掠就是一种享受;又是那么凌乱,很容易将人带入无边的想象之中。总之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心灵上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看到美的文字从心底自然而生怜惜之情,看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捧着,读着,默念着,回味着。 然而读得多了,我竟有些审美疲劳了。放下对书本的崇拜,闭上眼开始慢慢找寻自己的想法。 我试图回想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些什么,可印象模糊。又试图从书中寻找答案,才发现这样的文字光是轻轻一掠只能获得视觉享受,心灵上得不到什么冲击,而当逐字逐句劳心伤神去琢磨时,却又愈读愈使人迷乱了。也许这本书是在追求一种迷乱美?或是在解释迷乱?更或者于迷乱之中引起大家的一种共鸣,对于这迷乱的无奈之共鸣。况且爱情本来就是一个杂乱无章,毫无道理可言的话题。由此看来,并没有什么要义。美的不一定是好的。 这书里的文字,也代表了一类文字。然而就是这样的文字,却往往比一些文学名著更能使人陶醉、沉迷于其中,更能够深入人的内心深处抚慰她,刺痛她。这也是使我产生一种困惑,什么样的文字才是真正的文学? 如果说看名著会边读边连连点头称赞的话,那么品读这生如夏花式的文字也只有读后闭上眼时的一声轻叹了。这一叹,叹出了人心底的气息,叹出了压在人心底已久的烦躁苦闷与无奈。 像是喝一杯可乐或是一杯咖啡,虽无营养,但却能给人以快感、美感,也更加贴合人们当时的心情。人们需要果汁牛奶来补充营养,同时也需要可乐咖啡释放压力。所以便有了此类文字生存的空间。 而真正的文学本不存在。文字的美丑好坏完全取决于人的个人喜好及内心感受。人们能从一些文字里读懂些什么或是得到些什么,那这些文字就是有意义的。人们喜欢读名著,从中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就肯定了名著的价值;而喜欢“夏花”的人多了,她便也成了一种文学形式。毕竟文字因人而生,因人而活。 说起美的文字总会想到安妮。开始读这本书时也会拿安妮来比较,但后来发现是不同的。文字的形式也许都是一样的华美,但读后那一声叹息的厚重感却大不相同。也许这和阅历有关,安妮的爱情观里加入了一点人生的成分,也多了一份茶的清香。 美好美好,又美又好的,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字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十五年…… (苏丹红)
- 好奇 _大家都会喜欢Matteo吗?那会想和他谈恋爱吗? (夏流)
- 你为什么加入本小组? (十月某天)
- 这个群太冷清了呀! (dodo1103)
- 马迪奥死前为什么脱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