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相关医疗研究
来自:每天一点新鲜事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人约45万例左右。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值得指出的是,临床上首次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中,95%以上均为中晚期,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15%左右。
通过人群随访和患者住院病例复核,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医生张冬云所在研究小组发现部分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经过手术和放、化疗等治疗后,可长期生存达10年、20年以上。为什么生活环境、发病年龄、发病地区相同且同样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相似的治疗后生存期却差别几十倍?在汉斯出版社《临床医学进展》期刊上,张冬云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了对食管癌的研究与防治的一些理解。
显著的地域分布差异提示环境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中国广东潮汕地区和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地区。目前食管癌仍然是这些地区恶性肿瘤相关主要死亡原因。食管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深入了解机体自
身内在因素的变化及其与外因(环境因素)的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食管癌病因的了解。对2.4万余例食管癌患者家族史调查发现,食管癌家族史阳性率占36% 。通过对来自中国17个省市食管癌高低发区汉、哈萨克和维族2.5万余例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食管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个食管癌易感基因:磷脂酶CE1(PLCE1)和核黄素转运基因(hRFT2)。发生PLCE1,C20orf54基因多态改变的人对食管癌的易感性要高于无多态改变人群。环境中致癌物必须在体内经过代谢才能发挥作用。如细胞色素P450、谷光甘肽硫转移酶等会引起个体对食管癌易感性发生改变。
除了研究食道癌发生的内因与外因,还要注意人群研究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传统研究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研究对象、社会、医院与研究者相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相结合。
高发区现场随访发现的食管癌患者,究其发病机制的探索,只有通过实验室研究才能解决。它为对食管癌人群(现象)的内在本质的了解提供重要检测平台和手段。食管癌研究需要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食管癌临床研究发现问题,基础研究解决临床观察到的急需解决的现象和问题,并依据这些理论帮助临床修正诊治标准和治疗方案。
在食道癌研究中,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与传统研究相结合更精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我们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上更加清楚的揭示疾病和肿瘤发生机制。研究对象、社会、医院与研究者也要相结合。想要掌握患者详实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和查找中除了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外,医院病案室、病理科室配合也非常重要。
伴随着医疗手段的改革,患者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及辅助治疗的合理应用及术后监护的加强,食管癌手术的发生率、死亡率逐渐降低。如何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充分利用临床循证思维与方法,在选择合适个体化治疗同时,还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临床大夫在凭借先进医疗仪器诊治疾病同时,关注疾病本身同时还要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尊重病人的权利和隐私,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病人感受到关怀,放弃悲观情绪,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将使治疗效果同等基础上有大幅度改善。医务工作者在进行疾病治疗时,更需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加强对有抑郁表现患者心理疏导,提高对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预测和识别能力,从而进行规范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防止患者恶性事件发生。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医问路|天呐,我这是确诊冠心病了吗? (沙里飞)
- 肝癌 (小噢海)
- 求医问路|左右额叶为什么是直线?这是脑功能受损了吗? (momo)
- 求医问路|妈妈患上子宫平滑肌肉瘤,还有救吗? (饼饼)
- 求医问路|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如何合理减肥。 (如浮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