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研笔记】第188篇:荔枝蜜:称雄南中国的香蜜之王
食疗养生坊(天然成熟蜜的普及者)
【蜂研笔记】第188篇:荔枝蜜:称雄南中国的香蜜之王
题记:香而不妖,浓而不俗,亲而不媚,温而不燥,是为南帝荔枝蜜!

1.一直对南方蜜有“偏见”
我就说了,我并不是只对荔枝蜜有“偏见”,是对几乎所有的南方蜜都有“偏见”——这会让很多南方蜂农很受伤,估计找我打架的心都有了。
前些年,野坝子蜜还能入我眼。这几年,野坝子蜜越来越差,扎了铁老心!
对南方蜜的“偏见”,源于南方蜜普遍浓度偏低。有人辩驳说,这是由南方的气候决定的,不是南方蜂农不愿采好蜜,是根本采不来。
道理我当然明白,但蜜是死的,人是活的。南方产不了高度蜜,但你还可以选北方蜜嘛,没有人能限制你的购买行为。
公平?这还真就是不公平!你说你们南方有香蕉和荔枝、桂圆,我们北方都没有,不公平呀!!哈哈。
2016年,出口商给我提供了三桶荔枝蜜,无浓缩的原蜜,42度+,这次终于改变了我对南方蜜的印象。而荔枝蜜的口感与香味,也是让我“叹为尝止”了!

2.荔枝蜜的物理特征
2018年,荔枝蜜意外的丰收了。却又是好事多磨,从4月份我预告“今年有优质荔枝蜜”开始,足足等了三个月,急煞了一帮老顾客。
这批荔枝蜜达到了42.4度。这个度数在北方,稀松平常,放在南方就是极品。或者说,今年这个,又可以向全国的荔枝蜜挑战了!事实上,越是丰收的年景,越没有好蜜,蜂农更习惯于在大流蜜时,勤勤奋奋摇水蜜,水蜜能多卖钱呀!
《蜜蜂学》这样描述荔枝蜜:“荔枝蜜为特浅琥珀色,气味清香,带荔枝香味。结晶粒细腻,结晶蜜呈乳白色。”
依我的经验来看,这个描述还需要修正:
说是特浅琥珀色恐怕有失公允,叫琥珀色或深琥珀色更恰当。说气味清香,实难苟同。这个蜜是浓香,不清(轻)也不新。我觉得它更应该归入“浓香型”蜜种。结晶细腻,我没质疑。但说呈乳白色,哥表示不服,我观察是偏黄。
补充一下结晶的难易:荔枝蜜即不属于极易结晶的类型(如椴树、油菜),也不属于极不易结晶的类型(如枣花、洋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但我个人认为偏向于不易结晶的这一端(仅供参考)。

3.荔枝蜜属于温性蜜
荔枝果实性温,荔枝蜜性也温。所以,荔枝蜜适于养胃,长于滋补。
百度百科上,对荔枝蜜有如下描述:
荔枝蜜是中国南方地区生产的上等蜂蜜,颜色为琥珀色,芳香清甜,带有浓烈的荔枝花香味。蜜源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如广东、福建、广西等省。
荔枝蜜是荔枝之花蜜,气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带荔枝果酸味,虽有蜂蜜之清润,却无荔枝之燥热,具有特殊的生津、益血、理气之功效。
中国医学认为:荔枝味甘、酸,性温,有补脾益肝、生津止渴、解毒止泻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胃寒症、疝气痛、淋巴结核、单板机疹不透、脾虚泄泻等症。
又把荔枝蜜说成“神药”了,所以,仅供参考吧!

4.杨朔让荔枝蜜成名
很多人知道荔枝蜜,是因为杨朔的《荔枝蜜》。但很多人并没吃过荔枝蜜,更没吃过好的荔枝蜜:42度的、未浓缩的、纯天然的、不易变质的。
杨朔这篇文章,是一篇不错的中学生写作范文,却不是一篇好散文。汪曾祺曾说过,中国散文毁于两人,一毁于杨朔,一毁于刘白羽。
杨朔的散文范式化,都是一个套路,比如《荔枝蜜》: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杨司机,你不能老是开车走熟路呀!
食疗养生坊2018年7月25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蜂研笔记】第189篇:为什么土蜂蜜最受营销大忽悠偏爱? (食疗养生坊)
- 【蜂研笔记】第188篇:荔枝蜜:称雄南中国的香蜜之王 (食疗养生坊)
- 【蜂研笔记】第185篇:蜂蜜到底什么价格才是合适的? (食疗养生坊)
- 【蜂研笔记】第184篇:为什么我们吃不到国槐蜜和紫穗槐蜜? (食疗养生坊)
- 汪曾祺:《人间草木·槐花》与《汪曾祺:人间草木·槐花》 (食疗养生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