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碎爷日聊 | 非洲版《人生一串》,来一把蝙蝠串串儿~
万物有的说(世间万物,有你有我有的说)
大家好,我是万碎爷,
“万物有的说”的碎嘴青年,
今天和你说说非洲人民中秋吃什么。
这不,快中秋了。很多朋友问万碎爷,有没有啥不太平常的菜,可以在中秋这几天胡吃海喝一顿的。这可问对人了,万碎爷别的没有,吃!那是一绝!今儿就推荐两道蝙蝠餐。
01
非洲人吃巨型蝙蝠?
真相:果蝠大餐
看看非洲部落的朋友们,看见什么吃什么的你,就只有认输的份!非洲的美食才是真正的充满“野性”,什么穿山甲、猴子、野猪、鸵鸟、狮子、大象......都会摆上餐桌,蝙蝠就是他们的食物之一。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大蝙蝠(果蝠),以水果为食。

有人说外表可怕,其实万碎爷倒是觉得它长了一张狗脸,没有那么恐怖。

这只管鼻果蝠还有点长得像外星人……

它体重1公斤多,张开翅膀可达1.7米。非洲人的做法无非就是烤着吃、炖着吃,看着没什么厨艺含量。偶然碰到体型巨大的,一只就够全家人吃一顿晚饭了。

关于蝙蝠的烹饪方法,在《难以提起的美食》一书中,作者卡尔文·w·施瓦贝毫无保留地表达出对世界各地奇异食品的拥护,还对蝙蝠美食,贡献了一个简单的萨摩亚食谱烹饪方法。著名厨师安东尼·布尔丹也曾说到,蝙蝠的味道比人们想象的要温和得多,他的味道很像鸡肉。

但万碎爷跟你说,吃非洲大果蝠还是个冒险的行为,因为这种蝙蝠还是埃博拉病毒的携带者。埃博拉有多恐怖,这里不吓唬你,自己百度一下就知道。

危险的食谱
用料:非洲大果蝠、盐、胡椒、洋葱
做法:
1.蝙蝠剥皮和切开后,把肉切碎
2.用盐、胡椒和洋葱油炸或烘烤
3.加点小料更美味

对了,澳洲也是个神奇的地方。据说最早澳洲大陆上几乎所有生物都像袋鼠一样,身上有个袋子,野猪啊、兔子啊……虽然后来很多看不到了,但现在就开始出现各种巨型生物。
前阵子看新闻,说有个人一开门看见这只巨型蝙蝠倒挂在自家门口,大小快赶上一个幼儿园小孩了。反正这搁万碎爷身上,还不得一个“耗油根”打回去。

02
印尼版《人生一串》?
真相:撸得一手烤蝙蝠
说真的,那些倒吊栖息在阴暗潮湿洞穴内的黑蝙蝠,是印尼人的人间美味。蝙蝠撸串,那是相当专业了。尤其南亚一带极其热衷!

市井里弄,没有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苍凉的旅程,印尼人的人生可一点都不苍凉,还很鼎盛,毕竟烹饪蝙蝠是餐桌烟火的主力。


贝爷应该就是受到印尼的启发,在节目中亲自示范过串烤蝙蝠,B站上有,感兴趣可以找来看。

其实,咱们咋呼外国人连蝙蝠都敢吃,中国人自己才是这方面的鼻祖。苏东坡写过:“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
万碎爷给你们简单说下啊,这诗写的是当时的海南岛,说那的人曾吃老鼠和蝙蝠,“蜜唧”就是种无毛小老鼠,现在在很多爬宠店里,都养着喂蛇了。

怎么样,凉拌还是烧烤,各位依据个人口味来定吧!
但是万碎爷还是得提醒广大吃货朋友,为了健康和生命安全,放蝙蝠一马,别轻易尝试吃啊!毕竟咱还有很多美食可以慢慢品尝~咱还能排队,给网红美食点人气!!你说是不是。前几天有小伙伴问我,对
“清华北大欠杀鱼大叔一张文凭”
怎么看?

万碎爷瞬间被逗乐了
不如这期就来给
那些饱受误解的冷门专业
正个身


“隔行如隔山”,大学也经常存在专业被误解的情况,动物学就是养猪的?植物保护学将来就是种花种草的?地质科学每天背着仪器上山挖矿石?考古学就是盗墓?宗教学怕是要出家当和尚?
不不不,现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有靠谱的童鞋,对自身所学专业做了详细的解答。来,涨姿势!
01
动物科学是打造养猪、养鸡、养牛专业户?

“当得知被这个专业录取时,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渐渐发现这个专业并不是之前想的那样。”
“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嵌合体动物的成功育成表明,动物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有潜力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在范围上已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水产动物、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现代畜牧业已向智能化、工厂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早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实施,中国也渐渐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畜牧业的发展将迎来另一个春天。”


现在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
向我们走来的是——
畜牧业的“春天”
02
植物保护专业就是养养花种种草?

“人们对植物保护的误解可能是因为该专业比较冷门。说得简单点,植物保护就是给植物当医生,保护它们健康生长、不生病,达到高产。”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我们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有部分人会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有一部分人也会选择继续深造,往科研方向发展。”


竭尽全力除植物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向植物保护者致敬!
03
地质专业就是恐怖的挖矿?

“一提到地质专业,很多人会想到“背着仪器上山挖矿石”的场景。确实,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和艰苦性,地质学专业几年前一度成为高考冷门,再加上大家的片面理解,使这个专业更加‘深在闺中人不知’。”
“时代在发展,地质科学如今已不仅仅是挖矿找矿了。”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超高温超高压技术和示踪同位素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显著扩展了地学探测、模拟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地质学在解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防治自然灾害和开发新型材料的工作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听说过“珠宝玉石鉴赏”这门课吗?这已经成为大学热门的选修课之一,中央电视台著名的《鉴宝》栏目坐着的专家,可能就有学地质学出身的!”


没眼看,没眼看
要被闪瞎了
04
考古学,不是盗墓的吗?

“这么想的人可能是深受与此相关的书籍、影视剧的影响。其实,考古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熟悉完善古代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也要进行实地发掘,但是侧重考查历史遗迹,和研究古代人类历史文化。”
“毕业后有的同学可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工作。”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考古学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细致,能做好每次的考古发掘工作,能对每项考古发掘认真的研究,并有足够开阔的思维来判断,那相信你在考古学的路上会越走越远。”


路要是越走越长
想歇会儿都不行
想想历史那么老长
有点累了
05
宗教学,是迷信吗?

“这确实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够冷门,大陆开设它的学校不超过三十所,每年全国毕业生数量不超过四位数。”
“它和神学截然不同,但又要求你得对神学有所了解;它和哲学紧密相连,但又容易互相攻诘;它还常常和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交叉在一起,所以你应该什么都懂一点。”
“当然,你私底下可以偷偷研究个什么梅花易卦,占星塔罗,八字面相啥的,力争在毕业找不到工作时能在路边支个摊自己过活。”
“但我相信任何一门专业,只要你认真学,都会教给你独特的看待世界的视野。我也相信,宗教学带来的视野,是更贴近人心的柔软,更包容并蓄的宽阔,更俯首天地的自在。”


什么神秘的力量?
真奇怪
看到这里,是不是完全颠覆了你对这些冷门专业的认知?
万碎爷要替冷门专业的人说句公道话:“隔行如隔山”,每个专业都自有其门道。请摘掉“有色眼镜”,别让凭空想象、道听途说,限制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人类科技创新的前世今生——《趣味创新简史》 (星云往事)
- 科普文章招募作者!!💡💡 (kris田)
- 《集体智慧》这本书是怎样出版的 (杨友三)
- 有人订过他家的ebooks吗? (Kevin)
- PDF下载分享National Geographic 美国国家地理2018年全集 (未与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