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版书分享】《京大式DEEP THINKING》
日本知识酱(公众号:日本知识酱)

书籍简介
认真思考的过程才是有价值的
这本书是由除了9个诺贝尔奖的日本著名名门大学,京都大学的设计学教授,讲述的关于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的一本书。在被认为什么事都能马上找到答案就是好事情的现代,教授认为对事物进行深刻思考,引导出独特的想法才是重要的。
精华导读
什么叫做“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种“过程”,并不一定要找出“最佳答案”。越是深入思考,就会想到这个那个各种各样的要素。除解答之外,“深度思考”本身会产生些“什么”,而今后的时代,只有这样的思维过程中才隐藏着“真正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法”,也是有价值的。
“思考”的工作是“recognition=认识”。也就是说,确认“眼前的东西与自己所认识的概念是一样的”这个动作,几乎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所做的“思考”的工作。这就像是把眼前的事情,和自己了解的知识的答案对照一下一样。因此,只是“思考”不需要时间,而新的构思也很难产生。
另一方面,“深度思考”是指,当看到未知的事物时,思考这个什么,不断地不断地思考,最终在自己的身体中创造出全新的概念。另外,即使是已知的东西,想要看到新的一面这个本身也是“深度思考”,这样就促进了思考的转换。
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想法
不断地深度思考,一边与已知知识进行对照,寻找到共同点,同时尝试新发现。新的发现并不是很简单,会绕道也会产生误会。因此十分花时间。但是,在这一过程的尽头,终于会找到属于自己心中这一“认知(cognition)”。这是一种深刻的思考。
如果想制造超越现有的“超出想象的成果”,必须在中间夹着“思考”,并加入“自己的作风”这一优势。深度思考后得出的答案和构思,很大概率会是“新奇、不一样,独特”的东西。不是说有了这些要素,就一定是“正确答案”,但是独特的要素是“有价值的答案”中不可缺少的。所谓深度思考,就是指将意识放在“一路上(思考本身)”,收集“沙子”和“石头”,从那里找到没有人发现的“钻石”,这个工作。
使用铅笔可以“深度思考”
用铅笔是和“与东西的约定”书写文字。电脑是通过“与人的约定”书写文字。
笔芯越写越黑,在纸上移动,圆的笔芯越来越少,铅笔也就越来越短。这是支配世界的绝对规则“物理现象”。物理现象是绝对不会背叛的"与物品的约定”的规则。
另一方面,在电脑上打字的时候,上面有“与人的约定”。如果打键盘的“a”,就会出现有“あ”这个字,这个是制造商设定的“与人的约定”。这是基于人类决定的规则。"与人的约定”是“在被打破之前就只能相信”这样的承诺,缺乏真实性。因此不知不觉地将陷入“与人的约定”的情况时,就会省略思考,也错过了加深思考的机会。
如果是“与物品的约定”的铅笔,比起"与人约定"的电脑,会更容易找到“思考的痕迹”,更容易获取独特的答案。
电脑不会留下思考的痕迹,只留下结果。而且,pc输出的输出部分省略了“难以理解的部分”。但是,“难以理解的部分”就像是“掺杂着沙子的钻石”这一深度思考后的精髓。
在纸上用铅笔一边写一边思考时,思考中的好的“过程”会留下来。上面写着没有关系的事情,或者写下来后会涂的乱七八糟,或者是打叉、写错的、刚写下又停下来的痕迹等。也就是说,“思考的连续性”直接就留在纸上。在纸上留下在结论之前浮现出的连续性的思考,正面对应着自己大脑的声音,思考会进一步加深
书籍基本信息
日语标题
『京大式DEEP THINKING』
中文标题
《京大式DEEP THINKING》
作者
川上浩司
出版社
サンマーク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川上浩司
1964年出生。京都大学设计学单元特定教授,专业系统设计。就读于京都大学工学院时,研究人工智能(AI)等“知识信息处理”,并完成该硕士课程后,在冈山大学担任助手,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返回京都大学时,以恩师的“今后不方便的时代”为契机,就开始正式性地研究“不便所带来的利益=不方便利益”。在自动化进步的现代社会中,为了从工学角度来解决因方便而产生的弊端,努力从“不方便的利益”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制作新的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