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皮毛的进化学
来自:珊珊
在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无疑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自然选择在种群的生存与灭亡以及人体结构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南方古猿的出现与消失以及该物种身体结构的变化显然受到了自然选择的影响。
在汉斯出版社《现代人类学》期刊中有论文对于早期人类皮毛退化进行了探讨,该论文作者谈到,自然选择机制能够促使早期人类更为有效地退掉体表毛发以更加适应外部自然环境的变化,而社会选择机制则能够帮助早期人类更加适应群体的生存环境、更加符合群体的文化要求。
库尔特·斯坦恩在对人类毛发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人类毛发之所以会退化是为了能够更加适应外部温度的变化。为了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身体温度进而保持大脑的健康,人类开始逐渐将皮毛褪去。皮毛的退化固然会使祖先丧失一层保护身体与遮蔽体表的屏障,但却能够使其更为有效地控制体温并保护大脑。因此,干燥炎热的环境使早期人类逐渐褪去了皮毛,因为只有将皮毛褪去才能够更加适应当时的外部环境,而那些没有能够及时退掉皮毛的类人猿则很容易被自然选择机制所淘汰。
对于人类皮毛的退化原因,达尔文给出了一个不同于自然选择的解释,达尔文指出,在早期人类皮毛退化的过程中,性选择(一种有别于自然选择的社会选择方式)显然会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达尔文在其著作当中首先指出皮毛对于早期人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皮毛就像是一道屏障,能够提升人类祖先抵御寒冷环境以及外部攻击的能力,但在异性之间选择配偶的时候,体表毛发更少的个体更容易被异性选中。通过性选择,一些猿猴取得了胡子,在这里胡须显然是身体的一种装饰品,而色彩鲜亮的胡子的取得显然能够帮助雄性猿猴更加容易地找到异性伴侣。在寻找配偶时,早期人类显然更倾向于寻找体毛更少、皮肤色泽更为鲜亮的异性来作为自己的伴侣,而那些体表始终多毛的个体则很有可能会被淘汰。
自然选择与群体选择在早期人类皮毛退化的过程中显然能够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自然选择机制能够促使早期人类更为有效地退掉体表毛发以更加适应外部自然环境的变化,而社会选择机制则能够帮助早期人类更加适应群体的生存环境、更加符合群体的文化要求。两类选择方式各有侧重,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说法缺乏论据或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活动当中,必然会有更为充分有力的资料与证据来帮助我们验证早期人类体毛的退化过程,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则能够帮助我们展示人类祖先皮毛退化的全部场景。